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mergy和Em-LCA的水泥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Emergy和Em-LCA的水泥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能值分析 能值—生命周期评价 水泥生产 可持续性评价
【摘要】:水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2014年,中国水泥产量为24.9亿吨,约占全球水泥总产量的60%左右。水泥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能源、经济和环境问题,其生产过程运行费用高,消耗煤炭、电力、柴油和矿石,产生并排放以CO2和NOx为代表的污染物,因此,对水泥生产系统进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挖掘改进环节和潜力是非常重要的。本论文针对水泥生产的特点,在传统能值(Emergy)分析方法基础上,研究构建了适合水泥行业改进的能值评价指标和能值—生命周期评价(Emergy-Life Cycle Assessment, Em-LCA)方法,并对水泥企业及水泥生产子系统进行实例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构建了适合水泥行业的改进能值评价指标。对传统的能值指标进行了修正,考虑了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能值,以及具有不同水泥生产技术特征的能值流结构。将改进的能值指标分别对有、无余热发电技术及有、无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技术四个水泥系统进行能值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能值评价指标能准确地反映水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状态,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余热发电技术及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对水泥生产系统可持续水平的提高程度。其次,结合能值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特点,建立了适合水泥生产子系统生态效率评估的能值—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该方法以太阳能值为参照尺度,将原材料能值、可再利用资源能值、不可更新能源能值、资金能值以及气体污染物环境影响能值引入生命周期框架。应用能值—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水泥生产子系统进行生态效率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能值影响类型对水泥生产不同工段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技术是通过改变生料制备系统和煤粉制备系统的能值流结构来提高水泥生产子系统的生态效率。决策者可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改进。
【关键词】:能值分析 能值—生命周期评价 水泥生产 可持续性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7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3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课题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10-21
- 1.2.1 可持续发展概述10-11
- 1.2.2 工业可持续发展概述11-12
- 1.2.3 水泥行业生产现状12-14
- 1.2.4 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14-18
- 1.2.5 国内外能值分析理论研究进展18-21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1-23
- 1.3.1 研究内容21
- 1.3.2 技术路线21-23
- 2 能值评价和能值—生命周期评价方法23-32
- 2.1 能值分析理论23-27
- 2.1.1 能值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3-25
- 2.1.2 能值分析步骤25-27
- 2.2 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27-28
- 2.2.1 生命周期评价定义27
- 2.2.2 生命周期评价步骤27-28
- 2.3 能值—生命周期评价(Em-LCA)方法研究28-32
- 2.3.1 能值—生命周期评价28-30
- 2.3.2 能值—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步骤30-32
- 3 基于能值理论的水泥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32-47
- 3.1 适于水泥生产系统的改进能值指标32-35
- 3.1.1 改进的水泥生产系统能值评价指标体系33-34
- 3.1.2 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影响能值34-35
- 3.2 有、无余热发电技术水泥企业能值分析35-40
- 3.2.1 案例研究背景35
- 3.2.2 能值分析表35-38
- 3.2.3 能值综合结构图38-39
- 3.2.4 能值指标分析39-40
- 3.3 有、无协同处置技术水泥企业能值分析40-45
- 3.3.1 案例研究背景40
- 3.3.2 能值分析表40-43
- 3.3.3 能值综合结构图43-44
- 3.3.4 能值指标分析44-45
- 3.4 本章小结45-47
- 4 水泥生产子系统能值—生命周期评价47-61
- 4.1 研究目标的确定47
- 4.2 研究范围的确定47-48
- 4.3 清单分析48-52
- 4.3.1 水泥生产各工段输入物质及输出污染物48-49
- 4.3.2 Em-LCA清单49-52
- 4.3.3 能值—生命周期评价(Em-LCA)综合结构图52
- 4.4 影响评价及结果解释52-60
- 4.4.1 水泥生产各工段输入Em-LCA评价52-56
- 4.4.2 水泥生产各工段污染物排放Em-LCA评价56
- 4.4.3 水泥企业 Em-LCA总体分析56-60
- 4.5 本章小结60-61
- 结论61-63
- 参考文献63-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9-70
- 致谢70-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燕;刘浩峰;;新疆北疆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县可持续发展水平时空变化解构——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为例[J];新疆环境保护;2012年01期
2 马海波;王伟;;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概率评估[J];水电能源科学;2014年04期
3 唐亮,廖正军,陈尧华,左玉辉;重庆高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1期
4 陶江;杨德刚;苏小军;曾容;王野;;新疆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5 葛永铭;陈奕;;基于能值分析的湖州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J];河南科学;2011年04期
6 叶长盛,董玉祥;广州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热带地理;2003年01期
7 陈斌;;华东六省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1期
8 孙霄凌;施卫东;;我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8年04期
9 姜世中;成都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5期
10 孙雪;郝兆印;陈培安;;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夏进;阎振元;董业斌;颜淼;;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2 覃勤;;南方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研究——以桃源县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新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系统定义[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4 朱建东;;黑龙江省地级以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分析[A];黑龙江省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东辉;崔伟宏;李红旮;陆锋;张显峰;;黄淮海平原市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地区差异分类[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袁嘉新;李金华;;中国可持续发展监测评价系统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冯玉广;;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定量评价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李丽娜;石培基;李建豹;;基于GIS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颐;宝洁努力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N];经济日报;2010年
2 记者 宋广玉;南京可持续发展水平位居第三[N];南京日报;2009年
3 记者 宋广玉;南京可持续发展水平位居第四[N];南京日报;2008年
4 记者 宋广玉;南京可持续发展水平位居长三角第三[N];南京日报;2010年
5 本报评论员;生态西宁不懈追求[N];西宁晚报;2014年
6 记者 晏飞;徐州可持续发展水平位居第十[N];徐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孔生;扬州资源环境排第三[N];扬州日报;2009年
8 杨佐坤;发展主旋律:又好又快[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本报评论员;以法治思维营造发展新环境[N];河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鲍丕勇;我市“社保能力”位居全省第一[N];徐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大伟;基于系统动力学和神经网络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仿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田辉;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亚军;位于饮用水源地准保护区城镇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2 曾奔豪;实验区建设背景下长塘镇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3 邵帅;基于Emergy和Em-LCA的水泥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赵会娟;河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5 张玉荣;四川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王晓亮;江苏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高英超;四川省市州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褚玉楠;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秦兰;生态工业园环境行为对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戴向洋;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区域差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33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533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