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回转窑(火用)平衡分析与系统节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水泥回转窑(火用)平衡分析与系统节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泥回转窑 热平衡 (?)平衡 (?)分析 (?)损失
【摘要】:我国水泥生产伴随着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对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呼声越来越高。以往水泥回转窑热平衡分析虽能短期内取得一定节能效果,但并不能为长期节能指明方向。本文以山东某水泥厂2500t/d熟料生产线为例,运用炯分析方法对熟料生产过程真实能源利用率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节能降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措施。将系统划分为预热器及分解炉、回转窑和冷却机三个子系统,建立炯平衡模型并对其热平衡计算和(?)平衡计算。由于燃烧(?)损失、熟料煅烧化学反应(?)损失和气固换热炯损失的存在,结果表明三者固有(?)损失分别为625.67 kJ/kg、704.08 kJ/kg和96.87 kJ/kg。对系统进行分析,熟料形成热为1836.26 kJ/kg,烧成热耗为3126.6kJ/kg.cl,热效率为58.65%。熟料形成(?)为1160.45 kJ/kg,普遍(?)效率和目的(?)效率分别为54.3%、36.95%。目的(?)效率比热效率低的多,由此可见基于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分析更能揭示能量的真实利用情况。(?)分析揭示了能量转换和能量损耗的位置,为评价和长期节能改造提供可靠依据。对三个子系统进行(?)损失分析并确定节能控制环节,结果表明三者(?)损失分别为949.76 kJ/kg、748.15 kJ/kg和322.42 kJ/kg,(?)损系数对应为29.32%、23.09%和9.95%。(?)效率影响因子和(?)损系数影响因子最大的均为预热器及分解炉,说明降低预热器及分解炉的(?)损失对提高系统(?)效率影响最大。提出采用高固气比悬浮预热技术来大幅降低预热器(?)损失。回转窑简体散热(?)损失最大,占总散热(?)的48.65%。对现有集热器的不足,提出一种耦合辐射和对流换热的新型集热器。对现有冷却机高中温风利用情况,提出一种高中温风梯级利用方案。
【关键词】:水泥回转窑 热平衡 (?)平衡 (?)分析 (?)损失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2.622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简介12
- 1.3 研究现状12-16
- 1.4 论文主要工作16-19
- 第二章 (火用)分析方法19-27
- 2.1 (火用)的计算19-22
- 2.2 (火用)平衡及(火用)损失22-24
- 2.3 (火用)分析评价指标24-25
- 2.4 本章小结25-27
- 第三章 水泥回转窑热工测试27-35
- 3.1 测试系统27-29
- 3.2 数据测量29-32
- 3.3 原始数据32-33
- 3.4 本章小结33-35
- 第四章 回转窑系统(火用)平衡35-57
- 4.1 系统划分与(火用)计算35-40
- 4.2 预热器及分解炉(火用)平衡40-43
- 4.3 回转窑(火用)平衡43-47
- 4.4 冷却机(火用)平衡47-49
- 4.5 系统(火用)平衡49-55
- 4.6 本章小结55-57
- 第五章 系统节能研究57-71
- 5.1 节能分析57-62
- 5.2 高固气比悬浮预热方案62-64
- 5.3 散热回收方案64-67
- 5.4 高中温风利用方案67-69
- 5.5 本章小结69-7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6.1 结论71
- 6.2 展望71-73
- 参考文献73-77
- 致谢77-7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明麟;;大力推进水泥回转窑处置和利用废弃物技术的应用发展[J];水泥技术;2007年01期
2 徐冕;;降低水泥回转窑废气中氧化氮的措施[J];建材工业信息;1987年15期
3 涂林增,曲兆民;水泥回转窑电除尘器设计中主要参数确定[J];煤矿环境保护;2001年01期
4 夏清,曾光明,叶昌;以塑代煤及在水泥回转窑上应用的研究[J];能源工程;2002年03期
5 杨春华;新世纪水泥回转窑的燃烧技术和装备[J];新世纪水泥导报;2002年05期
6 ;2002年《水泥》总目录[J];水泥;2002年12期
7 林联旺,徐满华,张华;小型水泥回转窑再利用的新途径[J];水泥技术;2002年01期
8 王兰军,侯春,沈锦林;水泥回转窑故障诊断方法初探[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9 何其昂,张彩朗;高原地区水泥回转窑用低质煤的技术特征[J];建材发展导向;2004年03期
10 廖建国;水泥回转窑用无铬碱性砖的现状及使用状况[J];国外耐火材料;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强;乌日图;潘宇;;水泥回转窑温度预测模型的研究[A];2010振动与噪声测试峰会论文集[C];2010年
2 袁铸钢;李永亮;于宏亮;;水泥回转窑检测参数的分类与识别[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席耀忠;;中小水泥企业升级转产几种途径的分析[A];2009中小水泥企业升级转产与新技术交流会会议简要内容[C];2009年
4 王华;王杰曾;;水泥回转窑升温过程中的数值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范圣良;;硅莫砖在水泥回转窑上的应用及发展前景[A];第三届全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全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联合会年会文集[C];2010年
6 朱旺水;;回转窑监测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刘锡俊;曾鲁举;孙启光;戚克;刘永强;;水泥回转窑用铝硅质复合砖[A];玻璃窑、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毛志伟;侯大刚;胡建鹏;梁显文;;袋、电除尘器在水泥行业的应用与比较[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毛志伟;侯大刚;胡建鹏;梁显文;;袋、电除尘器在水泥行业的比较与应用[A];2006年水泥技术大会暨第八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乃帅;温治;楼国锋;刘训良;郑坤灿;张欣;;水泥回转窑内煤粉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林;发展循环经济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更经济[N];中国工业报;2007年
2 孙阳;水泥回转窑处理垃圾废弃物应用前景广阔[N];中国建材报;2007年
3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 蒋明麟;大力推进水泥回转窑处置和利用废弃物技术的应用发展[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李越;推动可燃废弃物在水泥生产中的使用[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5 纪哲;全国水泥行业落实调控政策 走向科学发展[N];中华建筑报;2007年
6 许杰邋高少帅 通讯员 倪昆明;7.8亿布局“绿色”水泥战略[N];烟台日报;2007年
7 范圣良 赵介山;硅莫砖在水泥回转窑上的应用及发展前景[N];中国建材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道营 李静 实习记者 黄莹;破解水泥窑协同处置产业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N];中国建材报;2014年
9 记者 余万芳邋见习记者 魏金金;水泥“耗能大户”节能降耗频出新招[N];绍兴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黄威娜;上海拟建两条“点废成金”生产线[N];团结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峰;基于模糊ARX模型的水泥回转窑预测控制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2 张保生;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中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和窑内燃烧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伟;5000t/d水泥回转窑火焰调整过程的工艺工程仿真与优化[D];燕山大学;2016年
2 吕晓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水泥回转窑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3 戴睿;三角区间软约束模型预测控制及其在水泥回转窑中的应用[D];燕山大学;2016年
4 刘心喜;水泥回转窑(火用)平衡分析与系统节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姜丽杰;吉林省废弃化学试剂现状调查及其水泥回转窑处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谢丹;生态水泥生产的关键技术、设备及其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刘健;水泥回转窑的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张永强;水泥回转窑烧成系统的节能控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宏麟;水泥回转窑内部传热特性及流场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10 刘唐波;基于自适应评价方法的水泥回转窑神经控制器[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48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648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