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活化能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活化能的研究
【摘要】:利用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PP)3种疏水性平板膜,各取3种孔径,进行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纯水实验,考察了进料流量、膜结构、膜材料等因素对DCMD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料流量的增加,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降低。综合考虑膜材料、膜孔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孔径的PTFE膜具有最好的膜蒸馏性能。
【作者单位】: 邯郸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 活化能 跨膜通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6011)
【分类号】:TQ028.8
【正文快照】: 引言膜蒸馏作为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具有可利用废热、可处理高浓度溶液、操作条件温和等优点,在废水处理、纯水制备、药物浓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结构简单,两侧的液体直接与多孔膜的表面接触,蒸汽的扩散路径仅仅局限于膜的厚度,通量较大,是出现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荣三,张雪琴,王伯康,戴安邦;硅酸及其盐的研究(Ⅺ)——单硅酸胶凝作用的温度效应和活化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0年02期
2 罗渝然;;什么是活化能[J];化学通报;1981年04期
3 罗渝然;;怎样理解负活化能[J];曲阜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3期
4 熊源荧;活化能与结构因素的定量关系——一个活化能计算公式的推导[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83年Z1期
5 ;热解重量法测定活化能[J];橡胶参考资料;1971年08期
6 韩宝华;活化能、阈能、势垒的概念及其教学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1987年04期
7 王权;;浅议活化能的表述及标度[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8 宫献章;张业茂;;钛基氧化物涂层金属阳极放氧放氯活化能的测定[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8年01期
9 王清成;活化能与温度关系的探讨[J];四川建材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10 梁永和;李楠;;结构对高岭石脱水活化能大小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广雷;汪琦;郑红霞;张松;刘忠锁;;非等温碳酸钙分解反应形核与长大模型的变活化能[A];“国际化学年在中国”——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三届热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谭广雷;汪琦;郑红霞;赵巍;刘忠锁;张松;;非等温动力学中变活化能的有效性[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0年
3 张秀丽;程志国;秦好静;杨志强;姜浩;刘晓鸿;;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测定实验的微型化改进[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红旭;赵凤起;胡荣祖;裴庆;郝海霞;徐司雨;邢晓玲;肖立柏;安亭;谭艺;;非线性等转化率分步积分法求解活化能[A];“国际化学年在中国”——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三届热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邓燕平;轩立新;张明习;柴孟贤;;RTM材料体系浸润性能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曹亮;邢双英;张佳;王伊蕾;王善鹏;;理论计算研究分子筛微孔内烯烃低聚择形催化机理[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何强;李光强;马江华;倪红卫;;添加V_2O_5催化制备碳化铁的动力学[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于丽波;芦令超;常钧;程新;;硫铝酸钡钙矿物形成动力学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9 刘思俊;俞炜;周持兴;;DBS物理凝胶的流变行为和形态特性[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7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韩静磊;李忠;梁荣华;许振成;;二VA英类污染物在改性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焦国凤;沸石生长过程中分子反应与粒子聚集机理的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2 杨琦武;分子间杂Alder-ene反应的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金琼;热分析中活化能的求解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谭广雷;非等温动力学中活化能的变化规律及其解析[D];辽宁科技大学;2009年
3 周丽丽;菱镁矿分解热衡算和动力学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4 陈晨;基于热重分析法的硫铁矿自燃特性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李静;Sm(Pr)掺杂LaGaO_3基电解质的合成及其电学性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赵永平;含天冬氨酸残基肽链水解断裂机理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7 秦芳芳;无机化合物的热分解机理及其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8 姜枫;微通道化学显色法测定扩散系数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9 李社锋;火场可燃物热解着火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陈金鹏;水分子对质子化甘氨酸—脯氨酸二聚体结构及性质的调节效应探讨[D];济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3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55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