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准东煤热解过程中羧酸钠的转化及其对热解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12-16 08:36

  本文关键词:准东煤热解过程中羧酸钠的转化及其对热解特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年

准东煤热解过程中羧酸钠的转化及其对热解特性的影响

吴东阳  

【摘要】:我国是世界能源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逐年大幅度降低。新疆准东煤田目前累计探明资源储量达2136亿吨,可为我国煤炭供应提供安全保障。但准东煤中钠含量高,在煤燃烧和热转化过程中钠容易挥发并沾污在尾部设备受热面上,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碱金属钠对煤的热解和气化过程存在催化作用,而且随钠的赋存形态变化催化效果有很大差异。钠的赋存形态可在煤热利用过程中发生转化,所以研究煤中碱金属钠的形态转化及其对热解特性的影响有利于煤的优化利用。相比于煤中的水可溶钠,有机钠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而羧酸钠是准东煤中有机钠的主要存在形式,因此,本文主要侧重于研究羧酸钠在准东煤热解过程中的转化及其对准东煤热解特性的影响。本文在水平管式加热炉上对准东原煤、酸洗煤(H-form煤)、钠离子交换煤(Na-form煤)和二次酸洗煤(H-form-1煤)进行不同温度的热解,并借助便携式气体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热解产物的成分、焦炭的反应性以及焦炭内官能团的变化。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中羧酸钠逐渐向水溶态钠转化,而盐酸可溶钠组分基本维持不变。羧酸钠对热解总挥发分产量的影响较小,但羧酸钠对高温下热解焦油的产量有抑制作用,并且在700℃时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对于不同的气态产物,煤中羧酸钠的促进或抑制作用随温度发生变化。在低于700℃时,煤中羧酸钠抑制了热解产物CO的释放;而在高于800℃时,则促进了CO的释放。在较低温度下,煤中羧酸钠能促进CH4的生成;在温度高于500℃时,则对CH4的生成起抑制作用。在600℃~700℃,C2H4释放量增加,归因于一部分C2H6的脱氢反应;当温度达到900℃时,大量C2H4和C2H6发生脱氢反应生成C2H2,导致C2H4产量大幅度降低,而C2H6产量趋近于零。在水平管式加热炉上开展了Na-form煤500℃、700℃和900℃快速热解实验,并采用热重分析仪检测焦炭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热解焦炭的反应活性均随转化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700℃热解焦的活性最大。随热解温度的增加,焦炭中芳香结构、脂肪结构和含氧官能团的种类及含量均逐渐降低。在不同温度下热解时Na-form煤/焦中官能团之间存在相互转化行为,结合焦炭中官能团的分析可知对于活性起催化作用的可能是脂肪类物质。将H-form和Na-form煤按不同方式混合(分层平铺和均匀混合),并在500℃和900℃下快速升温热解,初步探索挥发分与焦炭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500℃下两种处理方式对煤在热解过程中CO的释放影响较小,但900℃下分层平铺方式明显促进了CO的释放。表明在高温下挥发分与焦炭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显著,而且Na的存在明显促进了这种相互作用,使下层H-form煤裂解生成的大分子挥发分进一步裂解为小分子挥发分。此外,在流化床/固定床上开展实验来进一步研究挥发分与焦炭反应的机理及其对钠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氢自由基取代了焦炭基质中的钠从而导致钠的大量释放。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530.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巧云,王学琳,孙淑萍;羧酸及其盐结构红外定性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年01期

2 卫小芳;黄戒介;房倚天;王洋;;碱金属对褐煤气化反应性的影响[J];煤炭转化;2007年04期

3 卫小芳;刘铁峰;黄戒介;房倚天;王洋;;高钠煤及其洗煤的气化反应研究[J];煤炭转化;2008年03期

4 贾雪梅;周安宁;刘博;蔺亚兵;常丽娜;;不同化学预处理对神府煤粉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3期

5 杨忠灿;刘家利;何红光;;新疆准东煤特性研究及其锅炉选型[J];热力发电;2010年08期

6 杨景标;蔡宁生;;应用TG-FTIR联用研究催化剂对煤热解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06年06期

7 卫小芳;刘铁峰;黄戒介;房倚天;王洋;;澳大利亚高盐煤中钠在热解过程中的形态变迁[J];燃料化学学报;2010年02期

8 陈川;张守玉;刘大海;郭熙;董爱霞;熊绍武;施大钟;吕俊复;;新疆高钠煤中钠的赋存形态及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3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洋;煤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全氧燃烧过程中的迁移规律[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2 石岩;SNCR与空气分级联合脱硝数值模拟及添加剂对SNCR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竹民;吕庆;刘然;刘二浩;王成立;;邯钢喷吹用煤的TG-FTIR热解研究[J];钢铁;2009年11期

2 杨景标;蔡宁生;张彦文;;金属催化剂对褐煤热解气体产物析出影响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1期

3 杨小彦;杨军;夏海斌;;低阶煤热解増油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广州化工;2012年13期

4 刘正宁;郭盼;曹立勇;;燃煤电站锅炉结渣沾污研究[J];东方电气评论;2013年03期

5 王云刚;赵钦新;马海东;王浩;姜微微;;准东煤灰熔融特性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3年11期

6 付子文;王长安;车得福;翁青松;;成灰温度对准东煤灰理化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年03期

7 程智海;季明彬;何翔;刘海龙;金鑫;;磨煤机分离器出口温度对准东煤和地煤煤粉特性的影响[J];动力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8 刘威;张忠孝;乌晓江;冯帅;;高碱煤燃烧特性试验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14年02期

9 李路明;;燃烧新疆准东煤350MW超临界锅炉设计应用[J];电站系统工程;2014年02期

10 刘玉森;黄奇良;雷福厚;;马来海松酸铈的制备和表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公旭中;陈彦广;郭占成;王志;;铈化合物对无烟煤催化燃烧的影响[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08年

2 王云刚;赵钦新;马海东;王浩;姜微微;;准东煤灰熔点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陈川;张守玉;施大钟;吕俊复;施登宇;王健;郭熙;董爱霞;熊绍武;;准东煤脱钠提质研究[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曹海涛;贺锡鹏;崔雄华;王碧磊;王彩霞;;1025t/h锅炉屏式再热器腐蚀吹损原因分析[A];第九届电站金属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5 王文慧;薛毅;李显;张宗;姚洪;;准东煤CO2-水洗脱钠及其热解燃烧特性研究[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幼青;不同热解过程产物炭的理化性质及石油焦催化气化反应特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吴乐;O_2/N_2和O_2/CO_2燃烧方式下煤粉着火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秀如;城市污水污泥热解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4 刘鑫;热处理及金属催化对石油焦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孙云娟;生物质与煤共热解气化行为特性及动力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6 陈桂芳;煤在超临界水反应过程中的污染物迁移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许邦;褐煤及液化残渣共热解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8 丛兴顺;准东次烟煤与胜利褐煤的分级萃取及萃余煤的连续热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赵存良;鄂尔多斯盆地与煤伴生多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富集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建;石油焦催化气化反应特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栾小建;退役炉管和预氧化表面结焦行为与抑制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温亮;循环流化床热电气焦油多联产技术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肖志伟;医疗废物典型组分物理化学特性认识及其热解焚烧特性的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郝婷;担载型分子筛催化剂上黄土庙煤热解行为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吴仕生;煤低焦油两段气化的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许艳艳;重油中氧含量分析方法及类型氧分布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康守国;K_2CO_3催化煤焦—水蒸气气化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苏攀;两段气化炉内钙盐催化过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杨思广;低密度聚乙烯膜的表面改性及其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林;煤粉锅炉结渣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电力安全技术;2000年02期

2 庞永梅;王晋权;郭建;白涛;陈振洪;;空气分级燃烧降低锅炉NOx排放控制技术[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7年04期

3 王绍武;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气候的影响[J];地理研究;1987年04期

4 刘泰生;周武;叶恩清;;燃尽风对炉内流动和燃烧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J];动力工程;2006年01期

5 庞克亮;向文国;梁财;赵长遂;奚白;刘冬杰;;在碱金属催化作用下煤焦与CO_2的气化反应[J];动力工程;2006年01期

6 范俊佳;琚宜文;侯泉林;谭静强;卫明明;;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孔隙特征与煤层气可采性[J];地学前缘;2010年05期

7 唐志国,朱全利,唐必光,贾祥;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实验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3年03期

8 董利,李瑞扬;炉内空气分级低NO_x燃烧技术[J];电站系统工程;2003年06期

9 隋建才;徐明厚;丘纪华;郭欣;刘小伟;高翔鹏;;燃煤锅炉PM_(10)形成与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10 李永华;王丽丽;庞开宇;冯兆兴;;空气分级燃烧低NO_x排放数值模拟研究[J];锅炉技术;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俞珠峰;陈贵峰;秦俊杰;余洁;;中国洁净煤技术发展现状和前景[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舒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过程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郝明芳;煤的原位聚合改性及煤基分子复合材料的初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3 章结兵;煤改性对煤基聚苯胺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4 郑(日韦);SNCR脱硝过程反应机理初步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耿萍;气体再燃及SNCR脱硝过程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山东大学;2007年

6 乔军伟;低阶煤孔隙特征与解吸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7 旷金国;高效空气分级燃烧控制燃煤NOX排放的技术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文娟;邢帅杰;张帆;胡恩俊;刘玲;段钰锋;;煤热解过程中汞析出特性的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9年02期

2 辛宏;;煤热解研究的分析方法[J];应用能源技术;2011年04期

3 张兴刚;;煤热解为何重新受关注[J];化工管理;2012年02期

4 秦丽娜;李建伟;周安宁;;煤热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J];洁净煤技术;2013年01期

5 郭爱萍;李平;王庆庆;;基于正交实验对宁东煤热解条件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3年02期

6 陈鹏;煤热解转化排放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J];洁净煤技术;2001年04期

7 崔乐平;内热式中低温煤热解炉的开发与应用[J];煤气与热力;2001年03期

8 孙林兵,倪中海,张丽芳,宗志敏,魏贤勇;煤热解过程中氮、硫析出形态的研究进展[J];洁净煤技术;2002年03期

9 ;煤热解、气化和高温净化过程的基础性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年01期

10 武瑞叶;补连塔煤热解试验研究[J];煤质技术;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熊源泉;刘前鑫;章名耀;;加压条件下煤热解反应动力学试验研究[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周强;胡浩权;朱盛维;刘全润;;热解气氛对煤热解行为和结构的影响[A];中国煤炭学会煤化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型煤化工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3 周锦文;;钙系添加剂对煤热解行为的影响[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秋民;;褐煤热解提质技术与多联产构想[A];‘十二五’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及节能减排技术论坛文集[C];2010年

5 陈鹏;;煤热解转化排放物与环境[A];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企业竞争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尚校;高士秋;汪印;董利;许光文;郭景海;;煤热解和部分气化生成气再燃烧抑制NO_x生成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晓霞;郑默;刘健;郭力;韩君易;刘晓龙;袁小龙;;ReaxFF MD模拟煤热解新方法:GPU并行与化学信息学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41分会:燃料与燃烧化学[C];2014年

8 常丽萍;谢克昌;李春柱;;煤热解过程中NH_3和HCN的释放[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屈兰;惠世恩;徐通模;郭兴明;赵科;;煤热解与挥发分燃烧时SO_2与NO的交互作用[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左常睿;[N];科技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张兴刚;[N];中国化工报;2014年

3 记者 呼跃军;[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通讯员 赵双跃;[N];新疆日报(汉);2011年

5 本报记者 整理 张兴刚;[N];中国化工报;2011年

6 ;[N];科技日报;2005年

7 陈彦飞;[N];经济参考报;2012年

8 记者 黎红;[N];中国化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蕾;煤热解制氢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征[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2 李美芬;低煤级煤热解模拟过程中主要气态产物的生成动力学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3 温雨鑫;高升温速率和压力条件下的煤热解和气化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4 王鹏飞;煤热解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过程中焦油的形成机理及组成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贺新福;甲烷低温等离子体活化与煤热解耦合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世光;煤热解和煤与生物质共热解过程中硫的变迁[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刘佳禾;煤热解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制油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董洁;煤热解过程中PAHs的形成及其催化裂解特性[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9 常丽萍;煤热解、气化过程中含氮化合物的生成与释放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10 王俊宏;中国西部弱还原性煤热化学转化特性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绍勇;煤热解动学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2 董倩;准东煤热解及气化反应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甄明;四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热解过程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4 徐彦辉;准东煤热解过程中无机钠的转化及对热解产物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吴东阳;准东煤热解过程中羧酸钠的转化及其对热解特性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郝婷;担载型分子筛催化剂上黄土庙煤热解行为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秦玲丽;金属化合物对煤热解过程中氮、硫转化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8 陈静升;改性13X催化剂上黄土庙煤热解反应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王萍;矿物质对神木煤热解及燃烧特性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冯秀燕;过度金属氧化物担载型分子筛催化剂上榆林煤热解特特性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准东煤热解过程中羧酸钠的转化及其对热解特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4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14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