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升温机制对硫磺聚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25 20:40

  本文关键词:升温机制对硫磺聚合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不溶性硫磺 升温速率 转化率 热稳定性


【摘要】:采用低温熔融法制备不溶性硫磺,考察升温速率对不溶性硫磺转化率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升温速率为4℃/min。在最佳升温速率下,不溶性硫磺的转化率为42.86%,热稳定性分别为86.02%(105℃/15 min)和43%(120℃/15 min),熔点为124.04℃。
【作者单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
【关键词】不溶性硫磺 升温速率 转化率 热稳定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304042)
【分类号】:TQ125.11
【正文快照】: 不溶性硫磺(简称IS),亦称聚合硫[1],黄色、无毒粉末,密度1.95 g/cm3,分子量为30 000~40 000[2-3],具有物理和化学惰性,不溶于橡胶和CS2[4]。IS作为一种优质的橡胶硫化剂,在硫化过程中具有不喷霜、不容易发生迁移、延长胶料储存时间、减小焦化程度、增进胶料与金属表面黏合度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昌源;张丽华;毛铭华;康莹;梁焕珍;;高温高压快速注入反应系统的热稳定性[J];化工冶金;1991年01期

2 许云强;周佳辉;;影响陶瓷耐热锅热稳定性的因素[J];江苏陶瓷;2008年02期

3 晁海英;张富新;王玮;;无机盐对莎能羊羊奶热稳定性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年10期

4 廖晖生,王知群,刘凤仁,何鸣元,辛勤;铝交联蒙皂土结构羟基热稳定性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1年02期

5 蔡博儒,柳丽娅;用力学方法研究聚合物粘结剂的化学结构与热稳定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02期

6 刘春兰;提高煤的热稳定性及消爆炉的设计[J];煤炭科学技术;1999年11期

7 温凤梅;浅议陶瓷制品的热稳定性[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5年02期

8 袁超;金征宇;檀亦兵;;羟丙基-β-环糊精的热稳定性及分解动力学[J];中国粮油学报;2007年03期

9 贾秋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热稳定性[J];工程塑料应用;1994年06期

10 孙广平,贾树盛,姚军,张成义;聚消旋乳酸/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研究[J];化学与粘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彤;吴文健;张学骜;钱斯文;;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的热稳定性改进技术研究进展[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彭朝荣;陈竹平;汪秀英;周雪梅;;LDPE/EEA复合体系电热性能的研制[A];第6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胡逸民;龚云卿;戴华;;稀土对三元催化剂热稳定性的影响[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家明;褚霞;刘正平;钟锡畅;;离子掺杂效应对二氧化锆热稳定性的影响[A];2001’全国机动车排气和工业废气催化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天蛋;陈红光;陈航榕;汪霖;施剑林;;La掺杂对Pd/γ-Al_2O_3催化膜热稳定性的改性[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袁春红;王锡昌;陈舜胜;曲映红;福田裕;今野久仁彦;;几种主要淡水鱼肌球蛋白异构体的热稳定性和功能性的季节变化[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向翠丽;邹勇进;褚海亮;邱树君;徐芬;孙立贤;;壳聚糖-二氧化硅生物相容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李宁;陆翠云;许冬生;韩毓旺;;氧化铌负载对HZSM-5热稳定性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杨伟;崔春翔;孙继兵;李林;吴瑞国;;Sm_3(Fe,M)_(29)(M=V,Cr)化合物热稳定性的研究[A];2005年中国固体科学与新材料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5年

10 刘向荣;王彩霞;王俊红;;配合物RE(C_(10)H_9N_2O_4)_3·nH_2O的热稳定性及抑菌活性[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桂鹏;聚酰胺6,,聚碳酸酯/热稳定性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熊焱松;半导体纳米晶超晶格结构的化学调控及热稳定性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游淳;11家族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与结构特征的关联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田健;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提高蛋白质热稳定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李才明;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在枯草杆菌中的分泌表达及其热稳定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建平;多硝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涂承君;耐高温AgAl-Al_2O_3金属陶瓷薄膜制备、热稳定性及其光学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晓萌;红芸豆清蛋白的提取及功能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武志峗;基于定向进化方法改进卤醇脱卤酶HheC的热稳定性[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亚莉;钯负载型二氧化硅材料的热稳定性及水汽稳定性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6 张梦如;植物细胞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1(APX1)的热稳定性改良[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单彬;高品质不溶性硫磺的生产工艺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8 顾艳哲;不溶性硫磺的制备及热稳定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9 黄卓笑;表面深滚处理对钛、镍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及其热稳定性[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10 苗森;基于生鲜马乳加工特性的稳定因素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73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573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f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