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幕墙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16:31
本文关键词:预制混凝土幕墙设计研究
【摘要】:自20世纪预制混凝土幂墙产生以来,西方建筑师对这种建造方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由此产生了成熟技术体系与大量优秀的作品,而在中国,相关实践与探索尚不成熟。近年来,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提出,预制混凝土幕墙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因此有必要对其技术特点、设计要素等方面进行梳理。本文是建筑设计层面对于建筑工业化趋势的一种回应,笔者希望通过相关研究拓宽预制混凝土幕墙的形式来源及意义、寻找材料表达的可能性并梳理出复杂要素影响下预制混凝土幕墙的设计方法,为今后预制混凝土幕墙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文章首先通过对“混凝土材料”、“预制建造”、“幕墙”三个概念的讨论,明确了预制混凝土幕墙在材料、建造方式及使用方式三个方面的概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建筑外墙功能的双重性为出发点,归纳出预制混凝土幕墙设计中的本体操作要素与设计影响要素两大关键问题。最后,基于上述架构,以大量的预制混凝土幕墙案例为实证,对预制混凝土幕墙设计中的本体操作要素(单元形式、表面属性、支撑与连接、接缝)与设计影响要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空间因素、文化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最终明确预制混凝土幕墙设计的方法、原则与流程。
【关键词】:预制混凝土 幕墙 设计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27;TU52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11
- 1.2.1 研究对象11
- 1.2.2 研究范围11
- 1.3 研究意义11-12
- 1.4 研究现状12-13
- 1.4.1 关于预制混凝土材料的研究12
- 1.4.2 关于立面设计方法的研究12-13
- 1.5 研究方法13
- 1.6 研究框架13-16
- 第二章 预制混凝土幕墙的概念与特征16-36
- 2.1 混凝土材料16-21
- 2.1.1 混凝土材料的技术特征16-19
- 2.1.1.1 混凝土的定义16
- 2.1.1.2 混凝土的组成16-17
- 2.1.1.3 混凝土的性能17-18
- 2.1.1.4 混凝土的类型18-19
- 2.1.2 混凝土材料的历史与发展19-21
- 2.1.2.1 古代混凝土材料的发展19
- 2.1.2.2 现代主义运动中的混凝土材料19-20
- 2.1.2.3 现代主义运动之后的混凝土材料20-21
- 2.2 混凝土材料的预制建造21-26
- 2.2.1 混凝土材料预制建造的历史与发展21-22
- 2.2.1.1 20世纪初的预制装配建筑21
- 2.2.1.2 战后预制混凝土建筑的发展21-22
- 2.2.2 预制混凝土的技术特征22-25
- 2.2.2.1 预制混凝土的定义22
- 2.2.2.2 预制混凝土的生产流程22-23
- 2.2.2.3 预制混凝土的技术优势23-24
- 2.2.2.4 预制混凝土的技术局限24-25
- 2.2.3 预制混凝土的使用方式25-26
- 2.3 预制混凝土幕墙26-31
- 2.3.1 预制混凝土幕墙的产生与发展26-28
- 2.3.1.1 建筑幕墙的产生26-27
- 2.3.1.2 预制混凝土幕墙的发展27-28
- 2.3.1.3 预制混凝土幕墙的技术基础28
- 2.3.2 预制混凝土幕墙的特征28-31
- 2.4 预制混凝土幕墙设计的关键问题31-34
- 2.4.1 外墙功能的双重性31-32
- 2.4.2 本体操作要素与设计影响要素32-34
- 2.5 本章小节34-36
- 第三章 预制混凝土幕墙的本体操作要素与技术特征36-56
- 3.1 单元形式36-44
- 3.1.1 模数协调下的立面形式36-39
- 3.1.1.1 模数协调的定义37
- 3.1.1.2 网格——模数协调的方法37
- 3.1.1.3 模数协调下的立面生成流程37-39
- 3.1.2 功能驱动下的剖面形式39-41
- 3.1.2.1 外墙的功能要求39-40
- 3.1.2.2 功能驱动下的层叠形式40-41
- 3.1.3 预制混凝土幕墙的典型单元形式41-44
- 3.1.3.1 典型立面形式41-43
- 3.1.3.2 典型剖面形式43-44
- 3.2 表面属性44-47
- 3.2.1 表面的视觉要素44-45
- 3.2.1.1 质感44
- 3.2.1.2 色彩44-45
- 3.2.2 影响表面呈现的技术要素45-47
- 3.2.2.1 混凝土拌合物的组成45
- 3.2.2.2 模板的效果45-46
- 3.2.2.3 混凝土表面处理46-47
- 3.3 支撑与连接47-51
- 3.3.1 支撑与连接原理47-49
- 3.3.1.1 预制混凝土幕墙的受力特征47-48
- 3.3.1.2 支撑与连接节点48-49
- 3.3.2 支撑与连接方法49-51
- 3.3.2.1 支撑与连接要点49
- 3.3.2.2 不同板材系统的支撑与连接方法49-51
- 3.4 接缝51-55
- 3.4.1 接缝的功能实现51-53
- 3.4.1.1 接缝的功能要求51
- 3.4.1.2 接缝的连接方式51-53
- 3.4.2 接缝的视觉特征53-55
- 3.4.2.1 接缝的视觉要素53-54
- 3.4.2.2 接缝的显示与藏匿54-55
- 3.5 本章小结55-56
- 第四章 预制混凝土幕墙的设计影响要素与表达途径56-78
- 4.1 环境要素的提取与转译56-61
- 4.1.1 环境要素的抽象57-60
- 4.1.2 环境意义的诠释60-61
- 4.2 技术要素的呈现与拓展61-69
- 4.2.1 建造逻辑的呈现61-65
- 4.2.2 幕墙形式的技术拓展65-68
- 4.2.3 装配概念的表达68-69
- 4.3 空间要素的设计与诠释69-71
- 4.3.1 塑造空间氛围69-70
- 4.3.2 表达空间组织逻辑70-71
- 4.4 文化要素的抽象与表达71-77
- 4.4.1 材料的“模仿”71-74
- 4.4.2 图像的“再现”74-77
- 4.5 本章小结77-78
- 第五章 结语78-86
- 5.1 预制混凝土幕墙设计方法总结78-83
- 5.1.1 本体操作要素与设计影响要素的关联性78-79
- 5.1.2 基于要素互动的设计方法79-80
- 5.1.3 基于要素互动的设计原则80-81
- 5.1.4 基于要素互动的设计程序81-83
- 5.2 研究结论83
- 5.3 发展展望83-86
- 参考文献86-88
- 图片来源88-94
- 致谢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飞;;砌筑之惑——玉树康巴艺术中心的建造[J];建筑技艺;2014年08期
2 张彤;;材质性[J];建筑技艺;2014年07期
3 姚仁喜;张华倚;李国隆;刘文礼;郭贞莹;李宜芳;戴小芹;周俊仁;林奕亨;张庆宗;;法鼓山农禅寺[J];城市环境设计;2014年05期
4 刘克成;;西安唐西市遗址及丝绸之路博物馆[J];建筑与文化;2013年01期
5 何镜堂;郭卫宏;张振辉;梁玮健;黄翰星;;钱学森图书馆设计[J];建筑学报;2012年05期
6 何镜堂;刘宇波;张振辉;梁玮健;;四水归堂 五方相连——安徽省博物馆新馆创作构思[J];建筑学报;2011年12期
7 史永高;;材料如何作为策略[J];新建筑;2010年01期
8 史永高;;从结构理性到知觉体认——当代建筑中材料视角的现象学转向[J];建筑学报;2009年11期
9 武宏伟;杨苗苗;;乌德勒支大学图书馆设计分析[J];建筑与文化;2009年05期
10 史永高;;物质是如何被赞美的?[J];建筑师;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760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760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