化学环境激励条件下混凝土自愈合能力的演变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8 08:20
本文选题:裂缝 + 自愈合 ; 参考:《天津城建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作为一种准脆性材料,混凝土在服役环境下的开裂难以避免,但如果这些微裂缝能得到及时修复和愈合,就不至于形成灾难性的后果。混凝土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裂缝的自我修复与愈合能力,这对于修复和消除混凝土结构中的缺陷,阻止混凝土裂缝的进一步扩展,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大大降低受损混凝土工程的维修费用。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泥混凝土裂缝自愈合机理及其环境机理因素研究”(项目编号:51372163)的资助下,根据混凝土材料通常所处环境的不同,开展了化学环境激励条件下混凝土自愈合机理的研究。本研究首先采用液压式压力机预压的方法进行混凝土裂缝的预制,以混凝土强度恢复率、波速变化和裂缝宽度变化为自愈合评价指标,借助裂缝宽度测量仪、超声波无损检测、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和不同碱度氢氧化钠溶液环境下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探讨了不同化学环境条件下混凝土裂缝愈合过程的演变机制。为明确混凝土自愈合的最佳环境作用条件,提升混凝土自愈合能力提供了一条技术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不同浓度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0%、2%、4%、6%)和不同碱度氢氧化钠(p H值分别为7、9、11、13)溶液环境下,预制裂缝的混凝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愈合能力。不同环境激励条件养护60 d内,随溶液浓度或碱度的增大,混凝土自愈合效果越来越明显,强度完全恢复所需龄期也越来越短。2、硫酸钠溶液对混凝土裂缝的自愈合效果最为突出,预制裂缝后的混凝土在6%Na2SO4溶液中15 d左右时其强度即已完全恢复,28 d时达到137.8%,但60 d时下降到75.8%。其裂缝修复与愈合机理为:硫酸根离子与水化产物CH迅速反应,较短时间就生成大量钙矾石等水化产物填充裂缝,使裂缝愈合。但因为溶液浓度较大,随龄期的延长,钙矾石、石膏等在裂缝中富集膨胀产生结晶应力,当膨胀显著时,就会造成混凝土体积非均质膨胀,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愈合后再次开裂。3、氯化钠溶液对混凝土裂缝的自愈合效果较好,6%氯化钠溶液中的混凝土35 d左右时其强度即已完全恢复,60 d时达到108.3%。其裂缝修复与愈合机理为:氯化钠溶液激励条件下,裂缝断面处沉积生成的F盐、水泥的水化产物钙矾石和连续分布的C-S-H凝胶通过填充作用和胶结作用,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裂缝处的结构,这两种作用相互促进,使裂缝逐步愈合。4、碳酸钠溶液中浸泡的混凝土的自愈合效果良好,6%碳酸钠溶液浸泡的混凝土试样的强度恢复率大约49 d时达到100%,60 d时超过100%,为106.1%。其裂缝修复机理为,碳酸根离子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积在裂缝断面处,碳酸钙晶体填充裂缝使其愈合。5、氢氧化钠溶液环境下混凝土自愈合效果相对较差。其中p H值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的试样,强度恢复率增长最明显。但是60 d时其强度恢复率还未达到100%,为97.6%。裂缝断面处有大量针棒状钙矾石和云状C-S-H凝胶生成,填充裂缝使其逐渐减小甚至愈合,这源自于裂缝处水泥中未水化粒子的继续水化。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self healing properties of concrete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crack width measuring instrument , ultrasonic non - destructive testing , X - 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SEM analysis . The fracture healing and healing mechanism are as follows : under the excitation condition of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 the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specimen soaked in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 reaches 100 % and the strength recovery rate is up to 108.1 % .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城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复生;朱元娜;马金龙;孙瑞莲;;氯化钠对掺磨细矿渣粉硅酸盐水泥基材料活性激发能力和结合方式影响的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9年04期
2 王善拔,季尚行,刘银江,胡克勇;碱对硫铝酸盐水泥膨胀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1986年03期
3 马保国,高小建,何忠茂,董荣珍;混凝土在SO_4~(2-)和CO_3~(2-)共同存在下的腐蚀破坏[J];硅酸盐学报;2004年10期
4 梁咏宁;袁迎曙;;硫酸钠和硫酸镁溶液中混凝土腐蚀破坏的机理[J];硅酸盐学报;2007年04期
5 郭宏定,钱春香;混凝土单位碱含量与碱-集料反应[J];工业建筑;1995年01期
6 钱春香;碱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工业建筑;1996年12期
7 马惠珠;邓敏;;碱对钙矾石结晶及溶解性能的影响[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钱春香;韩苏芬;吕忆农;唐明述;傅沛兴;;北京地区混凝土集料的碱活性及碱-集料反应[J];水泥;1990年08期
9 陆军;;无损检测在特殊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的应用[J];中国测试技术;2007年06期
10 刘亚南;;混凝土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J];土工基础;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2034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034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