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多糖的提
本文关键词:姬松茸多糖的提取、纯化和结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论文对姬松茸子实体多糖进行了系统的提取、纯化研究,并对所得一个大分子量单组分进行了一些理化性质研究和结构分析。 1、提取时,先进行了一些单因素试验,然后对确定出的料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三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出了水提时的最佳工艺条件,而经生产经济核算,最终确定料水比:1:30;浸提温度:120℃;浸提时间:3h,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8.12%。 另外实验发现微波预处理8~12分钟可使提取率从8.12%提高到约9.15%;提取次数以两次较经济,两次累计提取率可达93.10%;醇沉工艺优化条件为3倍体积95%乙醇沉淀6h。 按上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提取,实际多糖得率为9.12%。 2、纯化时,系统地进行了脱蛋白研究。采用了Sevag法、酶法结合Sevag法、三氯乙酸法、1万分子截留量膜超滤、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法脱蛋白。 用弱碱性阴离子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一次串联进行粗多糖脱蛋白,效果十分理想。该法条件温和、有部分脱色效果、易工业化,蛋白脱除率达92.36%,多糖回收率为82.85%,经1万截留分子量透析膜透析,冷冻干燥后所得姬松茸多糖精粉为淡黄色粉末,其多糖含量达89.27%,蛋白质含量为4.55%。 3、对所得姬松茸多糖精粉进行了多种凝胶柱层析,先用Sephadex G-200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成大分子量多糖部分和小分子量多糖部分,然后对大分子量多糖部分进行Sephacryl S-400凝胶层析,分离得到一个分子量超过200万且含有少量蛋白(1.5%)的多糖组分,经凝胶HPLC纯度鉴定为均一性物质,命名组分A.B.M.F-VHMW,该组分含量占多糖精粉的28.96%;对小分子量多糖部分进行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结果表明主要有三个组分,经凝胶HPLC标准分子量对照分析,三个组分分子量分别为7.2万、4.8万和1.3万;相对含量比例为:38.2%:16.1%:45.7%。 4、对所得单组分A.B.M.F-VHMW进行了一些理化性质和结构分析。单组分A.B.M.F-VHMW为白色粉末状固体,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其比旋光度为[α]_D~(25)=+62.5°。凝胶HPLC(HPGPC)分析其分子量 大于200万。经2.omol几HZSO;完全水解后HPLC分析,确定由单一葡萄糖组成。 红外光谱(IR)、‘H和’3c核磁共振谱(NMR)分析确定其糖链结构主要为a- (1~6)毗喃型D一葡聚糖,,是含有1.5%蛋白的蛋白聚糖。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独创性地将微波处理与加压水提工艺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多糖提取得 率。 2、在纯化时,首次采用弱碱性阴离子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串联进行脱 蛋白处理,各方面效果均较理想。 3、对所得姬松茸多糖精粉进行了S叩hadexo一200、s即hacryls一400和 SePhadexG一100凝胶柱层析,对其中一个大于200万分子量组分A.B.M.F一vHMw 进行了收集和冻干,并进行了一些理化性质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组分 A.B.M一VHMW的糖链结构主要为a一(l~6)毗喃型D一葡聚糖,并含有1 .5% 蛋白的蛋白聚糖,参考国内外文献均未见报道。
【关键词】:姬松茸 多糖 提取 纯化 结构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TQ2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文献综述9-30
- 引言9
- 1.1 多糖的生物活性9-11
- 1.1.1 抗肿瘤活性10
- 1.1.2 抗病毒活性10
- 1.1.3 抗衰老活性10-11
- 1.2 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概述11-13
- 1.2.1 多糖的分离纯化11-12
- 1.2.2 多糖链的结构研究12-13
- 1.3 多糖的结构和活性的关系13-18
- 1.4 多糖的结构修饰18-20
- 1.5 真菌多糖类产品开发现状20-21
- 1.6 目前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1-22
- 1.7 姬松茸多糖及其研究进展22-28
- 1.7.1 姬松茸简介及国内外研究概况22-28
- 1.7.1.1 姬松茸及姬松茸多糖简介22-25
- 1.7.1.2 姬松茸多糖国内外研究概况25-28
- 1.8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28-30
- 1.8.1 研究意义28-29
- 1.8.2 主要研究内容29-30
- 第二章 姬松茸多糖的提取研究30-42
- 引言30
- 2.1 材料与方法30-33
- 2.1.1 原料、试剂材料及仪器30-31
- 2.1.2 实验方法31-33
- 2.2 结果与讨论33-41
- 2.2.1 子实体粉碎目数的研究33-34
- 2.2.2 热水浸提工艺的确定34-38
- 2.2.3 预处理方法的研究38
- 2.2.4 滤渣复提次数的确定38-39
- 2.2.5 醇沉工艺的确定39-40
- 2.2.6 按所定提取工艺的得率及所得粗粉的分析结果40-41
- 2.3 本章小结41-42
- 第三章 姬松茸多糖的纯化研究42-59
- 前言42-43
- 3.1 材料与方法43-48
- 3.1.1 原料、试剂材料及仪器43-44
- 3.1.2 实验方法44-48
- 3.2 结果与讨论48-58
- 3.2.1 Sevag法脱蛋白48-50
- 3.2.2 Sevag法结合酶法脱蛋白50-51
- 3.2.3 三氯乙酸脱蛋白51-52
- 3.2.4 超滤在姬松茸多糖纯化中的应用52
- 3.2.5 离子交换树脂脱蛋白52-55
- 3.2.6 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结果55-58
- 3.3 本章小结58-59
- 第四章 姬松茸多糖的结构研究59-72
- 前言59-60
- 4.1 材料与方法60-64
- 4.1.1 原料、试剂材料及仪器60
- 4.1.2 实验方法60-64
- 4.2 结果与讨论64-71
- 4.2.1 单组分A.B.M.F-VHMW的旋光度测定64
- 4.2.2 单组分A.B.M.F-VHMW的分子量测定64-65
- 4.2.3 单组分A.B.M.F-VHMW组成单糖测定65-67
- 4.2.4 单组分A.B.M.F-VHMW的红外光谱67
- 4.2.5 单组分A.B.M.F-VHMW的核磁共振谱67-71
- 4.3 本章小结71-72
- 结论与展望72-75
- 参考文献75-80
- 致谢80-8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莹;张丽萍;;褐蘑菇多糖脱蛋白方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2 刘洪霞;田文莹;王志兵;邱芳萍;;粪鬼伞多糖的提纯与定性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王强;刘红芝;钟葵;;多糖分子链构象变化与生物活性关系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洪霞;田文莹;王志兵;邱芳萍;;粪鬼伞多糖的提纯与定性研究[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培龙;姬松茸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芳;苦瓜多糖的纯化及其免疫和抗氧化活性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卫云;荔枝果肉多糖超声微波酶解协同提取及其生物活性初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刘坤;姬松茸深层发酵富锌工艺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4 钟振兵;制浆废液中多糖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5 徐双阳;桑黄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6 曾智平;高纯度香菇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分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许肇成;海萝多糖的组成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8 田莹;老鼠|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9 刘翠;姬松茸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注射液的研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10 程玉洁;复方二精灵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结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姬松茸多糖的提取、纯化和结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34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