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上转换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固态上转换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 固态上转换 光催化 光合成 光降解
【摘要】:上转换是一种通过多光子机制将低能量(长波长)的光转换为高能量(短波长)光的一项技术,其中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TA)上转换由于具有所需激发光能量低(地表太阳光光强即可激发)、上转换效率高、吸光能力强、激发发射波长可调等优点,在太阳能电池、人工光合作用、光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成为研究热点课题。由于氧气能猝灭光敏剂的三重激发态,因而上转换通常在无氧溶液中进行,这使得上转换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本论文以两种聚合物为基质,上转换的三重态光敏剂和三重态受体分散其中,以实现在空气气氛下的上转换.固态弱光上转换以三线态-三线态湮灭机制(TTA)为理论基础,结合特定的树脂材料,将溶液态TTA上转换分子分散于树脂之间,隔绝TTA转换之间的氧气淬灭问题,提高了溶液态TTA上转换的稳定性。同时,固态上转换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太阳能利用、光催化、光讲解等领域存在潜在应用。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固态上转换材料的制备分别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丙烯酸钠(PAAS)为基质,采用掺杂的方式将上转换双组分(三线态光敏剂Pd TPP和发光剂DPA)分散进固态树脂内部,制备得两种固态上转换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和条件对固态材料透明性和力学性质影响。2.固态上转换材料的性能在固态树脂性能方面,分别研究了PAAS固态上转换树脂中温度与固态上转换效率的关系以及PDMS树脂的稳定性测试。研究发现,在PAAS树脂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固态上转换效率逐渐增大,当温度为55℃时,固态效率最高为2.7%;在PDMS树脂中,将树脂直接放置于空气中,与大气环境接触无特殊保护,可以保持高的上转换效率存放10 h以上,大大提高了TTA上转换的稳定性。研究了Pd TPP/DPA的掺杂浓度对固态上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a)随着掺杂上转换分子浓度的增大,固态上转换效率增大,当掺杂浓度质量分数为13.3%时达到饱和状态,继续增大掺杂量,固态上转换效率保持不变;(b)固态上转换强度与激发光强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即与激发光强度平方成正比;(c)通过PDMS与PAAS树脂之间的对比,发现固态上转换效率与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透光率相关,Tg越低,透光率越好,则固态上转换效率越大,通过对条件的优化,获得的最大固态上转换效率为22%,(激发光λ=532 nm,E=60 m W/cm2),为目前文献报道的最大值。3.固态上转换的应用初探分别利用Zn Cd S和Pt/WO3作为固态上转换蓝光响应的半导体材料,将它们作为光阳极;研究固态上转换在光催化制取氢气、光合成以及光降解方面的应用。在光催化方面,使用Zn Cd S作为光阳极,PDMS固态上转换树脂产生的蓝光作为驱动光源,最终获得了1μA的光电流;在光合成方面,使用Pt/WO3作为催化剂,在上转换蓝光作用下产出羟基自由基,从而实现香豆素与7-羟香豆素的转化;在光降解方面,使用Pt/WO3作为降解材料,在固态上转换蓝光下,完成了罗丹明B的光降解,实现弱光下的光降解,这将为自然环境中利用太阳光降解提供新方法。
【关键词】:三线态-三线态湮灭 固态上转换 光催化 光合成 光降解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TQ116.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绪论12-28
- 1.1 稀土元素上转换12-13
- 1.2 双光子吸收上转换13
- 1.3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13-16
- 1.3.1 TTA上转换机理13-15
- 1.3.2 上转换效率(ΦUC)15-16
- 1.4 溶液态TTA上转换16-19
- 1.5 固态TTA上转换及研究现状19-22
- 1.5.1 微乳液型TTA上转换19-21
- 1.5.2 纳米微球型TTA上转换21
- 1.5.3 聚合物树脂型TTA上转换21-22
- 1.6 TTA上转换应用及前景22-25
- 1.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25-28
- 1.7.1 敏化剂与发光剂分子的合成25-26
- 1.7.2 PdTPPDPA的配比与激发光强度对上转换效率的影响26
- 1.7.3 绿转蓝弱光固态上转换的制备与性能研究26-27
- 1.7.4 绿转蓝弱光固态上转换的应用研究27-28
- 第二章 弱光上转换溶液态材料制备与性能表征28-40
- 2.1 主要实验仪器和药品28-30
- 2.2 敏化剂的制备及表征30-31
- 2.2.1 四苯基卟啉钯的制备及表征30-31
- 2.3 发光剂的制备与表征31-32
- 2.3.1 9,10-二苯基蒽的制备与表征31-32
- 2.4 上转换双组分体系的光学性能表征32-33
- 2.4.1 溶液配制与样品准备32
- 2.4.2 材料光学性能测试方法32-33
- 2.4.3 绿-转-蓝弱光上转换测试33
- 2.5 材料光学性能分析33-36
- 2.5.1 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33-34
- 2.5.2 荧光寿命与磷光寿命34-36
- 2.6 溶液态绿转蓝上转换36-38
- 2.6.1 浓度对弱光上转换效率的影响36-37
- 2.6.2 激光强度对弱光上转换效率的影响37-38
- 2.7 本章小结38-40
- 第三章 绿-转-蓝弱光固态上转换的制备与性能研究40-49
- 3.1 主要实验仪器和药品40-41
- 3.2 实验样品制备与测试分析方法41-43
- 3.2.1 聚丙烯酸钠型固态上转换树脂41-42
- 3.2.2 聚二甲基硅氧烷型固态上转换树脂42
- 3.2.3 测试分析方法42-43
- 3.3 固态上转换性能研究43-47
- 3.3.1 浓度对固态上转换效率的影响43-45
- 3.3.2 激光强度与上转换荧光强度的关系45-46
- 3.3.3 温度对固态上转换效率的影响46-47
- 3.3.4 固态上转换的稳定性47
- 3.4 本章小结47-49
- 第四章 绿-转-蓝弱光固态上转换的应用研究49-57
- 4.1 固态上转换在光解水产氢的应用49-51
- 4.1.1 ZnCdS半导体电极的制备49-50
- 4.1.2 固态上转换光电流50-51
- 4.2 固态上转换在羟基自由基检测方面的应用51-54
- 4.2.1 Pt/WO_3半导体电极的制备51
- 4.2.2 固态上转换光合成51-54
- 4.3 固态上转换在罗丹明B光降解方面的应用54-56
- 4.4 本章小结56-57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57-60
- 5.1 全文总结57-58
- 5.2 创新点58-60
- 参考文献60-69
- 致谢69-70
- 作者简历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东勇,臧竞存;上转换激光和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01年02期
2 洪广言;;新型红外变可见上转换薄膜问世[J];稀土信息;1993年03期
3 石连升;温猛;钱艳楠;王锐;郝铭;;Yb:Er:Tm:LiTaO_3的上转换发白光性能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11年01期
4 陈奇丹;杨生;;上转换材料的制备及发展[J];广东化工;2012年08期
5 周永红;田玉鹏;吴杰颖;;有机上转换激光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6年04期
6 张幸林;杨会然;孙会彬;刘淑娟;赵强;黄维;;基于三线态-三线态湮灭的能量上转换[J];化学进展;2012年10期
7 李鑫德;上转换荧光和激光[J];稀土信息;1997年07期
8 吴长锋,秦冠仕,秦伟平,陈宝玖,黄世华,刘晃清,赵丹;Er~(3+)/Yb~(3+)共掺杂AlF_3基氟化物玻璃材料的频率上转换[J];中国稀土学报;2001年06期
9 涂进春;韩星星;李晓天;李楠;黄玮;王小红;刘钟馨;曹阳;;α-NaYF_4:Yb,Er/SBA-15主客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上转换性能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2年07期
10 李润青;喻玺;袁云霞;刘志洪;;基于氧化碳球的上转换荧光传感新方法检测银离子[J];分析科学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冬;杨正文;竺侃;;A1_2Y_4O_9:Yb,Er反蛋白石中的上转换发射和颜色调谐[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臧竞存;邹玉林;刘燕行;单秉瑞;;上转换激光晶体研究进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孙雅娟;孔祥贵;张宏;;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晶作为表面荧光探针研究[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汪超;程亮;刘庄;;上转换纳米晶体癌症治疗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叶常青;周宇扬;梁作芹;王筱梅;;1.新型蒽衍生物受体应用高效上转换体系的设计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1分会:光化学[C];2014年
6 彭桂芳;洪广言;贾庆新;李有谟;;红外变可见上转换材料薄膜的研制[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7 谷战军;田甘;赵玉亮;;荧光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光谱调控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8 高伟;李娇;高当丽;田宇;崔敏;孙瑜;阎晓庆;郑海荣;;颗粒形貌对六方相NaYbF_4:Pr~(3+)纳米晶体上转换荧光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黄淮青;密丛丛;王猛;孙盼;徐淑坤;;磁性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发光颗粒的合成及表征[A];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李娇;高伟;高当丽;田宇;郑海荣;;四方相LiYF4:Yb/Er晶体颗粒的合成及上转换荧光研究[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亚丹;红外上转换和吸收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与生物医学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亮;基于增强光吸收的DSSC电极修饰与光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高伟;镧系离子掺杂氟化物微纳晶体的荧光特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谷野;诊疗一体化上转换纳米平台的构建及其肿瘤诊疗效果与生物安全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王浩;稀土上转换/硅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岑瑶;基于上转换颗粒等新型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7 徐淮良;稀土离子掺杂晶体中的上转换过程和电磁感应光透明现象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梁会娟;稀土掺杂氧化物和氟化物的上转换荧光增强以及光谱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陈冠英;稀土氧化物和氟化物纳米晶上转换荧光光谱的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邢丽丽;钬镱铥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制备及其上转换白光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勇;上转换纳米晶的制备、调控和发光过程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郭淑婷;金属—上转换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金笠飞;多功能上转换纳米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唐静;过渡族离子掺杂及核壳结构对上转换纳米晶发光性质影响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5 孙翠翠;基于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的花生油中真菌毒素检测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6 赖文彬;水热法制备掺Er/Yb的KLaF_4及其上转换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7 李大光;新型Sc系材料Sc_2O_3,K_2NaScF_6发光性能及NaYF_4上转换荧光增强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8 曾涛;上转换纳米颗粒合成、组装、表面生物功能化及其应用[D];苏州大学;2016年
9 齐云肖;桔霉素上转换荧光传感检测方法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10 夏光志;上转换材料/T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53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55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