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空气阴极燃料电池中硫化物的定向氧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20:32

  本文关键词:空气阴极燃料电池中硫化物的定向氧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硫化物 元素硫 空气阴极燃料电池 四氧化三锰 回收


【摘要】:硫化氢(H2S)作为一种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广泛的存在与工业废水中,其最具有的特点是毒性和腐蚀性。空气阴极燃料电池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将硫化物转化为单质硫(S0),同时可以回收电量。在本实验中,我们表明了在空气阴极燃料电池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溶液的pH来实现对硫化物的电化学氧化。在pH低于7的条件下,硫化物的氧化的主要产物是单质硫(So),而在碱性溶液中的另一种产物是硫代硫酸根,是通过单质硫(So)形成的。提高溶液的pH值,使H2S(aq)的平衡向多硫离子移动,也就提高了硫化物转化为硫代硫酸盐。此外,在高的pH值下,促进了硫化物水溶液中的电子在碳电极上的转移。然而,提高溶液的pH值,却加剧了单质硫(So)沉积在电极表面而导致钝化,从而延缓了硫化物的氧化速率。在pH=7的条件下,空气阴极燃料电池得到最高的单质硫(S0)回收率,可达到71.3%,同时库伦效率高达55%。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阴极燃料电池对硫化物的氧化速率,进行调节空气阴极燃料电池的条件,制备出高催化活性的Mn3O4/GF复合材料。当溶剂热时间为12h制备的Mn3O4/GF复合材料作为阳极时,在不同pH的条件下,完全氧化硫化物的时间都有一定的缩短,并且pH=8和9的条件下,硫代硫酸根的量有所减少;当增加溶剂热时间时,在pH=7的条件下,随着溶剂热时间的增加,完全氧化硫化物的时间有所减少,溶剂热时间为36h比溶剂热时间为12h制备出来的Mn3O4/GF复合材料完全氧化硫化物的时间要缩短20h,比空白活化碳毡要缩短30h;在pH=8的条件下,随着溶剂热时间的增加,完全氧化硫化物的时间有所减少,负载有Mn3O4/GF复合材料氧化硫化物的过程中产生硫代硫酸根的量有所减少,促进了硫化物定向的转化为单质硫(So)。燃料电池中,在pH=7、硫化物浓度为10mM/L、外在电阻为100Ω、溶剂热为36h制备的Mn3O4/GF复合材料作为阳极时,完全氧化硫化物的时间为90h,库仑效率高达65%。
【关键词】:硫化物 元素硫 空气阴极燃料电池 四氧化三锰 回收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1.4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26
  • 1.1 硫化物的组成及来源15-16
  • 1.2 硫化物的危害16
  • 1.2.1 硫化氢气体的危害16
  • 1.2.2 水体中硫化物的危害16
  • 1.3 硫化物的处理方法16-21
  • 1.3.1 汽提法16-17
  • 1.3.2 吸收法17
  • 1.3.3 吸附法17-18
  • 1.3.4 氧化法18
  • 1.3.5 分解法18-19
  • 1.3.6 微生物法19-21
  • 1.4 电化学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21-23
  • 1.4.1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硫化氢气体的研究21-22
  • 1.4.2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含硫化物废水的研究22-23
  • 1.5 电化学氧化法脱除硫化物研究现状23-24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24-26
  • 1.6.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4-25
  • 1.6.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5-26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6-31
  • 2.1 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26-27
  • 2.1.1 实验仪器26-27
  • 2.1.2 实验试剂27
  • 2.3 燃料电池相关性能参数的计算27-29
  • 2.3.1 库仑效率27-28
  • 2.3.2 硫化物的去除率28
  • 2.3.3 单质硫的回收率28-29
  • 2.4 电极材料的结构分析方法29-31
  • 2.4.1 锰氧化物/GF的X射线衍射(XRD)测试29
  • 2.4.2 锰氧化物/GF的场发射扫描电镜(SEM)测试29
  • 2.4.3 锰氧化物/GF的循环伏安(CV)测试29
  • 2.4.4 锰氧化物/GF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29-30
  • 2.4.5 锰氧化物/GF的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测试30-31
  • 第三章 空气阴极燃料电池在不同pH下氧化硫化物31-41
  • 3.1 概述31-32
  • 3.2 实验部分32-35
  • 3.2.1 恒电势电解硫化物32
  • 3.2.2 空气阴极燃料电池氧化硫化物32-33
  • 3.2.3 电化学分析33
  • 3.2.4 电化学反应中硫物质浓度的分析33-35
  • 3.3 结果与讨论35-40
  • 3.3.1 碳纸上硫化物的电化学氧化35-37
  • 3.3.2 不同pH下硫化物电化学氧化的电势37-39
  • 3.3.3 空气阴极燃料电池中硫回收的计算39-40
  • 3.4 结论40-41
  • 第四章 空气阴极燃料电池四氧化三锰/GF复合材料为阳极催化氧化硫化物41-54
  • 4.1 概述41-42
  • 4.2 实验部分42-44
  • 4.2.1 锰氧化物/GF复合材料的制备42
  • 4.2.2 空气阴极燃料电池的构成42
  • 4.2.3 空气阴极燃料电池氧化硫化物42-43
  • 4.2.4 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43
  • 4.2.5 空气阴极燃料电池中硫物质浓度的分析43-44
  • 4.3 结果与讨论44-53
  • 4.3.1 锰氧化物/GF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分析44-45
  • 4.3.2 空气阴极燃料电池氧化硫化物45-48
  • 4.3.3 不同溶剂热时间制备的材料氧化硫化物48-51
  • 4.3.4 不同溶剂热时间制备锰氧化物/GF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及分析51-53
  • 4.4 本章小结53-54
  • 第五章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直接使用甲烷的新燃料电池[J];现代化工;2000年01期

2 ;燃料电池[J];化学工程师;2000年02期

3 徐德新,诸亦新;燃料电池的开发现状与应用前景[J];江苏冶金;2000年02期

4 ;新型能源燃料电池[J];精细化工基地信息通讯;2000年06期

5 秦卫;;燃料电池的现状[J];轻型汽车技术;2000年06期

6 余亮;;燃料电池储氢新技术[J];轻型汽车技术;2000年Z1期

7 丰洋;天然气膜法脱氮用于燃料电池[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1年02期

8 ;我研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J];稀有金属;2001年04期

9 ;形形色色的锂电池和燃料电池[J];福建轻纺;2001年06期

10 刘四华;国外燃料电池的开发与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学家为燃料电池开发新催化剂[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2 郭晓汾;张毅;;燃料电池车辆及其新进展[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许谷;;燃料电池——改变未来世界的新科技——燃料电池系统中关键部分的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宋二虎;;电动自行车用燃料电池的产业化之路[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于泽庭;韩吉田;;燃料电池在家庭中的应用[A];山东省第五届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陆天虹;张玲玲;唐亚文;高颖;;各种燃料电池在产业化概况[A];2006中国动力电池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宫振华;张存满;肖方f,

本文编号:601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601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0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