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液体单向渗透机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20:28

  本文关键词:液体单向渗透机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均一孔道 非均一孔道 单向渗透 分子动力学模拟 喷涂


【摘要】:单向渗透材料具有单向传输液体的能力而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智能纤维、分离技术、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单向渗透与基体的润湿性质、厚度及孔道结构等均有关系,但是对于其单向渗透的机理缺乏一个微观的解释。本文以分子动力学模拟为手段研究单向渗透的机理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指导单向导水纤维的制备。以单原子固液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势能角度研究了液体在均一润湿性孔道中的渗透特性。在亲水性孔道中渗透时,入口处为势阱,出口处为势垒;在渗透过程中前端凹液面的渗透速度与经典毛细运动方程及文献结果有较好的吻合。疏水性孔道入口处对液体是一个较强的势垒,液体需在外加重力的作用下克服势垒才能渗入。考察了液体在非均一润湿性孔道中的单向渗透特性。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单向渗透的机理,疏水层到亲水层(正方向)渗透过程中势能逐渐减弱,是自发过程;亲水层到疏水层(反方向)渗透过程势能逐渐增大,是非自发过程。正方向渗透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液体渗入整个孔道,是一个快速过程,驱动力为亲水层的吸引力,需克服疏水层孔道的势垒;接着液滴渗过孔道,是一个慢速过程,。亲水层具有较低的相互作用能量,液滴逐渐渗过孔道到达能量最低的亲水层。反方向渗透时,液滴首先接触到能量最低的亲水层,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液体不能渗过孔道。揭示了液体单向渗透的基本规律。亲水层亲水性较强,且厚度较大时,驱动力更大,更倾向于具有单向渗透的性能且正方向反方向渗透压差别较大,渗透速度快;疏水层疏水性较弱且厚度较薄时,渗透阻力较小,会有利于单向渗透;孔径增大使得单向渗透更为容易,渗透速度更快。外加重力场的存在使得两层基体润湿性、孔径及疏水层厚度在更大范围内具有单向渗透的特性,拓宽了单向渗透对材料的要求。减小疏水层疏水性及厚度,增大亲水层润湿性及厚度,增大孔径,在反重力场下依然具有单向渗透的性能,其渗透机理与无重力情况类似。采用溶液喷涂的方法,以涤纶纤维为基材,在纤维一侧喷涂PS/氯仿溶液,形成由疏水性较弱且厚度小的疏水层和超亲水性且厚度大的亲水层组成的纤维薄膜。具有单向导水的性能,正方向和反方向渗透压有较大差值。
【关键词】:均一孔道 非均一孔道 单向渗透 分子动力学模拟 喷涂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028.8
【目录】:
  • 致谢5-7
  • 摘要7-9
  • Abstract9-19
  • 第1章 前言19-21
  • 第2章 文献综述21-43
  • 2.1 表面润湿及毛细运动21-25
  • 2.1.1 表面润湿基本理论21-24
  • 2.1.2 毛细运动24-25
  • 2.2 平面单向传导25-27
  • 2.3 三维单向渗透27-32
  • 2.3.1 单向导水27-30
  • 2.3.2 单向导油30-31
  • 2.3.3 单向渗透机理分析31-32
  • 2.4 分子动力学模拟32-40
  • 2.4.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32-37
  • 2.4.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应用37-40
  • 2.5 课题的提出40-43
  • 第3章 均一润湿性孔道内渗透特性分子动力学模拟43-63
  • 3.1 模拟体系的构建及力场43-45
  • 3.1.1 体系构建43-44
  • 3.1.2 力场44-45
  • 3.2 模拟方法及渗透压表征方法45-46
  • 3.2.1 模拟方法45-46
  • 3.2.2 渗透压表征方法46
  • 3.3 结果与讨论46-62
  • 3.3.1 无重力时液滴在孔道中的渗透特性分析46-52
  • 3.3.2 外加重力场时液滴在孔道中的渗透特性52-57
  • 3.3.3 润湿性的影响57-58
  • 3.3.4 孔径的影响58-60
  • 3.3.5 厚度的影响60-62
  • 3.4 本章小结62-63
  • 第4章 非均一润湿性孔道单向渗透特性分子动力学模拟63-89
  • 4.1 模拟体系的构建及力场63-64
  • 4.2 模拟过程64
  • 4.3 结果与讨论64-87
  • 4.3.1 液滴单向渗透机理分析64-68
  • 4.3.2 润湿性的影响68-76
  • 4.3.3 孔径的影响76-80
  • 4.3.4 厚度的影响80-84
  • 4.3.5 反重力场下单向渗透84-87
  • 4.4 本章小结87-89
  • 第5章 单向导水纤维薄膜的制备89-103
  • 5.1 前言89
  • 5.2 实验部分89-92
  • 5.2.1 实验材料及装置89-90
  • 5.2.2 实验过程90-91
  • 5.2.3 测试与表征91-92
  • 5.3 结果与讨论92-101
  • 5.3.1 单向导水性能分析92-95
  • 5.3.2 溶剂对渗透的影响95-97
  • 5.3.3 聚合物疏水程度对渗透的影响97-99
  • 5.3.4 基体亲水程度对渗透的影响99-101
  • 5.4 本章小结101-103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103-105
  • 6.1 结论103-104
  • 6.2 展望104-105
  • 参考文献105-115
  • 作者简介1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边秀房,李辉;金属Cu液固转变及晶体生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物理化学学报;2000年09期

2 滕智津,韩振为;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蛋白质固体表面吸附构象转变中的应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年03期

3 黄金保;刘朝;江德正;;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聚合物热解中的应用[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9年01期

4 马云霞;赵慧霞;杨晓峰;;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步骤及误差分析[J];硅谷;2012年03期

5 吴方棣;郑辉东;刘俊劭;郑细鸣;;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化工中的应用进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年10期

6 徐英武,王存新,施蕴渝;环孢霉素A分子的随机动力学模拟[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3年07期

7 王慧娟;陈成;邓联文;江建军;;硅晶体中点缺陷结合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8 刘倩;岳红;张慧军;庄昌清;;聚合物共混相容性分子动力学模拟进展[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1年03期

9 岳雅娟;刘清芝;伍联营;胡仰栋;;有机分子在聚乙烯膜中扩散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化工学报;2012年01期

10 罗彬宾;李祥;陈云飞;;超薄水膜剪切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庆生;吴洪明;吴建华;;用纳米孔道测定蛋白质序列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岳红伟;王艳;陈光巨;;不同的识别剂、剪切剂对接到DNA上的动力学模拟比较[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言天英;高学平;Gregory A.Voth;;分子动力学模拟离子液体的结构与动力学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黄世萍;;分子筛中烷烃的甲基旋转动力学: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田国才;华一新;;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离子液体中水分子的光谱和动力学[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王后芳;雷鸣;;小分子抑制剂与甲状腺结合前清蛋白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及结合自由能计算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张辉;李全伟;李英;李志强;;泡沫液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泡沫析液机制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徐爱进;周哲玮;胡国辉;;固体平板上超薄水膜润湿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张继伟;卞富永;施国军;徐四川;;多巴胺在细胞膜中扩散和透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赵克杰;陈常青;;铜单晶中纳米孔洞生长尺度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曙光超级计算机缩短病毒研究时间[N];中国电子报;2006年

2 记者 耿挺;铝如何对人体造成伤害[N];上海科技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安;微尺度下单晶硅疲劳失效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于华;蛋白质—肽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张仕通;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理论模拟分子力场的建立及其结构拓扑转变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冯婷婷;几种重要疾病蛋白和抑制剂相互作用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5 郑耀庭;金属表面初期氧化行为的原位拉曼实验及分子动力学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6 冯文玲;电离、电子贴附解离和氧负离子—甲烷分子反应的从头算动力学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7 刘金峰;发展和应用分块的量子化学方法进行生物大分子性质计算和动力学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孙浩;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结构与功能的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陈林;极端嗜热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王莹;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两种重要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春月;白细胞介素IL-8及受体CXCR1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正;RO/R_2O-Al_2O_3-SiO_2熔体粘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钟建峰;抑杂剂与离子型稀土矿中铝杂质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4 相敏;金属熔体特征温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5 胡立梅;蛋白质在材料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山东大学;2015年

6 赵智博;两种与癌症相关的酶的结构与活性的分子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黎迪晖;水碱浸泡条件下环氧树脂的性能演化与分子动力学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郭子凤;碲基材料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广西大学;2015年

9 李晶晶;服饰皮革材料热稳定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10 侯银菊;铝熔化各向异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山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45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545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6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