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下而上方法的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强度演变趋势分析
【图文】:
第39卷第12期资源科学http://www.resci.net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2.1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水泥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立窑和新型干法。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在中国水泥行业已取得绝对优势地位,2013年新型干法生产的水泥熟料占总产量的比例已达到96.2%[23]。尽管中国水泥行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在近十年取得显著进步,但整体水平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因此,节能减排仍是中国水泥行业的重点发展目标。以某新型干法生产线为例,如图1所示,水泥生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粉磨。生料制备阶段中,将石灰石质原料(主要含CaO)和粘土质原料(主要含SiO2和Al2O3)与少量的铁质校正原料(如铁矿石、硫酸厂的废渣等含有Fe2O3)分别破碎和烘干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磨细,并调配为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生料。熟料煅烧阶段中,将制备好的生料送入水泥窑内煅烧至部分熔融,得到以硅酸钙(C3S、C2S、C3A、C4AF)为主要成分的水泥熟料(颗粒状或块状)。水泥粉磨阶段中,将熟料磨细,并在磨细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石膏和一定量的混合材共同磨细成水泥。水泥的装运方式主要包括袋装和散装两种。水泥生产过程中的CO2排放主要有三种来源:工艺排放、燃料排放和电力排放。如图2所示,工艺排放和燃料排放主要发生在熟料煅烧阶段,这两种排放也是水泥生产的主要CO2排放源。电力排放的所占比例较小,其中生料粉磨和水泥粉磨过程的耗电量占比最大。水泥生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在高温作用下逐渐分解并释放出CO2,这类排放称之为工艺排放。分解后CaO将继续与硅质原料中的SiO2进行固相反应和液相反应,这一过程必须维持800℃~1450℃的高温条件,这?
始年份;S为渗透参数。2.4情景假设水泥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定义以下三种节能减排情景:(1)基准情景(BasicScenario),即维持2015年的能耗和排放水平不变。(2)经济效率情景(Cost-effectiveScenario),即考虑节能减排的经济成本,选择减排经济成本最小的技术组合。(3)技术情景(TechnologicalScenario),即不考虑节能减排的经济成本,选择减排最大化的技术组合。其他相关技术参数,如能源参数、电力排放因子和水泥熟料比例,在表3中列出。2.5数据来源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8批图2水泥生产碳排放来源Table2ThesourcesofCO2emissionsincementproduction2347
2017年12月曹植等:基于自下而上方法的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强度演变趋势分析http://www.resci.cn算结果。按照节能成本排序,并绘制燃料环节各项技术的节能成本曲线,如图3所示,关于燃料环节的累积节能潜力为46.8kgec/t。5项技术的单位减排成本皆为负,这表明从经济性来看这5项技术皆可行。其中,技术X2、X3和X4的节能潜力较大,分别达到14.3kgec/t、10.0kgec/t、18.2kgec/t。但X3(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运行节能监控优化系统技术)与X4(水泥熟料烧成系统优化技术)可相互替代,因为这两项技术都是对整个水泥生产系统进行优化的节能减排技术;X1(大推力多通道燃烧节能技术)与X5(四通道喷煤燃烧节能技术)也可相互替代,因为这两项技术皆可用于燃烧环节的优化。由此可知,若追求节能潜力最大化而不考虑成本,则应选择X1、X4和X2,这三项技术的累积节能潜力为36.1kgec/t;若考虑经济成本,则应选择X3、X1和X2,这三项技术的累积节能潜力为27.9kgec/t。如图4所示,关于电力环节的累积节能潜力为89.2kWh/t。其中,技术X12(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节能潜力最大,达到了36kWh/t。但需要注意的是,技术X7(高效优化粉磨节能技术)、X8(辊压机粉磨系统)、X9(立式磨装备及技术)、X14(新型水泥预粉磨节能技术)之间可相互替代。若追求节能潜力最大化而不考虑经济成本,则可选择X6、X12、X11、X14、X13、X10组合,累积节能潜力为67kWh/t;若考虑经济成本,则应选择X6、X12、注:1)标煤排放因子:26.37×44/12×1000kgCO2/1000000MJ×29.307MJ/kgec=2.83369383kg/kgec。其中,26.37为《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提供的水泥行业燃料含碳量,原单位为26.37tC/TJ;29.307MJ/kg为标煤热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沈镭;赵建安;王礼茂;刘立涛;王燕;姚予龙;耿元波;高天明;曹植;;中国水泥生产过程碳排放因子测算与评估[J];科学通报;2016年26期
2 李新;石建屏;吕淑珍;王海滨;;中国水泥工业CO_2产生机理及减排途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3 毛紫薇;王灿;陈吉宁;;山东省水泥行业CO_2排放情景与减排效果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4 ;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7年4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明;段滢;李鑫;周吉萍;计军平;;深圳市电力部门碳减排路径研究[J];生态经济;2018年02期
2 曹植;沈镭;刘立涛;钟帅;刘刚;;基于自下而上方法的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强度演变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2017年12期
3 杜旺兵;马宁;王春梅;邵文瑞;;探讨水泥生产企业分设备二氧化碳排放量[J];甘肃科技;2017年09期
4 林秀群;杨红娟;;陆地生态系统碳承载力及其测算模型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5 魏军晓;耿元波;沈镭;岑况;;中国水泥生产与碳排放现状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08期
6 王秋贤;王登杰;颜晓妹;苏秋红;;基于脱钩理论的烟台市碳排放效应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02期
7 李晓静;谢佳颖;戴淑芬;;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成本核算及信息披露体系设计[J];财会月刊;2015年02期
8 王旭;;基于生产流程的我国水泥工业碳减排潜力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01期
9 曾翠;徐伟嘉;张武英;曾雪兰;;水泥行业节能减碳的效果与效益分析[J];水泥;2014年09期
10 石建屏;王忠祥;霍冀川;;中国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效果分析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立涛;张艳;沈镭;高天明;薛静静;陈枫楠;;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因子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14年01期
2 赵建安;魏丹青;;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系数测算典型研究[J];资源科学;2013年04期
3 王燕谋;;中国水泥工业致力于减排CO_2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水泥;2009年11期
4 汪澜;;水泥生产企业CO_2排放量的计算[J];中国水泥;2009年11期
5 贺成龙;吴建华;刘文莉;;水泥生态足迹计算方法[J];生态学报;2009年07期
6 陈红敏;;包含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产业部门隐含碳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3期
7 何宏涛;;水泥生产二氧化碳排放分析和定量化探讨[J];水泥工程;2009年01期
8 崔素萍;刘伟;;水泥生产过程CO_2减排潜力分析[J];中国水泥;2008年04期
9 王向华;朱晓东;程炜;姜伟;李杨帆;;不同政策调控下的水泥行业CO_2排放模拟与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7年06期
10 陈超;胡聃;文秋霞;张大康;;中国水泥生产的物质消耗和环境排放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悦;中外媒体联手 共建交流平台——《中国水泥》、《世界水泥》在京举行合作签字仪式[J];中国水泥;2004年12期
2 ;中国水泥代表团的印度之行[J];中国水泥;2005年05期
3 吴承杰;携手并进 共创辉煌[J];中国水泥;2005年01期
4 本刊编辑部;;2005中国水泥八大关键词解读[J];中国水泥;2006年01期
5 吴承杰;;国际目光聚焦中国水泥[J];中国水泥;2006年04期
6 ;2006中国水泥十大新闻热点[J];中国水泥;2007年01期
7 曾学敏;;中国水泥驶过快车道[J];中国水泥;2008年04期
8 ;2008中国水泥上市公司业绩排行榜[J];中国水泥;2008年09期
9 ;第二届全国水泥总工论坛隆重召开[J];水泥工程;2009年03期
10 ;欢迎订阅2010年《中国水泥》[J];水泥技术;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史伟;王冬;;2009到2050年中国水泥产量预测[A];2009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一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史伟;;2011年到2050年中国水泥需求量预测[A];中国11省市硅酸盐发展报告(2011)[C];2012年
3 ;2010年征订启事[A];2009全国水泥立磨技术和装备研讨会文集[C];2009年
4 史伟;崔源声;武夷山;;2011年到2050年中国水泥需求量预测[A];2011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崔源声;;中国水泥和建筑行业如何利用矿渣和粉煤灰,以及基于环保压力的条件下所面临的机会、需求和挑战[A];2009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一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任来军;;华泰钢板库与中国水泥共发展[A];2011年中国(山东)水泥与混凝土高峰论坛会刊[C];2011年
7 刘礼龙;;中国水泥的形势与挑战[A];节能·降本·增效——第三届露天矿山技术及装备现场研讨会会议资料[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凤君;浙江民资控制中国水泥前50强[N];江苏经济报;2006年
2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 雷前治;中国水泥进入重组联合新时代[N];中国建材报;2008年
3 本报整理;俄罗斯将增加从中国水泥进口[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魏国林;“中国水泥辉煌60周年”系列活动积极筹备[N];中国建材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钟西贝;开启中国水泥生产无铬化新时代[N];中国建材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敖娟 实习记者 杨m8;非洲市场是否需要中国水泥?[N];中国建材报;2014年
7 苑基荣 萧师言;中国水泥抢滩非洲[N];中华建筑报;2014年
8 佳蓓;首届中国水泥投资高峰论坛热潮涌动[N];中国建材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陈才来;中国水泥新生代 敢立潮头创未来[N];中国建材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欧春涛;“中国水泥之都”崛起录[N];永州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军;中国水泥企业市场竞争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赖仙伶;中国水泥企业打开老挝市场的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3 刘建;水泥企业碳排放成本核算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集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43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743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