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钯铜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22:24

  本文关键词: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钯铜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钯铜合金催化剂 乙醇氧化 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摘要】: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irect Ethanol Fuel Cell,DEFC)是以乙醇作为燃料的新型低温燃料电池。DEFC具有燃料来源丰富、清洁无污染、能量转化率高、携带和储存方便等优点,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绿色能源。目前,DEFC阳极常使用铂基金属材料作为催化剂,但是铂存在价格昂贵、储量稀少和易毒化等问题,严重限制了DEFC的商业化发展。因此,寻找非铂类催化剂来取代铂基催化剂成为广受关注的研究热点。钯具有同铂相似的性质,价格低于铂,而且在碱性介质中对乙醇的氧化具有比铂更高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因此,为了降低催化剂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开发碱性直接乙醇燃料电池(ADEFC)中钯基催化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降低贵金属的用量、提高催化剂的性能为目标,分别从形貌调控、碳材料(炭黑和碳纳米管)负载等方面对钯铜催化剂进行研究,探讨了钯铜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和作为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溶剂热还原法,在乙二醇(EG)溶液中,仅通过KOH/EG浓度的调控分别制备了Pd-Cu合金类球状、纳米棒状和纳米线网状结构,并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XRD)、能量散射光谱(ED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仪器对催化剂的组成、物相结构和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三种形貌催化剂的分散性都比较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团聚现象;通过循环伏安法(CV)考察了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与商业Pd/C相比,所合成的三种形貌催化剂催化乙醇氧化的活性及稳定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其中Pd-Cu合金类球状的催化性能最好,其次是纳米棒状和纳米线网状。(2)通过离子液体对炭黑表面进行修饰后,采用NaBH4还原法制备了多孔碳载Pd-Cu复合催化剂(Pd-Cu/C)。XRD、EDS和TEM结果表明,Pd和Cu之间形成了合金,且合金颗粒较小、分散程度较高;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碱性条件下Pd-Cu/C复合催化剂催化乙醇氧化的活性是商业Pd/C的3.1倍。此外,仅通过增大还原剂浓度,制备得到三种不同组成的碳载Pd-Cu复合催化剂(Pd_xCu_y/C)。TEM表征结果显示,Pd_xCu_y/C催化剂具有较小的纳米颗粒和良好的分散效果;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Pd_xCu_y/C催化剂催化乙醇氧化的性能都有较大提高,其中Pd1Cu1/C的催化性能最好。(3)以表面活化的碳纳米管作为载体,应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Pd-Cu合金催化剂(Pd-Cu/CNTs)。利用SEM、TEM、XRD和EDS对催化剂的形貌、组成以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CA)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d-Cu合金纳米颗粒在碳纳米管上均匀分布,没有发生明显团聚;在碱性介质中,合成的Pd-Cu/CNTs催化材料催化乙醇氧化的活性及稳定性明显高于商业Pd/C。
【关键词】: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钯铜合金催化剂 乙醇氧化 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TM91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5
  • 引言10
  • 1.1 燃料电池概述10-14
  • 1.1.1 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10-11
  • 1.1.2 燃料电池的特点11-13
  • 1.1.3 燃料电池的分类13-14
  • 1.1.4 燃料电池的发展与应用14
  • 1.2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14-17
  • 1.2.1 DEFC的简介14-15
  • 1.2.2 DEFC的工作原理15-16
  • 1.2.3 DEFC的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16-17
  • 1.3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17-23
  • 1.3.1 DEFC阳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17-18
  • 1.3.2 DEFC阳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8-20
  • 1.3.3 Pd基催化剂对乙醇氧化的催化机理20-21
  • 1.3.4 DEFC阳极催化剂载体21-23
  •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23-25
  • 第2章 实验部分25-31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25-26
  • 2.1.1 实验试剂25-26
  • 2.1.2 实验仪器26
  • 2.2 催化剂的物性表征26-27
  • 2.2.1 透射电子显微镜26-27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能谱27
  • 2.2.3 X-射线衍射分析27
  • 2.3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27-31
  • 2.3.1 电极体系27-28
  • 2.3.2 工作电极的制备28
  • 2.3.3 循环伏安测试28-29
  • 2.3.4 计时电流测试29-31
  • 第3章 形貌可控Pd-Cu纳米合金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31-45
  • 3.1 引言31-32
  • 3.2 形貌可控Pd-Cu纳米合金的制备32-33
  • 3.3 形貌可控Pd-Cu合金催化剂的物理表征33-38
  • 3.3.1 形貌可控Pd-Cu合金样品物相分析33-34
  • 3.3.2 Pd-Cu合金样品的形貌和微结构分析34-38
  • 3.4 形貌可控Pd-Cu合金的电催化性能研究38-40
  • 3.4.1 Pd-Cu合金催化剂对乙醇氧化的催化活性38-40
  • 3.4.2 Pd-Cu合金催化剂对乙醇氧化的催化稳定性40
  • 3.5 不同摩尔投料比Pd-Cu合金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比较40-42
  • 3.5.1 不同摩尔投料比Pd-Cu合金的制备及物相分析40-41
  • 3.5.2 不同摩尔投料比Pd-Cu合金的电催化性能比较41-42
  • 3.6 本章小结42-45
  • 第4章 多孔碳载钯铜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45-61
  • 4.1 引言45-46
  • 4.2 多孔碳载Pd-Cu复合催化剂的制备46
  • 4.3 多孔碳载Pd-Cu复合催化剂的物理表征46-48
  • 4.3.1 Pd-Cu/C复合催化剂的物相分析46-47
  • 4.3.2 Pd-Cu/C复合催化剂的形貌分析47-48
  • 4.4 Pd-Cu纳米颗粒的形成影响因素48-52
  • 4.4.1 离子液体(IL)对颗粒负载量的影响48-50
  • 4.4.2 还原剂浓度对颗粒组成及其粒径的影响50-52
  • 4.5 多孔碳载Pd-Cu复合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52-59
  • 4.5.1 Pd-Cu/C催化剂与商业Pd/C对乙醇氧化的催化性能比较52-56
  • 4.5.2 有无IL参与合成的Pd-Cu/C催化剂对乙醇氧化的催化性能比较56-57
  • 4.5.3 不同组成的Pd-Cu/C复合材料对乙醇氧化的催化性能比较57-59
  • 4.6 本章小结59-61
  • 第5章 Pd-Cu/CNTs催化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61-69
  • 5.1 引言61
  • 5.2 Pd-Cu/CNTs催化材料的制备61-62
  • 5.3 Pd-Cu/CNTs催化材料的物理表征62-65
  • 5.3.1 Pd-Cu/CNTs的物相分析62-63
  • 5.3.2 Pd-Cu/CNTs的形貌分析63-65
  • 5.4 Pd-Cu/CNTs催化材料的电化学表征65-67
  • 5.4.1 Pd-Cu/CNTs电催化氧化乙醇活性65-67
  • 5.4.2 Pd-Cu/CNTs电催化氧化乙醇稳定性67
  • 5.5 本章小结67-69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6.1 总结69-70
  • 6.2 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7
  • 致谢77-79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国利用生物技术生产乙醇[J];精细化工;2001年06期

2 张维福;乙醇燃料会增加污染物质[J];汽车与配件;1999年05期

3 张田勘;;乙醇燃料 何去何从[J];绿叶;2007年09期

4 魏振军;乙醇燃料的使用[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5年02期

5 李彬;;乙醇燃料:汽油的真正终结者[J];科学;2006年05期

6 周志伟;;“乙醇欧佩克”能走多远?[J];中国石油石化;2007年07期

7 宋树芹;王毅;沈培康;;直接乙醇燃料电池中乙醇电氧化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考虑[J];催化学报;2007年09期

8 张纪鹏;姜慧;霍炜;赵红;;农作物乙醇燃料的综合效益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9 庞晓华;生物基乙醇燃料项目获重大进展[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4年09期

10 刘海峰;乙醇燃料的发展应用现状和前景[J];广西节能;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振波;尹鸽平;孙迎超;史鹏飞;;Pt-Ru-Ni/C催化剂对甲醇和乙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2 杨运嘉;;氢、乙醇燃料[A];2008 International Hydrogen Forum Programme and Abstract[C];2008年

3 曾清湖;高亚娜;;乙醇制备工艺路线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曾清湖;高亚娜;;乙醇制备工艺路线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唐暾;林晓东;方萍萍;吴德印;任斌;田中群;;钯-银双金属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碱性乙醇燃料电池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田天;邢巍;;稀土元素Ho对乙醇电氧化促进作用[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7 章冬云;奚莹;岳泉霖;常程康;马紫峰;;碳纳米管尺度对Pd/CNTs催化乙醇电氧化动力学影响[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尹晓娟;褚道葆;冯德香;林华水;胡维玲;田昭武;;扫描电沉积Pt纳米粒子修饰纳米TiO_2-CNT膜电极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东镭;乙醇燃料“不划算”[N];中国汽车报;2005年

2 张田勘;乙醇燃料对环境也有害[N];消费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陈婷 通讯员 李昊 况东旭;地区拟建设20万吨乙醇燃料项目[N];阿克苏日报;2007年

4 编译 杨孝文 张田勘;乙醇汽油可能带来环境灾难[N];北京科技报;2007年

5 编宗;巴西替代能源开发利用现状[N];中国电力报;2006年

6 唐垒;巴西乙醇燃料出口陡增[N];中国工业报;2007年

7 周志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乙醇欧佩克”能走多远?[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8 赵焱;索罗斯:乙醇燃料市场建立须欧美削减关税[N];中国石化报;2007年

9 卢铮;美巴建立乙醇联盟[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陈威华 赵焱;巴西美国拟联手抢占全球乙醇燃料市场[N];经济参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绪平;柴油乙醇组合燃烧及其在发动机上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党帅;柴油/乙醇组合燃料燃烧与污染物生成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3 胡又平;生物乙醇燃料等离子体重整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张新卫;直接乙醇燃料电池新型阳极催化剂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金山;燃烧边界条件对乙醇燃料均质压燃的影响规律[D];吉林大学;2006年

6 章冬云;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宋树芹;直接乙醇燃料电池:乙醇渗透和MEA制备及其对DEFC单池性能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明辉;PtNiSnO_2/C的制备、表征及其电催化氧化乙醇活性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李媛;不同溶剂中热解制备Pd基三元金属催化剂及其对乙醇的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浩;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钯铜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4 吕新新;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原位紫外拉曼光谱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尚海军;乙醇HCCI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及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赵秀亮;高浓度乙醇混合燃料(E85)的冷启动特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7 谢署光;镍系合金催化乙醇阳极氧化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8 李星罡;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催化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9 阳向兰;柴油乙醇组合燃烧对共轨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曹肃锋;醋酸加氢制备乙醇的催化剂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27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627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