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5:36

  本文关键词: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氮化硅陶瓷 稀土氧化物 稀土氟化物 硬度 抗弯强度 耐腐蚀性能


【摘要】:氮化硅陶瓷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强度结构陶瓷,这种材料强度和韧性很高,同时具有热稳定性高、硬度大、耐磨、耐腐蚀性好等优点。本文旨在通过寻求合适的烧结助剂体系和工艺条件来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氮化硅陶瓷。论文以α-Si3N4粉末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的制备工艺,分别制备了添加稀土氧化物烧结助剂的氮化硅陶瓷和添加稀土氟化物烧结助剂的氮化硅陶瓷,研究了材料的组成和制备工艺对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着重对氮化硅陶瓷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对稀土氧化物掺杂氮化硅陶瓷的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Si3N4,MgO,Y2O3,La2O3含量分别为90%,4%,3%,3%时,样品硬度HRA在1750℃达到最大值90,此时抗弯强度为640MPa。当Si3N4,MgO,Y2O3,CeO2,La2O3含量分别为90%,4%,3%,1%,2%时,样品的抗弯强度在1750℃烧结温度达到最大值722MPa,此时硬度HRA为86.5。(2)对Si3N4,MgO,Y2O3,CeO2,La2O3含量分别为90%,4%,3%,1%,2%的无压烧结氮化硅陶瓷样品进行了工艺设计,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1750℃,保温时间为2小时,等静压压强为200MPa的条件下,样品硬度HRA达到86.5,抗弯强度达到722MPa,综合力学性能最佳。(3)对稀土氟化物掺杂氮化硅陶瓷的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Si3N4,MgO,CeF3含量分别为92%,4%,4%时,样品的硬度HRA在1750℃达到最大值89.5。同样在此配方下,样品的抗弯强度在1750℃烧结温度达到最大值760.7MPa。比较稀土氟化物与稀土氧化物掺杂样品的性能,发现两者硬度相差不大;而稀土氟化物掺杂氮化硅陶瓷的抗弯强度更高。(4)研究了稀土氧化物以及稀土氟化物掺杂的氮化硅陶瓷在盐酸、氢氧化钠、氢氟酸以及碳酸钠、冰晶石熔融盐中的耐腐蚀性能。研究发现,两种氮化硅陶瓷样品在不同浓度盐酸溶液中都不会被腐蚀;两种氮化硅陶瓷样品在50℃,较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中腐蚀后,样品增重相对明显,表面形貌发生改变,表明在这种条件下会被腐蚀;两种氮化硅陶瓷样品在不同浓度氢氟酸溶液中都会被腐蚀,掺稀土氟化物的样品腐蚀程度更高;两种氮化硅陶瓷样品在碳酸钠、冰晶石熔融盐中都会被腐蚀,在碳酸钠熔融盐中质量和表面形貌变化更明显,腐蚀程度更高。
【关键词】:氮化硅陶瓷 稀土氧化物 稀土氟化物 硬度 抗弯强度 耐腐蚀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6
  • 1.1 引言12-13
  • 1.2 氮化硅的结构和性质13-15
  • 1.2.1 氮化硅的晶体结构13-14
  • 1.2.2 氮化硅的各种性质14-15
  • 1.3 氮化硅陶瓷的制备15-18
  • 1.3.1 氮化硅粉体的制备15-16
  • 1.3.2 不同制备方法16-18
  • 1.4 氮化硅陶瓷常用烧结助剂的作用18-20
  • 1.5 氮化硅陶瓷的腐蚀行为20-21
  • 1.5.1 陶瓷的腐蚀20-21
  • 1.5.2 氮化硅材料的腐蚀21
  • 1.6 氮化硅陶瓷的应用21-23
  • 1.6.1 高温结构材料21-22
  • 1.6.2 超声探头材料22
  • 1.6.3 天线罩透波材料22-23
  • 1.6.4 集成电路IC衬底23
  • 1.7 氮化硅陶瓷研究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23-24
  • 1.8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24-26
  • 第二章 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实验方案26-32
  • 2.1 实验原料26-27
  • 2.2 实验设备27-28
  • 2.3 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工艺28
  • 2.4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28-30
  • 2.4.1 XRD分析28-29
  • 2.4.2 样品表面形貌SEM分析29
  • 2.4.3 样品密度的测定29
  • 2.4.4 样品硬度的测试29-30
  • 2.4.5 样品抗弯强度的测试30
  • 2.4.6 样品耐腐蚀性能测试30
  • 2.5 本章小结30-32
  • 第三章 添加稀土氧化物制备氮化硅的性能研究32-46
  • 3.1 实验方案设计及制备工艺32-33
  • 3.1.1 实验方案设计32
  • 3.1.2 制备工艺32-33
  • 3.2 不同稀土氧化物烧结助剂对氮化硅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33-39
  • 3.2.1 氮化硅陶瓷的XRD分析33-35
  • 3.2.2 SEM分析35-36
  • 3.2.3 密度测试36-37
  • 3.2.4 硬度测试37-38
  • 3.2.5 抗弯强度测试38-39
  • 3.3 无压烧结氮化硅陶瓷的工艺设计39-44
  • 3.3.1 工艺方案设计39-40
  • 3.3.2 XRD分析40-41
  • 3.3.3 SEM分析41-42
  • 3.3.4 密度测试42-43
  • 3.3.5 硬度测试43-44
  • 3.3.6 抗弯强度测试44
  • 3.4 本章小结44-46
  • 第四章 添加稀土氟化物制备氮化硅的性能研究46-56
  • 4.1 实验方案设计及制备工艺46-47
  • 4.1.1 实验方案设计46
  • 4.1.2 制备工艺46-47
  • 4.2 不同稀土氟化物烧结助剂对氮化硅陶瓷性能的影响47-54
  • 4.2.1 XRD分析47-48
  • 4.2.2 SEM分析48-50
  • 4.2.3 密度测试50-52
  • 4.2.4 硬度测试52-53
  • 4.2.5 抗弯强度测试53-54
  • 4.3 本章小结54-56
  • 第五章 氮化硅陶瓷耐腐蚀性能的研究56-72
  • 5.1 氮化硅陶瓷耐腐蚀测试的实验方案设计56
  • 5.2 氮化硅陶瓷耐盐酸腐蚀的性能研究56-59
  • 5.2.1 样品质量百分比变化分析56-57
  • 5.2.2 样品腐蚀前后表面形貌分析57-58
  • 5.2.3 样品腐蚀前后XRD分析58-59
  • 5.2.4 小结59
  • 5.3 氮化硅陶瓷耐氢氧化钠腐蚀的性能研究59-63
  • 5.3.1 样品质量百分比变化分析59-61
  • 5.3.2 样品腐蚀前后表面形貌分析61-62
  • 5.3.3 样品腐蚀前后XRD分析62-63
  • 5.3.4 小结63
  • 5.4 氮化硅陶瓷耐氢氟酸腐蚀的性能研究63-66
  • 5.4.1 样品质量百分比变化分析63-65
  • 5.4.2 样品腐蚀前后表面形貌分析65
  • 5.4.3 样品腐蚀前后XRD分析65-66
  • 5.4.4 小结66
  • 5.5 氮化硅陶瓷耐熔盐腐蚀的性能研究66-71
  • 5.5.1 样品质量百分比变化分析66-68
  • 5.5.2 样品腐蚀前后表面形貌分析68-69
  • 5.5.3 样品腐蚀前后XRD分析69-71
  • 5.5.4 小结71
  • 5.6 本章小结71-72
  • 第六章 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7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昌军,蒋俊,高玲,杨海涛;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进展[J];江苏陶瓷;2001年03期

2 王裕芳,张志成;低成本氮化硅陶瓷[J];佛山陶瓷;2002年03期

3 李贺红;低成本氮化硅陶瓷[J];国外耐火材料;2002年03期

4 黄永攀,李道火,王锐,黄伟;氮化硅及其微粉的制备[J];山东陶瓷;2003年04期

5 黄永攀,李道火,王锐,黄伟;氮化硅及其微粉的制备[J];佛山陶瓷;2003年10期

6 曹健;丛丽娜;;试论氮化硅的研究及应用[J];陶瓷;2008年04期

7 陕绍云;王亚明;贾庆明;杨建锋;高积强;金志浩;;多孔氮化硅陶瓷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09年01期

8 刘淑文;;氮化硅晶相组织的显示与观察[J];陶瓷;1979年04期

9 ;新型氮化硅陶瓷[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2年04期

10 符锡仁;氮化硅陶瓷的性能和应用趋势[J];机械工程材料;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蓬;杨植岗;吴振宁;王志头;于燕鹏;黄小峰;;氮化硅中超高氮的检测[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杨柳;李建保;杨晓战;;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氮化硅陶瓷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程荫芊;黄林恒;汪复兴;;氮化硅陶瓷挺柱抗磨性能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2年

4 董英鸽;陈树江;张伟儒;;加入纳米氮化硅对氮化硅陶瓷性能与结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杨辉;葛曼珍;江仲华;阚红华;;层状复合增韧氮化硅陶瓷[A];94'全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陶瓷封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6 骆俊廷;张庆;张凯锋;;氮化硅陶瓷超塑拉深成形规律研究[A];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高冬云;王炳磊;苗燕;孙晓玮;;添加稀土氧化物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的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8 吕鑫;宁晓山;徐伟;陈克新;周和平;;放电等离子烧结氮化硅陶瓷的组织与性能[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王峰;;新颖形貌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彭萌萌;宁晓山;;氮化硅粉种类对氮化硅陶瓷烧结及热扩散率等性能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馨华;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前景看好[N];广东建设报;2000年

2 特约撰稿 张树云;碳化硅陶瓷的制作与应用[N];广东建设报;2004年

3 罗海基;日开发耐高温加钌氮化硅陶瓷[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4 宋辉;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前景看好[N];中国建设报;2001年

5 施萌;添加氧化镁及稀土氧化物的烧结氮化硅陶瓷[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6 杨晓占 刘雅政;自增韧氮化硅及其陶瓷轧辊制备技术的研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7 王亚丽;氮化物产业借大飞机项目起飞[N];中国化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银宝;氮化硅基多孔透波材料制备及其性能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庞学满;氮化硅基陶瓷复合材料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吴雪峰;激光加热辅助切削氮化硅陶瓷技术的基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伟;基于单颗磨粒切削的氮化硅陶瓷精密磨削仿真与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5 王百年;纳米氮化硅、氮化碳及碳材料的合成方法探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颖;蛋白质发泡法制备氮化硅泡沫陶瓷及其导热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王雨菲;氮化硅基多孔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3 许晓敏;稻壳氮化硅基多孔陶瓷的低温制备及性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刘李果;孔道内壁伸展晶须超结构氮化硅过滤材料的新制备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冯厚坤;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6 刘剑;碳化钨掺杂氮化硅陶瓷的放电等离子烧结/气压烧结及力学性能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7 罗健;多孔介电材料热电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刘海宽;BNNTs的合成及其增强氮化硅基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吴伟骏;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葛伟萍;合金元素对氮化硅制备的影响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83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783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8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