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石墨烯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锂离子电池 天然石墨 石墨烯 包覆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摘要】:本论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紧跟该领域的国际研究前沿,通过有效可行的实验方法制备出石墨烯/天然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并对大电流充放电、高容量和循环性能好的石墨烯/天然石墨复合材料做了系统的研究。主要进行了一下几点研究:论文以天然石墨(natural graphite)为主要原材料,在实验过程中将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和天然石墨前驱材料混合搅拌,之后采用机械球磨和超生分散氧化石墨烯,再经高温碳热还原等改性手段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石墨烯(graphene)含量的石墨烯/天然石墨(graphene/natural graphite)复合负极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系统地研究了graphene/natural graphite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将氧化石墨烯包覆的复合材料graphene oxide/natural graphite分别在600℃、700℃、750℃、800℃、850℃不同温度下进行碳热还原得到graphene/natural graphite复合材料。在电流设为0.1C,电压范围设为0.005-3V进行电性能测试。结果发现该复合材料在800℃的温度还原后得到的graphene/natural graphite具有更好的电性能,首次放电达到413mAh/g,首次充电比容量为410mAh/g,均高于其他温度下的还原的比容量,首次效率为99.5%。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然为404 mAh/g,容量的保留率高达98.3%。通过XRD、SEM物理检测结果表明:合成的graphene/natural graphite复合材料具有标准的核-壳型结构。通过电化学CV、EIS测试表明:复合材料极化变小,Li离子扩散速率和电导率得到提高,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得到增强。针对上述不同温度还原之后得到的复合材料,再研究不同含量的石墨烯(0、1%、2%、3%、4%)对于graphene/natural graphit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在电流为O.1C和电压为0.005-3V范围下再进行电性能测试,研究发现当石墨烯含量为3%的graphene/natural graphite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电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为412mAh/g,首次充电比容量407 mAh/g,首次效率为98.8%。高于natural graphite材料的349mAh/g和364 mAh/g。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396mAh/g,容量的保留率高达99.4%。石墨烯包覆可以提高石墨材料的容量以及循环性能。而且与纯天然石墨材料相比,石墨烯包覆天然石墨材料在大倍率条件下显示出优异的倍率性能,说明石墨烯包覆层有利于增强天然石墨纳米片层之间的纵向电子传导能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天然石墨 石墨烯 包覆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27.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1.1 锂离子电池简介11-12
- 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12
-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12-14
- 1.4 天然石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4-15
- 1.4.1 表面包覆改性处理14-15
- 1.4.2 掺杂改性处理15
- 1.4.3 机械研磨改性处理15
- 1.4.4 其它的改性方法15
- 1.5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15-19
- 1.5.1 石墨烯的结构特性15-16
- 1.5.2 石墨烯的制备16-17
- 1.5.3 石墨烯在电极材料上应用17-19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主要创新点19-22
- 1.6.1 研究目的19-20
- 1.6.2 研究内容20-21
- 1.6.3 主要创新点21-22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与测试方法22-27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22-24
- 2.1.1 实验试剂22-23
- 2.1.2 实验仪器23-24
- 2.2 材料表征手段24-25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24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24
- 2.2.3 红外光谱分析24-25
- 2.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25-27
- 2.3.1 电极片制备25
- 2.3.2 电池的组装25
- 2.3.3 充放电循环性能测试25
- 2.3.4 循环伏安(CV)测试25-26
- 2.3.5 交流阻抗(EIS)测试26-27
- 第三章 超声分散高温还原合成石墨烯/天然石墨复合材料27-36
- 3.1 引言27
- 3.2 石墨烯/天然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27-28
- 3.3 石墨烯/天然石墨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28-30
- 3.3.1 XRD结构分析28
- 3.3.2 SEM形貌分析28-29
- 3.3.3 FT-IR结构分析29-30
- 3.4 电化学性能分析30-34
- 3.4.1 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30-32
- 3.4.2 恒流充放电性能测试32
- 3.4.3 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测试32-34
- 3.5 本章小结34-36
- 第四章 不同温度制备G/C材料及其电性能研究36-46
- 4.1 不同温度G/C材料的制备36-37
- 4.2 不同温度制备的G/C材料的结构与形貌的表征37-38
- 4.2.1 XRD和FT-IR结构分析37-38
- 4.3 形貌分析38-40
- 4.4 电化学性能40-44
- 4.4.1 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40-41
- 4.4.2 恒流充放电和循环性能测试41-43
- 4.4.3 倍率性能测试43-44
- 4.5 本章小结44-46
- 第五章 不同石墨烯含量G/C材料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46-56
- 5.1 不同石墨烯含量G/C复合材料的制备46
- 5.2 结构与形貌的表征46-50
- 5.2.1 材料的FT-IR结构分析46-47
- 5.2.2 材料的XRD结构分析47-48
- 5.2.3 材料的SEM分析48-50
- 5.3 不同含量G/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50-55
- 5.3.1 恒流充放电性能测试50-51
- 5.3.2 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51-53
- 5.3.3 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测试53-55
- 5.4 本章小结55-5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6-59
- 6.1 结论56-57
- 6.2 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71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71-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万慈;;石墨产业的现代化与天然石墨的精细加工[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5年06期
2 王琏 ,王韵珩;工业用碳(续)[J];化学世界;1951年06期
3 丛秋滋,欧阳明安,王毅,冯淑娱,薛群基;天然石墨的组成和结构研究[J];摩擦学学报;1992年03期
4 张世超,邱学良,马昌文;天然石墨的氧化研究[J];材料工程;1997年08期
5 李建军,万春荣,姜长印,何向明,何培炯;天然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研究[J];炭素技术;2000年04期
6 王同华,李华,刘淑琴,崔之栋;天然石墨的化学提纯[J];新型碳材料;1991年02期
7 路忠胜;;天然石墨阴极碳块[J];轻金属;1989年07期
8 魏俊华;几种天然石墨的深加工[J];江西地质科技;1995年01期
9 史可顺;;美国天然石墨和石墨电极的进口与政策[J];国外非金属矿;1989年01期
10 Sang-Min Jang;Jin Miyawaki;Masaharu Tsuji;Isao Mochida;Seong-Ho Yoon;康飞宇;;炭纳米纤维-天然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英文)[J];新型炭材料;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宇;龚金保;黄玉兰;;天然石墨实用化研究[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鲁盼盼;朱华丽;陈召勇;;沥青包覆天然石墨的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邹麟;张静;郑永平;沈万慈;;天然石墨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A];2006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非金属矿加工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6年
4 邹麟;康飞宇;沈万慈;郑永平;任慧;;天然石墨的精细加工技术及其在高新技术上的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分会非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康飞宇;;储能用炭材料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天然石墨分会 郭化民;天然石墨行业开始蜕变[N];国际商报;2004年
2 呼跃军;满洲里石墨出口量增价扬[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王彦 袁伟;5月份宁波口岸天然石墨出口创新高[N];中国冶金报;2007年
4 记者 曹娴 通讯员 黄勇华 金树柏 秦林威;上半年天然石墨出口量减价扬[N];湖南日报;2009年
5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调查动态》;谨防天然石墨成下一个“稀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6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沈万慈;发展天然石墨加工新技术 发挥石墨资源的战略作用[N];中国建材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常慧;天然石墨 绽放绿色效益[N];中国建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郑惠荣;专家呼吁:淘汰氢氟酸提纯天然石墨工艺[N];中国建材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向阳;改性天然石墨的嵌/脱锂性能及嵌锂过程动力学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忠;石墨烯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2 鲁盼盼;天然石墨的改性及嵌脱锂动力学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3 高文超;改性天然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时志强;天然石墨的改性及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朱丁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天然石墨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王志远;天然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包覆改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7 丁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天然石墨的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胡鸿雁;天然石墨改性及其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马志华;天然石墨负极材料表面改性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程小爱;球型天然石墨表面改性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55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755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