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墙体传热性能
本文关键词: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墙体传热性能
【摘要】:测试了不同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推导了多层墙体不稳定传热的传热系数,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对不同材料墙体的传热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当在墙体内外侧面粉刷20mm厚普通砂浆或保温砂浆时,190mm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为1.940 W/(m2·K)或0.961W/(m2·K),分别比相同条件下240mm黏土砖墙体和190mm普通混凝土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降低2.95%,36.02%或1.44%,17.79%;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受砌块中再生细骨料和玻化微珠掺量影响,当玻化微珠掺量(体积分数)大于60%时,各种墙体传热系数相差不大;不同墙体传热系数的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值的差值小于5%.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墙体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省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混凝土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 墙体传热性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24) 福建省科技厅产学合作重大专项(2012H6011) 福建省发改委重点项目(TM2012-14)
【分类号】:TU522.3
【正文快照】: 据统计,中国建筑行业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且随着全国建筑面积的逐年增长而增加,其中95%以上的房屋属于高能耗建筑,潜伏着巨大的能源危机[1].建筑节能已成为节约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潜力巨大.目前常用的建筑外墙保温方法包括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外墙自保温3种方法,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艳;;基于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性能评价[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2期
2 罗超;秦拥军;王冬梅;;探析新疆地区再生混凝土的发展应用前景[J];中国建材科技;2012年01期
3 王兴国;李力;王文华;;再生混凝土性能特点及应用前景[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许靖裕;施养杭;;新型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应用评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4期
5 卢俞升;严捍东;;再生混凝土及其在建筑梁柱构件中应用和研究现状[J];福建建筑;2012年09期
6 薛勇;郝永池;;预拌再生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3年01期
7 姜华;;试诉再生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07期
8 秦荷成;;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科技;2013年12期
9 祁斐;;关于利用建筑废砖制备再生混凝土的若干问题[J];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11期
10 张璐;;再生混凝土的配制工艺及技术[J];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建光;;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和发展途径[A];第三届全国再生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兵;张齐;;绿色资源—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3 董宏英;曹万林;张建伟;王攀峰;;不同强度再生混凝土筒体耐火性能试验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4 党娜娜;彭一江;蒲继伟;;基面力元法在再生混凝土细观损伤分析中的应用[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董江峰;侯敏;王清远;袁书成;;再生混凝土及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研究[A];第三届全国再生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潘云峰;张思佳;蒋亚清;;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袁俊强;肖建庄;李龙;;混凝土动态特性及不同加载速率下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析[A];第三届全国再生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陈凯华;罗素蓉;郑建岚;;引气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保温隔热性能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再生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叶跃忠;潘绍伟;李固华;杨彦克;;高性能再生混凝土试验配制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军;于艳萍;张冰;孙文辉;;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三孔砖力学及抗冻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文东;两规程发力再生混凝土[N];中国建设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海峰;再生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及其与钢筋间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2 覃荷瑛;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及细观数值模拟[D];广西大学;2012年
3 黄莹;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运标;再生混凝土高温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鲁军凯;酸雨和冻融环境对再生及钢管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冯玲;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卢钵;改性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5 王丽;基于真实骨料模型的再生混凝土细观破坏数值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6 蒋大园;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邦定;含界面再生混凝土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细观解析分析与数值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余倩;碎砖类骨料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黄秀亮;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占锋;再生混凝土结构材性试验及抗震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52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652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