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基于石墨烯的功能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20:08

  本文关键词:基于石墨烯的功能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石墨烯 多孔材料 气凝胶 锂离子电池 锂硫电池


【摘要】:近年来,锂离子电池(LIBs),广泛应用于便携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等。然而,常用的负极材料(石墨)不能满足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以及使用寿命等的需求。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的单纯碳纳米材料,它在近些年来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具备高孔隙率的石墨烯基多孔材料被认为是拥有优良性能的储能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的应用前景。本篇论文主要阐述了关于石墨烯基的多孔材料的发展、制备、表征以及应用性的研究。通过探索不同的实验方案制备了具有不同功能的、高比表面积的石墨烯基多孔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测试等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测试表征,将所得到的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的电极材料并研究了其储能性质。本文通过对石墨烯/三聚氰胺甲醛水凝胶冷冻干燥后再进行热处理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氮掺杂的石墨烯基多孔材料(NPGM)。在形成过程中,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用来作为交联剂和提供氮源。制备的NPGM具有不同级次的孔道结构,其BET比表面积高达1170 m2 g 1而且含氮量高达5.8 at%。此材料用作为锂离子电池器件的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了优良的储能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0 mA g 1的条件下,其放电比容量为672mA h g 1,超过了很多其他非氮掺杂的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的容量。除此以外,制备材料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良好的倍率性能。利用原位还原法,通过GO与氨水的混合液的水热反应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以这种具有多级次孔道结构的氮掺杂多孔石墨烯气凝胶作为固硫剂和导电剂制备了负载硫的氮杂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SNGA),并探索了不同的硫含量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使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这种负载硫的氮杂多孔石墨烯气凝胶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与传统的硫电极相比,他具有更高的可逆比容量和非常好的倍率性能。
【关键词】:石墨烯 多孔材料 气凝胶 锂离子电池 锂硫电池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27.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31
  • 1.1 引言10-11
  • 1.2 石墨烯简介11-16
  • 1.2.1 自上而下法11-14
  • 1.2.2 自下而上法14-16
  • 1.3 石墨烯基多孔材料的制备16-22
  • 1.3.1 交联法16-19
  • 1.3.2 原位还原法19-20
  • 1.3.3 化学气相沉积法20-21
  • 1.3.4 活化法21-22
  • 1.4 石墨烯基多孔材料的应用22-26
  • 1.4.1 锂离子电池22-24
  • 1.4.2 超级电容器24-26
  • 1.4.3 传感器26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6-27
  • 参考文献27-31
  • 第2章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31-34
  • 2.1 试剂材料与仪器31-32
  • 2.1.1 实验使用试剂材料31
  • 2.1.2 仪器设备31-32
  • 2.2 基本表征及性能测试32-34
  • 2.2.1 基本表征32
  • 2.2.2 性能测试32-34
  • 第3章 高度氮掺杂多孔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34-47
  • 3.1 引言34-35
  • 3.2 实验部分35-36
  • 3.2.1 石墨烯氧化物/三聚氰胺甲醛水凝胶(GOMF)制备35
  • 3.2.2 制备氮掺杂多孔石墨烯材料(NPGM)35
  • 3.2.3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35-36
  • 3.3 结果与讨论36-43
  • 3.3.1 制备36
  • 3.3.2 NPGM的表征36-40
  • 3.3.3 NPGM的电化学性能测试40-43
  • 3.4 本章小结43
  • 参考文献43-47
  • 第4章 氮掺杂多孔石墨烯气凝胶作为固硫剂和导电剂提高锂硫电池性能47-58
  • 4.1 引言47
  • 4.2 实验部分47-48
  • 4.2.1 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NGA)的制备47-48
  • 4.2.2 制备硫负载的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SNGA)48
  • 4.2.3 锂硫电池性能测试48
  • 4.3 结果与讨论48-55
  • 4.3.1 制备样品48-49
  • 4.3.2 测试与表征49-52
  • 4.3.3 硫负载的氮杂石墨烯气凝胶的电化学性能测试52-55
  • 4.4 本章小结55
  • 参考文献55-58
  • 结论58-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仕元,雍志华,李娟,陈兴林;多孔材料的密度测试方法探讨[J];实用测试技术;2002年05期

2 刘培生;;多孔材料孔率的测定方法[J];钛工业进展;2005年06期

3 奚正平;汤慧萍;朱纪磊;张健;;金属多孔材料在能源与环保中的应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S2期

4 朱海峰;;多孔材料 数据聚焦分析[J];科学观察;2006年06期

5 温永刚;张晓曦;陈光奇;孙李宁;李慧燕;;多孔材料传冷特性的对比试验[J];低温工程;2008年02期

6 詹海鸿;黄文貌;许征兵;曾建民;甘武奎;陈小安;;浅谈铝工业用多孔材料[J];大众科技;2008年10期

7 本刊记者;;金属多孔材料创新研究及产业化基地——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J];中国材料进展;2009年Z2期

8 王建永;;金属多孔材料研究的新起点——回归本性[J];金属世界;2010年02期

9 于永亮;;浅谈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J];硅谷;2011年02期

10 李玲玲;;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J];科技风;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勃;徐明龙;张治君;;多孔材料多轴加载实验系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熊文英;刘钧泉;;多孔材料开发及其工程应用概况[A];2005'(贵阳)表面工程技术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G.多孔材料[A];2008中国材料研讨会暨庆祝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会议程序和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杨国昱;;基于硼氧簇单元构建的硼酸盐多孔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能[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贺跃辉;王W,

本文编号:714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714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f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