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含TATB炸药共晶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14:15

  本文关键词:含TATB炸药共晶技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满足当今高能钝感武器、弹药的发展要求,共晶技术,作为从分子层面改善炸药性能的技术,是目前高能钝感炸药研究的新方向。用TATB制备共晶炸药,可满足弹药对高性能、低感度的要求,是目前含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TATB的难溶性是含TATB共晶炸药合成的难点和关键点。本研究首先对TATB的良溶剂进行分析及筛选,再通过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研究制备含TATB共晶炸药的工艺条件,并通过多种手段对制备出的TATB/HMX共晶炸药进行结构、形貌和性能的表征。其主要内容如下: (1)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出的TATB良溶剂,进行多组试验验证,最终研究得到:本研究所选用的离子液体[Emim]Ac/DMSO复合溶剂在质量比为5:95的情况下对TATB的溶解性最好。 (2)从共晶机理的角度,选取官能团合适、溶解度合适的高能炸药HMX与TATB进行共晶炸药的制备,并通过MS模拟软件模拟出两炸药分子间有氢键形成,印证TATB/HMX共晶技术的可行性。 (3)研究TATB/HMX共晶炸药制备的工艺条件得到:在超声辅助的情况下采用溶剂/非溶剂法,用5:95的[Emim]Ac/DMSO复合溶剂溶解投料比为3:7的TATB和HMX,温度为80℃,搅拌强度500r/min,制备出的TATB/HMX共晶炸药形貌、性能最好。 (4)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TATB/HMX共晶炸药的形貌规则,大小约为2μm左右,通过XRD、IR、Raman测试结果表明TATB/HMX共晶在晶体结构上与TATB和HMX不同,证明了TATB与HMX在分子水平上结合,分子间有氢键的形成。 (5)TATB/HMX的H50大于100cm比原料HMX的高很多,撞击感度降低,DSC分解温度比原料HMX提高,热安定也有所改善;通过理论预测的TATB/HMX的爆速比TATB原料提高了19.4%,爆压提高了17.7%,因此TATB/HMX共晶炸药满足了现今武器发展对高能钝感炸药的要求。
【关键词】:共晶炸药 溶剂/非溶剂法 TATB HMX 性能表征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560.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引言10-11
  • 1.2 高能钝感炸药的研究进展11-13
  • 1.2.1 高能钝感炸药的机理11-12
  • 1.2.2 研制高能钝感炸药的传统工艺12-13
  • 1.3 共晶技术研究进展13-20
  • 1.3.1 共晶形成的原理13-14
  • 1.3.2 共晶形成的要素14-18
  • 1.3.3 含能材料共晶技术的研究现状18-20
  • 1.4 本章小结20-21
  • 第二章 含 TATB 共晶炸药的可行性研究21-34
  • 2.1 原料的选择21-23
  • 2.2 溶剂的选择23-27
  • 2.2.1 TATB 良溶剂23-26
  • 2.2.2 复合溶剂对 TATB 的溶解性研究26-27
  • 2.3 含 TATB 共晶炸药的仿真模拟27-33
  • 2.3.1 力场选择27-28
  • 2.3.2 晶体预测28-30
  • 2.3.3 TATB/HMX 共晶分子模型30-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TATB/HMX 共晶炸药的制备34-47
  • 3.1 试验药品及仪器34-35
  • 3.2 试验方案35-36
  • 3.3 工艺条件的控制36-45
  • 3.3.1 投料比的研究36-37
  • 3.3.2 溶解温度的研究37-40
  • 3.3.3 搅拌速度的研究40-41
  • 3.3.4 结晶方法的研究41-45
  • 3.4 本章小结45-47
  • 第四章 试验结果性能表征及分析47-70
  • 4.1 扫描电镜测试47-49
  • 4.1.1 扫描电镜测试原理47-48
  • 4.1.2 扫描电镜结果及分析48-49
  • 4.2 X 射线衍射测试49-52
  • 4.2.1 XRD 测试原理49-50
  • 4.2.2 XRD 结果及分析50-52
  • 4.3 红外光谱测试52-56
  • 4.3.1 IR 测试原理52-53
  • 4.3.2 IR 结果及分析53-56
  • 4.4 拉曼光谱测试56-58
  • 4.4.1 Raman 测试原理56-57
  • 4.4.2 Raman 结果及分析57-58
  • 4.5 X 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58-63
  • 4.5.1 XPS 测试原理58-59
  • 4.5.2 XPS 结果及分析59-63
  • 4.6 热性能测试63-66
  • 4.6.1 DSC 测试原理63-64
  • 4.6.2 DSC 测试结果及分析64-66
  • 4.7 感度测试66-67
  • 4.7.1 撞击感度测试原理66-67
  • 4.7.2 撞击感度结果及分析67
  • 4.8 爆速爆压预测及分析67-69
  • 4.9 本章小结69-70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0-72
  • 5.1 结论70
  • 5.2 展望70-72
  • 参考文献72-78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8-79
  • 致谢79-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兵,王凤英;LOVA炸药钝感机理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S1期

2 朱海;;分子自组装技术及其在表面改性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刘玉存,王建华,安崇伟,于雁武;RDX粒度对机械感度的影响[J];火炸药学报;2004年02期

4 周润强;刘德新;曹端林;王建龙;李永祥;;硝酸脲与RDX共晶炸药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7年02期

5 朱海翔;李金山;徐容;杨世源;;TATB在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二甲亚砜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及结晶[J];火炸药学报;2012年02期

6 李晋庆;低易损炸药的评价方法[J];火炸药学报;1999年02期

7 王晶禹,张景林,王保国;HMX炸药的重结晶超细化技术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8 赵雪;芮久后;冯顺山;;重结晶法制备球形化RDX[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赵地顺;刘猛帅;李贺;付林林;张娟;任培兵;;离子液体对纤维素溶解性能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11期

10 陈厚和,马慧华,裴艳敏,刘大斌,吕春绪;纳米黑索金的制备及其机械感度[J];弹道学报;200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含TATB炸药共晶技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378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4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