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分无溶剂复合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双组分无溶剂复合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 2013年
双组分无溶剂复合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陈双莲
【摘要】:目前,人们对复合软包装材料的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对其质量和卫生要求也日益严格,使得行业中复合胶粘剂的环保和质量标准也随之提升。但现行市场上仍以溶剂型胶粘剂为主,不可避免存在VOCs排放;此外,国内生产聚氨酯的原料多为芳香类异氰酸酯和芳香聚酯或聚醚多元醇,其水解产生的芳香胺类物质存在潜在致癌性;同时,随着原油紧缺和全球气候变暖,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所以,结合胶粘剂的应用要求,其品种或配方经历了几次更新换代。目前最受青睐的品种当属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其具有粘结强度高、软硬可调、存储稳定和无VOCs排放等优点,所以研制性能优异、绿色环保,并且与被粘结材料相匹配的复合胶粘剂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本课题从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主要性能指标方面着手,即胶粘剂的黏度、粘结强度以及耐蒸煮性。通过FT-IR分析合成聚氨酯预聚产物的结构,采用化学滴定的方法测定其异氰酸酯含量以及蓖麻油醇解后的羟值,通过热分析方法DSC和TG分析聚氨酯固化弹性体的热性能。据此分析胶粘剂的黏度、固化速度、粘结强度和耐蒸煮性能等的影响因素,由此确定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最佳原料、配比和工艺参数。 基于以上实验研究,本课题制备出了黏度较低、固化周期短并具有一定耐蒸煮性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首先,以聚酯/聚醚多元醇和蓖麻油为羟基多元醇原料,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合成端异氰酸酯基聚酯/醚混合型聚氨酯预聚体(即双组分胶粘剂的A组分)。其中,当异氰酸酯指数R为3,聚醚多元醇为PPG400时,,胶粘剂黏度较低,耐水性和粘结强度优异,加入比例在15~35%为宜。实验还得知,A组分中蓖麻油的加入对聚酯多元醇而言,为降黏;但对聚醚多元醇而言,则为增黏,故蓖麻油用量须适宜,保持在50%~70%。其次,向B组分中加入3%的硅烷偶联剂KH550或1%的酯交换改性产物,均可以提高胶粘剂的粘结强度和耐蒸煮性。但是,向B组分中加入催化剂虽可提高固化速度,但破坏了胶粘剂的粘结强度,故不可采用。最后,将蓖麻油和丙三醇以1:2的比例进行醇解,在180℃下反应2.5h。向B组分加入30%的醇解产物,可提高胶粘剂的固化速度,使其固化时间从36h缩短到18h小时,同时也提高了胶粘剂的粘结强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Q4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纯;;无溶剂涂布复合机涂布量及涂布辊精度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吕玲;许文才;高德;左光申;;国内外无溶剂复合设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包装工程;2010年17期
3 徐冰;陈志雄;吴育荣;;铝塑复合软包装材料干式复合的工艺控制[J];塑料制造;2011年06期
4 刘玉龙,郑庆慧,张留成,方少明;有机硅-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0年06期
5 朱金华,姚树人;聚氨酯弹性体结构与动态力学性能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年05期
6 赵孝彬,杜磊,张小平,郑剑;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微相分离[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2期
7 陈福泰,多英全,周贵忠,罗运军,谭惠民;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弹性体的热行为[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4期
8 张仲实;;无溶剂复合设备及工艺[J];国外塑料;2009年10期
9 王建清;张仲石;;环保、经济的复合技术——无溶剂复合[J];国外塑料;2010年07期
10 朱永群;黄亦军;池振国;;聚氨酯胶粘剂合成条件与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J];中国胶粘剂;199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化举;聚酯型聚氨酯胶粘剂的结构、形态与粘接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2 唐翔;复合软包装材料的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3 孙海龙;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崔海世;无溶剂型脂肪族聚氨酯合成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天军;塑料在重型汽车上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1997年01期
2 谭倩倩,杨晓峰;汽车刹车报警接插器的注塑特点及其制作[J];工程塑料应用;1999年05期
3 于钦亮,李华;硬质聚氨酯灌封料的研制[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03期
4 戴芳,谈桂春,阎恒梅,孙安垣;2002年我国热塑性工程塑料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04期
5 张元明,赵鹏飞;小型无人机用整体油箱的研制[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3期
6 方志薇,李效东;室温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避孕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6期
7 唐明茹,郑水蓉,张翠,孙曼灵;高速铁路用聚氨酯填充材料快速试验方法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5年03期
8 牛牧童;吴伟端;郭胜平;;环氧树脂/碳纤维/绢云母复合材料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01期
9 张慧波;杨绪杰;孙向东;陈亚东;;聚氨酯弹性体合成工艺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01期
10 唐红艳;王继辉;;聚氨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立彤;刘金宝;张志功;;喷涂聚脲防水涂料施工中相关辅助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A];全国第十三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邓德纯;吴键儒;陈大俊;;芳香共聚酯型聚氨酯胶粘剂的氢键作用[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奉伟;葛铁军;;MCDEA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磨性的影响[A];创新沈阳文集(A)[C];2009年
4 张旭;姜克娟;;未来先进航空涡轮发动机的氟硅润滑油[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刘玉欣;吕耀辉;张纾;魏世丞;孟声;;几种成膜物乳液的性能对比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陈宝书;栾道成;赵正平;;聚氨酯/纳米CaCO_3复合材料抗冲蚀磨损性能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7 朱波;张敏;马成彪;;酚醛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特性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8 尚大玲;赵秀英;向平;张立群;;TPU/有机小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阻尼性能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赵晓娣;姚金波;丁毅;府佳萍;;纳米ZnO在抗菌拒水拒油整理方面的应用研究[A];第四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永文;陈英;;含纳米ZnO抗紫外整理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四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恒;多尺度结构功能材料在水下声隐身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陈晓东;高性能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与结构形态相关关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曹海建;三维机织整体中空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李永海;基于溶胶—凝胶法的功能因子缓释技术研究及其在纺织品芳香保健功能整理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0年
5 乔永生;新型对氯硝基苯加氢镍基催化剂的制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万双;新型含硅、磷的脂环族环氧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曹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结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8 胡丽华;混杂型光引发剂的合成、光引发行为及其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刘正堂;聚氨酯预聚物接枝L-羟脯氨酸催化剂的制备和高温防腐节能示温涂料的研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朱芸;聚氨酯脲水分散液及其高内相乳液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颂波;航空用新型RTV-2有机硅胶黏剂的研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周耿;慢回弹聚氨酯隔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梁秦秦;有机硅的结构与表面吸附性能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永珊;三相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二氧化双环戊二烯[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维维;二阶交联水性聚氨酯胶粘剂[D];郑州大学;2010年
6 霍萃萌;黄腐酸基β-环糊精醚的合成及对Cu~(2+)、Cd~(2+)的吸附性能[D];郑州大学;2010年
7 耿紧紧;酚醛树脂发泡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王一龙;聚丙烯酸增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孙晴卿;二聚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及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叶成平;东莞市七彩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塑料薄膜复合包装生产企业商业计划书[D];兰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竹生,邬旭然,王文华,MacoskoC.W.;不同扩链剂对嵌段聚氯酯性质及微相分离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1992年01期
2 甄建军;翟文;迟华亭;;NDI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其耐热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11期
3 多英全,罗运军,罗善国,陈福泰,仇武林,谭惠民;新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的定量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0年04期
4 陈广忠;BOPP薄膜摩擦系数研究[J];包装工程;2003年03期
5 韩翠艳,李大纲;干式复合机张力控制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4年04期
6 杜深;我国主要粉状材料包装设备的现状与发展[J];包装工程;2004年05期
7 蔡栋宇,项尚林,陈贤益,张文;以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为连接料的塑料凹版水性油墨的研制[J];包装工程;2005年03期
8 唐翔;李大纲;章育骏;;纸/铝/塑复合软包装材料摩擦系数的分析[J];包装工程;2006年01期
9 郭文杰;傅和青;黄洪;陈焕钦;;包装复合膜用松香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英文)[J];包装工程;2007年01期
10 郭晓红;郭红革;;干式复合薄膜熟化工艺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杰;翁汉元;吕国会;郑怀民;;中国聚氨酯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全国软包装技术信息中心供本刊专稿;[N];中国包装报;2002年
2 吴胜周;[N];中国包装报;2004年
3 秋梅;[N];中国包装报;2005年
4 欧讯;[N];中国包装报;2006年
5 蔡明池 张春林 邱竟;[N];中国包装报;2009年
6 王蔚佳;[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文静;塑料合金特性及其对木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勇,李学东;卤代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工艺[J];氯碱工业;2000年05期
2 黎松,戚渭新;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精制研究进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0年10期
3 黎松,周玉成,汤四清;高分子量和窄分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0年04期
4 叶青萱;;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0年02期
5 李正梅,赵传富,赵征,周集义;低不饱和度高活性聚醚多元醇的研制[J];聚氨酯工业;2001年01期
6 赵兆文;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应用与市场需求[J];广东化工;2001年06期
7 胡冰,黎松,陈成,杨秀全;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伯羟基含量的提高[J];聚氨酯工业;2002年01期
8 张田林;新型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研究[J];热固性树脂;2002年06期
9 章文;聚醚多元醇生产现状和进展[J];上海化工;2002年22期
10 ;中国聚醚多元醇生产现状和市场[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宏琴;周建成;丁大伟;温剑秋;寇方铭;王阳;;聚醚多元醇的酯化优化[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2 杨红玲;王雷;;水对山梨醇聚醚多元醇合成与性能的影响[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五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正梅;赵传富;赵征;周集义;;低不饱和度高活性聚醚多元醇的研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郭睿威;马骁飞;刘双平;方道斌;;聚合物聚醚多元醇流变行为的研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希尔斯;陈建;;弹性阻燃泡沫的发展[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周正印;何秀梅;张淑琴;;聚醚多元醇发展近况[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于剑昆;;新型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制备及应用[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崔迎春;申宝兵;黎松;;鞋用低单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工业化[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建华;李德徽;何秀梅;;聚醚多元醇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俊贤;周集义;张明权;赵征;刘红雨;陈玉贤;;高活性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精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秋;[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汪江海;[N];中国化工报;2005年
3 记者 赵引德 实习记者 危丽琼;[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沈严;[N];中国石化报;2007年
5 记者 朱祖根 通讯员 李昆;[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特约记者 高军光;[N];中国化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朱祖根 通讯员 李昆;[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敬彩;[N];中国化工报;2012年
9 耍旭祥 蒋宁;[N];中国化工报;2013年
10 朱祖根;[N];中国石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睿威;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波;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及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宫成;聚合物/聚醚多元醇体系的稳定性及粘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杨柳;聚醚多元醇产物中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分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冯新武;特种聚醚的合成[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5 杨玉才;酚醛—三聚氰胺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制备及其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吕世军;高固含量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合成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刘杨;淀粉类液化制备聚醚多元醇工艺的研究及应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4年
8 翟兆凯;聚醚多元醇胺化催化剂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9 张彬;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及其聚氨酯弹性体制备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10 程群群;聚醚多元醇中气—液混合过程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双组分无溶剂复合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2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1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