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膜蒸发过程建模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本文选题:刮膜式分子蒸馏 + 数学模型 ; 参考:《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刮膜式分子蒸馏器是第三代分子蒸馏器,在其结构设计上完全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和大量的重复试验,而结构参数设置一直没有相应的理论依据作支撑。此外实际应用中为了确定一种物料最佳的实验条件也需要操作人员进行大量实验,才能确定相对理想的实验条件。这都造成了刮膜式分子蒸馏器在设计和应用中为达到最佳的状态需要浪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建立刮膜式分子蒸馏器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数值计算,为刮膜式分子蒸馏器的设计和控制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研究刮膜式分子蒸馏器中辊筒式刮膜器的结构特点,利用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与分子蒸馏过程中物料的浓度、粘度、进料量、蒸发器的直径等因素,先建立第n级的辊筒质量平衡关系,并通过迭代求出整体的传质模型。再利用实际实验参数代入该传质模型进行数值计算,与实际实验结果相比较从而确定该模型的可靠性和该模型的相对误差范围大约为1.5%-2.5%。通过该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逐一调整模型中结构参数,从而确定各个参数变化规律对分子蒸馏过程的影响。根据各个参数对分子蒸馏过程的影响规律,调整实验参数使分子蒸馏的分离效果得到优化。通过模型计算发现,在刮膜式分子蒸馏过程中分离效果对刮膜电机转速非常敏感,特别是在低转速时,转速波动发生很小变化馏出浓度却发生很大变化,为了提高刮膜电机转速的稳定性,采用双闭环控制无刷直流电机,内环采用电流滞环控制,外环采用自抗扰控制,使刮膜电机转速在负载不断变化时依然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转速。为了提高刮膜式分子蒸馏器的控制精度和分离率,并便于记录实验数据,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采用SIMATIC S7-3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建立分布式控制系统,分别利用STEP7和组态王对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组态,并利用OPC技术实现MATLAB/Simulink和PLC之间的数据交换,从而使自抗扰控制技术输出的控制数值可以通过PLC实现对刮膜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film - scraping type molecular distiller .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051.81;TP2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长亮;方红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3期
2 赵向阳;葛文韬;;无刷直流电动机转子退磁故障的检测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年02期
3 李安伏;崔亚量;;基于OPC的Matlab与组态王的数据通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7期
4 王树东;毕作文;王红波;孟静静;;OPC技术下PLC与MATLAB相结合的实时模糊控制系统[J];电气自动化;2011年05期
5 许松林,郑_",徐世民;精制L-乳酸的分子蒸馏工艺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6 王小明;许松林;徐畅;;分子蒸馏装置中刮膜器对液膜流动状况的影响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7 徐畅;许松林;;刮膜式分子蒸馏停留时间分布的CFD模拟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8 孔祥吉;侯文;;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J];电子世界;2013年17期
9 冯武文,杨村,于宏奇;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应用[J];化工进展;1998年06期
10 王志祥;林文;于颖;;分子蒸馏设备的现状及其展望[J];化工进展;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志良;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的收敛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_";分子蒸馏提纯三种天然产物及理论模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王淑华;分子蒸馏过程稀薄气体的流动及天然产物提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向爱双;刮膜式分子蒸馏精制3-羟基丙腈及其蒸发液膜流场的CFD模拟[D];天津大学;2004年
4 陈慧琴;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调速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梁玮;基于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技术的控制站[D];山东大学;2006年
6 徐伟;基于现场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研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7 王燕飞;刮膜分子蒸馏过程流体流动的模拟与验证[D];天津大学;2007年
8 王若峰;基于DSP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吴世勇;BOPP薄膜厚度电气控制系统[D];东北大学;2009年
10 郑九阳;无刷电动燃油泵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44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04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