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新型多叶片组合式搅拌桨强化不互溶液液分散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7 03:11
【摘要】:本文以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多叶片组合式搅拌桨为研究对象,针对分散相粘度较大的液—液非均相体系,采用实验研究,系统考察该搅拌桨强化不互溶液—液体系的分散特性。主要考察了操作条件(如搅拌转速、功率消耗等)、桨的安装位置及液位高度等对分散相临界转速、液滴的直径分布与平均直径的影响,从这几个角度研究了该桨在分散相分散过程中的性能特性,同时对分散液滴的分散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液—液非均相体系中分散相的分散性是考察搅拌桨的分散性能的最重要的参数,而分散相的分散性主要体现在液滴大小及其分布规律两个方面,因此一种可以准确测量分散相液滴的直径分布与平均直径的方法至关重要。本实验通过基于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的液滴直径测量方法结合折光率匹配,对搅拌釜中非均相体系的二维平面上的分散相液滴分散情况进行拍照,并通过自编的图像处理软件对所拍摄的图片进行处理,进而得到了液滴的直径数据。由液滴的直径数据可统计出液滴的直径分布,进而计算出液滴的索特尔(Sauter)平均直径。该方法既具有壁外拍照法的无干扰流场、测量精度高、设备搭建简单等优势,同时又排除了拍照法中由于液滴重叠所造成的误差。首先对本实验中所用的新型多叶片组合式搅拌桨在釜内的安装位置及体系的液位高度进行了确定。采用照相法考察了实验中的操作参数(搅拌器浸没深度 S、釜底间隙C、液位高度H)对分散相分散性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结合照相法所拍摄的图片得出:桨的最佳安装位置为C=20mm、S=50mm,结合桨的高度将体系的液位高度定为H=300mm。桨的安装位置与体系的液位高度确定后,采用测量搅拌轴扭矩结合转速计算功率消耗的方法,来测量该新型搅拌桨在釜内的功率消耗与功率准数。同时考察搅拌桨转速、分散相体积分数、分散相粘度等参数对单位体积功率消耗及雷诺数对功率准数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基于PLIF技术的液滴直径测量方法来系统的考察分散相的物性参数和操作条件(搅拌桨转速、分散相体积分数)对液液分散临界转速、液滴的直径分布与索特尔平均直径的影响,并得到了非常精确的数据。
【图文】:

示意图,叶圆盘,涡轮式,搅拌桨


桨形式主要有:平直叶桨式、六直叶开启涡轮式、布尔马金式、三叶后掠式、后弯叶开逡逑启涡轮、后弯叶圆盘涡轮式、锯齿圆盘式、平直叶圆盘涡轮式、六弧叶圆盘涡轮式等,逡逑其结构形式如图1-1所示。径向流搅拌桨可以通过主体对流扩散和涡流扩散实现小范围逡逑内的混合。工业应用与实验数据分析都表明了径向流搅拌桨存在桨区剪切作用非常大,逡逑而全釜内的分散效果却不佳的缺陷。故相对于轴流式桨而言,,径向流搅拌桨主要作用于逡逑局部分散。其中平直叶圆盘涡轮式搅拌桨(DT)是典型的径向流搅拌桨,它由一个圆逡逑盘上均匀焊接六个平直叶构成,结构简单且容易加工[271。该桨在互不相溶液一液分散体逡逑系的搅拌釜中形成双环形流型,其流型如图1-2邋(a)所示,沿着反应器轴向流体相互循逡逑环差。但当平直叶圆盘涡轮式搅拌桨靠近液面时,流型由双环型变为单环型,流型如图逡逑1-2邋(b)所示,此时的搅拌效果比较好,但对于大高径比的反应器却容易在釜底形成滞逡逑留区。逡逑逦逦邋__^邋一逡逑0邋41邋b邋vj逡逑(a)逦(b)逡逑图1-2平直叶圆盘涡轮式搅拌桨搅拌釜中液相流型示意图逡逑Figure邋1-2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of邋flow邋regimes邋in邋a邋stirred邋tank邋equipped邋with邋a邋disk邋turbine逡逑国外出现的比较典型的径向流搅拌器有Rushton桨、RT桨等

示意图,混合流,搅拌器,折叶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逡逑叶开启涡轮式、六箭叶圆盘涡轮式、折叶桨式、锚叶片组合式、最大叶片式、泛能式、逡逑六折叶圆盘涡轮式等,结构形式如图1-4所示。六折叶圆盘涡轮式搅拌桨(PDT)是典逡逑型混合流搅拌桨,它在搅拌釜内形成的是单一环型流动,局部流体相互混合好,沿着反逡逑应器轴向流体相互交换差。逡逑■逦V.逦rfe逡逑折叶桨式六折叶^u启涡轮式锚叶片组合式逡逑—j昏逡逑#担蓿?逦si邋11邋_L逡逑INTERIVIIG邋六箭叶圆盘涡轮式逦泛能式逡逑Jl逦ii逡逑U邋L邋J邋LJ逡逑MIG逦六折叶1盘涡轮式最大叶片式逡逑图1-4混合流式搅拌器示意图逡逑Figure邋1-4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of邋mixed-flow邋agitator逡逑关于同轴搅拌器混合时间的研究,最早由50111^丨(1^[3()]在1990年报道,该研究在牛逡逑顿体系中进行,内桨为两个Ekato桨,外桨为螺带桨,其研究结果表明异向旋转时的混逡逑合时间比单用Ekato桨短。1997年Tangu/11用内涡轮桨外螺带桨的复合桨,得到了类逡逑似的结论。2005年,TangUy[32]等人又研宄了牛顿和非牛顿流体中混合流式搅拌桨的功逡逑8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05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定忠;内外双道叶片组合式搅拌桨试制成功[J];化工装备技术;2001年06期

2 ;搅拌桨上的张力器[J];化学工程师;1992年05期

3 靳兆文,潘家祯;新型搅拌桨研究进展[J];化工装备技术;2004年04期

4 张和照,杨中伟,冯波;多功能大型宽叶搅拌桨[J];化学工程;2004年04期

5 朱向哲;王伟;;搅拌桨排列方式对流场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2007年03期

6 孙会;潘家祯;;新型内外组合搅拌桨的开发及流场特性[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11期

7 孝磊;;装配式高效轴流搅拌桨的结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09期

8 逄启寿;曾文星;;稀土萃取三层搅拌桨不同插入深度对搅拌的影响[J];湿法冶金;2013年01期

9 蔡鉴明;杜嘉儒;;磷酸萃取槽搅拌桨用搪橡胶防腐[J];无机盐工业;1984年03期

10 魏文浩;刘晨光;;可用于制备均匀海藻酸钠微球的新型搅拌桨设计[J];材料保护;2013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罗伟钊;黄美发;钱广;;粉粒体垃圾搅拌机搅拌桨的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薛兆鹏;徐燕申;董宏;;结晶反应釜搅拌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杜旭光;马海燕;矫彩山;;脉冲筛板柱液滴直径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A];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暨全国核化工学术交流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颜少峰;李坚;徐刚;谢垒;方志祥;陶勇;;微创P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储惊蛰;崔志明;徐冠华;李卫东;保国锋;孙郁雨;王玲玲;;改良P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军光;翼型轴流搅拌桨高效节能[N];中国化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美丽;结晶器搅拌桨快速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薛兆鹏;基于流场和结构优化的搅拌桨设计/制造集成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卢素敏;分散相微粒增强气体吸收机理及预测模型[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仙达;新型多叶片组合式搅拌桨强化不互溶液液分散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2 秦青;粘弹性聚合物溶液搅拌流场数值模拟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3 何海先;刚柔组合搅拌桨强化流体混合过程中的节能降噪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高绍楠;结晶反应器搅拌桨型优化[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5 孙东东;新型气液分散搅拌桨的设计与性能表征[D];江南大学;2017年

6 师广庆;基于升力面理论的轴流式搅拌桨设计[D];山东大学;2012年

7 吴雨唐;基于普鲁兰多糖发酵的搅拌桨参数优化及搅拌性能分析[D];西南大学;2017年

8 苏顺开;新型搅拌桨对高粘度非牛顿流体气液分散效果的动力学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王勇平;萃取浸出过程数值模拟及设备参数优化[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10 朱丹;磷铵生产烟囱尾气水蒸气回收工艺及装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50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550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6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