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钇铝石榴石粉体的低温合成及YAG透明陶瓷的快速制备

发布时间:2017-08-03 19:12

  本文关键词:钇铝石榴石粉体的低温合成及YAG透明陶瓷的快速制备


  更多相关文章: 钇铝石榴石 熔盐法 透明陶瓷 放电等离子烧结 固相反应


【摘要】:自从其诞生以来,白光发光二极管(简称白光LEDs)凭借其高亮度、长寿命、低电压和高功效等优异的性能,被认为是能够代替白炽灯和荧光灯成为未来最有前景的照明光源。传统上,白光LEDs通过将铈掺杂钇铝石榴石(Ce:YAG)黄色荧光粉与环氧树脂或硅胶混合均匀后涂覆在蓝光激发芯片上而制成的。然而,随着白光LEDs向大功率通用照明发展,树脂或硅胶封装的荧光粉型的光转换模式已不再适用。这主要是因为LED在长时间、大功率下使用会释放大量的热,高温下荧光粉的发光强度会发生衰减,环氧树脂和硅胶在持续的高温度下也会不断老化,最后致使LED器件劣化而影响使用。为了应对上述这些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以荧光块体材料,如单晶,陶瓷和玻璃等,代替荧光粉体的解决方案。其中,钇铝石榴石(Y3Al5O12, YAG)透明陶瓷是一种在力学、热学和光学性能上都展现出巨大优势的候选材料。与单晶相比,透明陶瓷的制备成本更低,且制备不受尺寸的限制,易于实现形状设计,实现Ce3+离子高浓度均匀掺杂。与玻璃相比,透明陶瓷在光功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方面具有优势。而且,通过对制备工艺的调控,透明陶瓷的光散射可以被自由的控制,实现蓝光和黄光的成比例混合。基于以上这些优势,在最近的20年来,透明YAG基陶瓷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YAG透明陶瓷的制备过程还是比较复杂,需要通过化学法合成粉体以及长时间的真空烧结,这些增加了YAG透明陶瓷在LED领域的应用难度。新型粉体合成工艺与陶瓷烧结技术的出现将有利于降低YAG透明陶瓷的制备成本。本课题采用低温熔盐合成法制备了球形度较高的Ce:YAG粉体,并利用真空无压烧结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对熔盐法YAG粉体进行了致密化烧结探索。系统地研究并优化了粉体的合成工艺,讨论了合成温度、熔盐用量对产物的物相组成和粒度分布的影响;随后在不同的退火条件下,探讨了退火气氛对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以及退火后荧光粉体的发光热稳定性:表征了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烧结体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采用亚硝酸盐(NaNO2-KNO2)为熔盐,硝酸盐为原料,合成温度为350℃、熔盐用量与反应物质量比为2:1,可以得到单相的Ce:YAG球形粉体,粒度分布在200~300 nm;经过不同气氛下1200℃的煅烧,球形Ce:YAG粉体的荧光强度进一步提高,在氮气下煅烧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粉体的荧光强度,且煅烧后的粉体235℃下荧光强度为室温时的66.39%,具有较好的热淬灭性能。以熔盐法粉体为原料经真空烧结后的显微结构结果显示,以熔盐法粉体烧结得到的陶瓷内部气孔率较高,大多为大尺寸晶粒内气孔,陶瓷体本身不透明,而SPS烧结后样品的显微结构表明,以熔盐法粉体为原料经烧结后得到的陶瓷体内部易出现个别晶粒异常长大,烧结活性较差,经不同温度烧结后仍无法得到较高的致密度,究其原因在于熔盐法粉体颗粒为空心球结构,经高温烧结时,内部气孔难以完全去除。除此之外,本课题还首次以商业高纯氧化铝和氧化钇粉体为原料,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通过固相反应在1400℃保温3min的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透明度的YAG陶瓷。结果表明,所用的商业氧化铝和氧化钇粉体的最优水基分散与稳定条件为pH=10~11,分散剂聚丙烯酸(PAA)用量和柠檬酸的用量分别为1wt%和0.6wt%。在此分散条件下,氧化铝粉体能够被充分分散达到一次粒径,而团聚程度更严重的氧化钇粉体需要进一步球磨解聚,最佳的球磨时间为6小时。在球磨的过程中,柠檬酸作为表面修饰剂,无法进一步减小混合粉体的粒度,但可以有效阻止氧化钇粉体的水化反应,提高混合粉体浆料的均匀性与稳定性。在混合粉体的SPS烧结中,确定合适的烧结温度范围在1250℃~1500℃。在不同温度下烧结得到的样品致密度都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烧结体内部存在大量气孔,另一方面是未完全反应氧化铝和氧化钇等杂相的存在。添加0.5 wt%的正硅酸乙酯(TEOS)明显减少了烧结体内的大气孔,在经1400℃保温3min后可以得到透光的陶瓷样品。使用未经柠檬酸处理的粉体得到的陶瓷样品内部仍然存在少量氧化铝残留,显微结构的出现明显不均匀,在1200℃空气中退火后,烧结样品为乳白色。使用柠檬酸处理的粉体得到的陶瓷样品内部显微结构均匀,晶粒完整规则,排列紧密,晶粒间无第二相存在。
【关键词】:钇铝石榴石 熔盐法 透明陶瓷 放电等离子烧结 固相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8
  • 1.1 课题背景12-13
  • 1.2 钇铝石榴石13-15
  • 1.2.1 钇铝石榴石的晶体结构13-14
  • 1.2.2 钇铝石榴石的性质14-15
  • 1.3 钇铝石榴石陶瓷透明的理论基础与影响因素15-17
  • 1.3.1 陶瓷透明的理论基础15-16
  • 1.3.2 YAG陶瓷透明的影响因素16-17
  • 1.4 钇铝石榴石粉体的合成方法17-22
  • 1.4.1 固相反应法17-19
  • 1.4.2 溶胶-凝胶法19
  • 1.4.3 沉淀法19-20
  • 1.4.4 水热法20
  • 1.4.5 熔盐合成法20-22
  • 1.5 YAG透明陶瓷的粉体成型工艺22-23
  • 1.5.1 干压成型22-23
  • 1.5.2 冷等静压成型23
  • 1.6 YAG透明陶瓷的烧结技术23-26
  • 1.6.1 真空烧结24
  • 1.6.2 热等静压烧结24
  • 1.6.3 放电等离子烧结24-26
  • 1.7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26-28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26
  • 1.7.2 研究内容26-28
  • 第2章 Ce:YAG粉体和透明陶瓷制备的实验原料和表征方法28-32
  • 2.1 引言28
  • 2.2 实验原料28
  • 2.3 实验仪器和设备28-30
  • 2.3.1 粉体制备仪器28-29
  • 2.3.2 成型设备29
  • 2.3.3 透明陶瓷烧结设备29-30
  • 2.3.4 后续加工设备30
  •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手段30-32
  • 2.4.1 X射线衍射仪30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30
  • 2.4.3 激光粒度与表面电位分析仪30
  • 2.4.4 密度测定30-31
  • 2.4.5 光学透过率测定31
  • 2.4.6 荧光光谱31-32
  • 第3章 低温熔盐法合成Ce:YAG粉体及其性能表征32-42
  • 3.1 引言32
  • 3.2 实验过程32-33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33-41
  • 3.3.1 合成温度对YAG成相的影响33-34
  • 3.3.2 熔盐用量对YAG成相的影响34-35
  • 3.3.3 合成温度与熔盐用量对Ce:YAG荧光粉粒度与粒度分布的影响35-37
  • 3.3.4 Ce:YAG的荧光粉体的最佳合成条件37-38
  • 3.3.5 不同退火条件对熔盐法所得Ce:YAG粉体形貌与荧光性能的影响38-40
  • 3.3.6 熔盐法Ce:YAG荧光粉退火后的热淬灭性能研究40-41
  • 3.4 本章小结41-42
  • 第4章 熔盐法制备的Ce:YAG粉体的致密化烧结探索42-50
  • 4.1 引言42
  • 4.2 实验过程42-44
  • 4.2.1 Ce:YAG粉体的分散与成型42
  • 4.2.2 Ce:YAG坯体的致密化烧结42-44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44-49
  • 4.3.1 熔盐法YAG粉体的分散44
  • 4.3.2 熔盐法粉体的真空烧结致密化44-45
  • 4.3.3 熔盐法粉体的SPS烧结致密化45-47
  • 4.3.4 熔盐法合成YAG粉体颗粒结构47-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氧化铝与氧化钇粉体的分散性调控及其性能表征50-58
  • 5.1 引言50-51
  • 5.2 实验过程51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51-57
  • 5.3.1 氧化铝与氧化钇原料性能的表征51-52
  • 5.3.2 氧化铝与氧化钇粉体在氨水水溶液中的分散52-55
  • 5.3.3 氧化铝和氧化钇氨水水溶液分散体系的稳定性55-56
  • 5.3.4 氧化钇粉体的球磨解聚56-57
  • 5.4 本章小结57-58
  • 第6章 放电等离子反应烧结制备YAG透明陶瓷58-65
  • 6.1 引言58
  • 6.2 实验过程58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58-64
  • 6.3.1 确定烧结温度范围58-59
  • 6.3.2 烧结温度对烧结体密度的影响59-60
  • 6.3.3 烧结温度对显微结构的影响60-62
  • 6.3.4 TEOS对烧结体显微结构的影响62-64
  • 6.4 本章小结64-65
  • 第7章 柠檬酸在SPS反应烧结制备YAG透明陶瓷中的作用65-73
  • 7.1 引言65
  • 7.2 实验过程65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65-72
  • 7.3.1 柠檬酸的加入对氧化钇粒径的影响65-66
  • 7.3.2 柠檬酸的加入对物相的影响66-67
  • 7.3.3 柠檬酸的加入对显微结构的影响67-69
  • 7.3.4 柠檬酸和退火条件对YAG陶瓷透光性的影响69-72
  • 7.4 本章小结72-73
  • 第8章 结论73-75
  • 参考文献75-82
  • 致谢82-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鸣,张礼杰,王英伟,曾繁明,邹志伟,刘景和;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中国陶瓷工业;2005年04期

2 卢斌;赵桂洁;;透明陶瓷研究现状及展望[J];材料导报;2005年08期

3 牛金叶;孙成功;;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J];现代技术陶瓷;2007年04期

4 林健健;沈建兴;桑元华;;透明陶瓷研究进展[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李湘洲;;透明陶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陶瓷;2013年01期

6 刘军芳,傅正义,张东明,张金咏;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J];陶瓷学报;2002年04期

7 刘军芳,傅正义,张东明,张金咏;透明陶瓷的制备技术及其透光因素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3年03期

8 吉亚明,蒋丹宇,冯涛,施剑林;透明陶瓷材料现状与发展[J];无机材料学报;2004年02期

9 兰国政;;光电功能透明陶瓷及其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年01期

10 杨秋红;;激光透明陶瓷研究的历史与最新进展[J];硅酸盐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鸣;张礼杰;王英伟;曾繁明;邹志伟;刘景和;;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A];《现代陶瓷科技进步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郝锋;彭鹏;刘艳改;房明浩;;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A];2006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非金属矿加工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6年

3 闻芳;雷牧云;李法荟;黄存新;宋庆海;;氧化钇透明陶瓷的制备[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4 秦来顺;吴云涛;史宏声;舒康颖;任国浩;;氧化钆镥透明陶瓷的研究[A];第15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学建;李会利;黄政仁;黄莉萍;江东亮;;稀土铈离子掺杂镥铝石榴石光学透明闪烁陶瓷[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刘智勇;刘其斌;庞驰;;宽带激光烧结制备钇铝石榴石透明陶瓷[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赫伟;刘茜;钟红梅;归林华;;Sialon透明陶瓷研究进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曾繁明;刘景和;孙晶;李建立;郭丹;雷鸣;;掺钕钆镓石榴石(Nd:GGG)激光透明陶瓷粉体制备及性能表征[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桂素;李霞;;共沉淀法制备纳米YAG透明陶瓷[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10 卢利平;刘景和;臧春和;曾繁明;张亮;;共沉淀法制备Yb:YAG透明陶瓷及其性能表征[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宇;激光扫描法制备陶瓷金属化及透明陶瓷微球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吉祥波;Nd:YAG激光透明陶瓷的微观结构调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李卿;透明陶瓷的光传输机理及散射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先学;钕掺杂石榴石基透明陶瓷的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5 付萍;尖晶石基透明陶瓷的制备及其光学、微波介电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陈智慧;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及YAG透明陶瓷的制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7 吕光哲;YAG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刘文斌;Nd:YAG透明陶瓷的制备、显微结构及激光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长青;YAG单晶和陶瓷的制备与激光损伤形貌特征及其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赵伟;稀土离子在YAG基质透明陶瓷中的偏聚现象和Yb~(3+)掺杂YAG基质纳米粉体及纳米透明陶瓷的发光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建鑫;α-Al_2O_3碳热还原合成AION粉体及其无压烧结制备透明陶瓷[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郭明;ZrO_2基透明陶瓷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3 叶丽芳;多晶BaF_2/CaF_2基激光陶瓷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4 李豪伟;基于透明陶瓷的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与制作[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5 张军然;弛豫铁电体PMN-PT透明陶瓷的常压烧结制备与电学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6 孙玉峰;以玻璃为晶界相的YAG透明陶瓷的制备[D];青岛大学;2016年

7 李鸣;钇铝石榴石粉体的低温合成及YAG透明陶瓷的快速制备[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6年

8 王健;掺钕钇铝石榴石透明陶瓷的烧结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威威;镱掺杂氟化钙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宇;镓掺杂氧化锌纳米晶透明陶瓷闪烁体的制备[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15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615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a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