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玻璃表面裂纹对光场的增强作用
本文选题:玻璃 + 表面裂纹 ; 参考:《应用激光》2016年05期
【摘要】:光学玻璃表面裂纹是改变自身光场,影响抗激光损伤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熔融石英玻璃表面裂纹诱导激光损伤的增强效应,基于光场传播理论和有限元方法,讨论微裂纹对入射光场的调制作用,对熔石英表面裂纹周围的光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熔石英入射表面与出射表面裂纹引起的光强增强效应,给出径向裂纹周围光场的分布;定量研究光场调制的光强增强因子和裂纹结构参数(裂纹角度、裂纹宽度以及裂纹深度)的关系,为场致损伤提供理论参考。
[Abstract]:The surface crack of optical glas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change its own light field and influence the ability of laser damage resistance. The enhancement effect of laser damage induced by surface crack of fused quartz glass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ight field propagation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modulation effect of micro crack on incident light field is discuss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ight field around crack on fused quartz surface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The light intensity enhancement effect caused by the crack on the incident surface and the exit surface of fused quartz is discussed, the distribution of light field around the radial crack is given, the intensity enhancement factor of light intensity modulated by the light field and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crack (crack angle) are quantitatively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ck width and crack dept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ield-induced damage.
【作者单位】: 安徽工业大学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
【基金】:安徽工业大学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QZ201515);安徽工业大学省级SRTP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10360290)
【分类号】:TQ171.7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浦绍康;陈士华;李建华;;16MnR钢板表面裂纹研究[J];钢铁研究;1991年05期
2 ;俄罗斯研究出检测金属表面裂纹的新方法[J];金属制品;2001年03期
3 董孟宪;钢热挤盂表面裂纹分析及控制[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3年06期
4 张万静;;用表面裂纹试样做的断裂试验[J];工程与试验;1977年03期
5 杨芳毓;王炎炎;秦红;杨玉芬;;表面裂纹等K换算曲线研究[J];化工与通用机械;1983年10期
6 秦红;;表面裂纹在疲劳扩展中的形貌变化研究[J];压力容器;1986年02期
7 霍立兴,王宏达;焊接表面裂纹的工程评定[J];天津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8 杨芳毓,李惠荣;表面裂纹延性断裂的双准则法[J];压力容器;1987年04期
9 青琳;新的热板坯在线表面裂纹检测仪[J];钢铁研究总院学报;1988年02期
10 杨芳毓,孙连奎;表面裂纹弹塑性起裂的V准则[J];材料科学进展;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云生;董大西;;含铜钢连铸坯表面裂纹研究[A];河北省2011年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凤鹏;林桌英;;多轴载荷作用下表面裂纹的疲劳扩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果立成;NODA N;吴林志;;热载荷下具有任意属性功能梯度板的表面裂纹问题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4 杨凤鹏;林卓英;;多轴载荷作用下表面裂纹的疲劳扩展[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5 李红;骆英;许伯强;戴永;;表面裂纹弹性板中激光声表面波的谱单元法的数值模型[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云涛;巩延杰;何志国;宋秀果;张东飞;;热轧盘条表面裂纹浅析[A];全国高速线材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叶和清;王忠柯;许德胜;黄素逸;;零件表面裂纹激光修复的组织结构研究[A];湖北省激光学会论文集[C];2000年
8 谷国刚;王宏霞;;连铸坯表面裂纹缺陷原因分析与探讨[A];2011年华东五省炼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谢里阳;夏永发;;杆/管表面裂纹检测概率统计模拟分析[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10 霍广堂;;铸锻件表面裂纹测深试验[A];陕西省第九届无损检测年会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袁少威;南阳汉冶特钢成功解决加硼钢板表面裂纹瓶颈[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2 郝金焕;河北钢铁舞钢二炼钢铸坯表面裂纹控制攻关见成效[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3 吴小兰;带钢表面裂纹自动检测装置[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书韬;海洋平台裂纹损伤柱壳的断裂特性及其承载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伟;含半椭圆表面裂纹镍纳米单晶的力学性能及断裂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郭华泾;带轴向半椭圆表面裂纹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弹塑性分析[D];江苏大学;2016年
3 段静波;基于线弹簧模型的焊接结构表面裂纹断裂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梁晓辉;碳化硅磨削去除机理及亚表面裂纹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魏巍;源于半球形缺陷表面裂纹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余会琴;滚动载荷作用下半空间表面裂纹的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04年
7 李焕鸣;斜接弯管环向内表面裂纹弹塑性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田红建;抽油杆表面裂纹的实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东北大学;2010年
9 闫励;含表面裂纹某航空构件在复合加载下的三维损伤容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赵勇刚;有限弹性体表面裂纹问题的有限元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64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06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