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神木烟煤CO气氛下热解及其荒煤气中水蒸气消除

发布时间:2017-04-01 19:17

  本文关键词:神木烟煤CO气氛下热解及其荒煤气中水蒸气消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课题通过在煤热解后附加催化反应降低热解水生成量,从而降低煤热解生成的废水,从根源上减少废水的生成,从而减少煤化工中废水处理的工作量,降低废水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热解压力0.4Mpa,煤样粒度0~6mm的情况下,对神木烟煤的热解终温(460~580℃)、载气流量(50~250ml/min)、停留时间(0~30min)三个条件进行单因素考察。以焦油产率高低为指标考察得出在N2或CO气氛下,神木烟煤较佳热解条件一致为:热解终温520℃,停留时间20min,载气流量170ml/min时,热解所得煤焦油干基产率最大,分别为10.28%、10.22%,半焦产率分别为81.60%、81.36%,热解水产率分别为3.75%、4.45%。 2.利用固定床装置,在热解终温520℃,压力0.4Mpa,载气流量170ml/min,停留时间20min的条件下对神木烟煤进行热解实验。收集煤焦油进行酸碱洗,得到酸性分、碱性分、脂肪分、芳香分和极性分。煤焦油中的酸性分、碱性分和极性分的干基产率由CO气氛下的0.88%、0.42%、0.91%分别下降至N2气氛下的0.82%、0.40%、0.85%;而脂肪分和芳香分则由2.30%、1.80%上升至2.33%和1.85%。 3.在煤固定床热解装置的反应管后,串联一段装有Co-Mo系催化剂的反应器。神木烟煤在0.40Mpa、CO气氛、520℃热解终温的条件下进行热解,热解产生的荒煤气进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荒煤气中水蒸气与CO发生反应达到消除水蒸气的目的。 (1)实验分别对变换反应温度、CO气体流量、停留反应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其中变换反应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载气流量90ml/min,停留时间20min的条件下,变换反应温度由200℃上升至400℃时,热解水空干基产率由5.19%降低到0.6%。 (2)热解气中的CO2与H2含量增加。串联反应器温度400℃,载气流量90ml/main,停留时间20min条件下,热解气中CO2与H2产量分别为45.29ml/g、71.09ml/g,分别为同条件空白实验热解气中CO2与H2产量的15倍和6倍。
【关键词】:烟煤热解 气氛 水煤气变换 煤焦油 GC-MS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Q530.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文献综述10-28
  • 1.1 煤热解10-18
  • 1.1.1 煤热解过程10-11
  • 1.1.2 煤在热解过程的化学反应11-13
  • 1.1.3 煤热解的影响因素13-18
  • 1.2 低温热解技术18-23
  • 1.2.1 国外主要热解技术18-22
  • 1.2.2 国内热解技术22-23
  • 1.3 水煤气变换23-27
  • 1.3.1 水煤气变换反应机理24-25
  • 1.3.2 变换催化剂25-27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27-28
  • 2 神木烟煤基础分析28-31
  • 2.1 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28
  • 2.2 铝甑低温干馏实验28-29
  • 2.3 煤样热重分析29-31
  • 3 神木烟煤固定床热解31-42
  • 3.1 固定床热解实验装置31-32
  • 3.2 N_2、CO气氛下固定床热解实验32-35
  • 3.2.1 热解终温对反应产物的影响32-33
  • 3.2.2 停留时间对热解产物的影响33-34
  • 3.2.3 载气流量对热解产物的影响34-35
  • 3.3 热解因素对煤气产率影响35-39
  • 3.3.1 热解终温影响36-37
  • 3.3.2 停留时间影响37-38
  • 3.3.3 载气流量影响38-39
  • 3.4 气氛和热解终温对半焦性质的影响39-42
  • 3.4.3 红外光谱分析41-42
  • 4 N_2、CO气氛下焦油产率及组成分析42-61
  • 4.1 焦油组分分离实验过程42-44
  • 4.1.1 酸碱洗实验过程42-43
  • 4.1.2 硅胶柱层析43-44
  • 4.2 焦油酸碱洗各成分产率44
  • 4.3 焦油各组分GC-MS分析44-61
  • 4.3.1 N_2气氛热解焦油各组分GC-MS分析45-52
  • 4.3.2 CO气氛热解焦油各组分GC-MS分析52-61
  • 5 热解-脱水实验61-70
  • 5.1 热解-脱水实验装置61-62
  • 5.2 热解-脱水实验62-65
  • 5.2.1 变换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62-63
  • 5.2.2 停留时间对热解产物的影响63-64
  • 5.2.3 载气流量对热解产物的影响64-65
  • 5.3 热解-脱水实验中煤气产率影响因素65-68
  • 5.3.1 变换反应温度对热解气组分的影响65-66
  • 5.3.2 载气流量对热解气组分的影响66-67
  • 5.3.3 停留时间对热解气组分的影响67-68
  • 5.4 反应程度计算68-70
  • 6 热解焦油GC-MS分析70-79
  • 6.1 热解-脱水实验焦油GC-MS分析70-73
  • 6.2 热解-脱水空白实验煤焦油GC-MS73-77
  • 6.3 串联反应器内反应热力学计算77-79
  • 结论79-81
  • 参考文献81-84
  • 附录A GC-MS谱图解析84-9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90-91
  • 致谢91-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红钦,张继炎,谭欣,,张鎏,王日杰,张宝峰;铁基高温变换催化剂制备的穆斯堡尔谱研究──I.铁氧化物前驱态的相变过程[J];催化学报;1995年05期

2 昌锟;李青;李强;;焦炉气规模氢分离流程组织研究[J];低温工程;2007年05期

3 王长发,吴西宁,赵志利,郑晓晖;二氧化硅载铜催化剂物性结构对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的影响[J];工业催化;1996年02期

4 韩永霞,姚昭章;升温速度对煤热解动力学的影响[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5 佘享濂,周莲凤,祁立超,王福田,赵新岭;SX-1型低汽气比铜系CO高温变换催化剂侧流试验[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1998年03期

6 欧晓佳,程极源;铁铬系高(中)温变换催化剂研究现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9年02期

7 肖源弼;;国外高变催化剂的发展[J];化肥工业;1992年01期

8 廖洪强,李保庆,张碧江;煤-合成气共热解特性的研究[J];煤化工;1999年03期

9 李速延;周晓奇;;CO变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煤化工;2007年02期

10 周静,何品晶,于遵宏;用热失重仪研究煤快速热解[J];煤炭转化;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生玉;中国典型动力煤及含氧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的化学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2 周强;煤的热解行为及硫的脱除[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尤先锋;煤热解产物的关联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2 降文萍;煤热解动力学及其挥发分析出规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3 王海涛;负载型含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水煤气变换催化作用[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神木烟煤CO气氛下热解及其荒煤气中水蒸气消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81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e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