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基于溶胶凝胶法热压烧结制备BN-SiC复合陶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4:01

  本文关键词:基于溶胶凝胶法热压烧结制备BN-SiC复合陶瓷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溶胶凝胶法 氮化硼 碳化硅 力学性能 复合陶瓷


【摘要】:本课题应用溶胶凝胶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出两种BN-SiC复合粉体。以BN作为基体。第二相SiC(质量分数小于50%)作为增韧相,弥撒分布于BN基体中。实验中,利用热压烧结工艺对两种复合粉体进行处理,最终获得了两种BN-SiC复相陶瓷材料。使用CMT-10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HVS-5型维氏硬度计、S48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探究材料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对复合材料致密性,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和微观形貌等方面的分析,探索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第二相含量及原始粉体性能与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为BN-SiC复相陶瓷材料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的BN-SiC复合粉体具有较高的活化性能和较低的烧结温度。在实际热压烧结过程中选取若干温度点位(1700℃、1750℃、1800℃)。研究发现,1750℃为该材料的最佳烧结温度。此时复相陶瓷材料的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分别为1.69g/cm3和68.79%。材料对应的维氏硬度及抗弯强度分别为16.24MPa和61.00MPa。研究过程中还发现,该系列BN-SiC复相陶瓷材料的最佳第二相质量分数为20%wt.、最佳保温时间为90min。此时,BN-20%wt.复合陶瓷材料的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为2.13g/cm3和86.84%。材料对应的维氏硬度及抗弯强度分别为47.68MPa和124.63 MPa。本文还对原始粉体制备方式对BN-Si C复相陶瓷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烧结工艺一致(最佳烧结条件1750℃×90min,30MPa)的情况下,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陶瓷材料晶粒小,气孔率低,致密程度高。相比之下,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复合陶瓷材料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团聚现象。因此,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粉体经热压烧结后制备的复合陶瓷材料力学性能均好于机械混合法。相比于机械混合法,溶胶凝胶法更适合作为烧结高性能BN-SiC复合陶瓷材料的原始粉体制备方法。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氮化硼 碳化硅 力学性能 复合陶瓷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绪论11-28
  • 1.1 前言11-12
  • 1.2 六方氮化硼(h-BN)陶瓷的结构、性能和应用12-15
  • 1.3 碳化硅(SiC)陶瓷的结构、性能和应用15-18
  • 1.4 BN-SiC复合陶瓷材料的烧结制备方法18-22
  • 1.4.1 原位合成法18-20
  • 1.4.2 无压烧结法20
  • 1.4.3 热压烧结法20-22
  • 1.5 BN-SiC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工艺22-26
  • 1.5.1 机械混合法22-23
  • 1.5.2 高分子网络法23-24
  • 1.5.3 溶胶凝胶法24-26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26-28
  • 1.6.1 本论文的目的和研究意义26-27
  • 1.6.2 主要研究内容27-28
  • 第2章实验原料、设备及实验方法28-46
  • 2.1 实验原料28-29
  • 2.2 实验设备及检测仪器29-30
  • 2.3 实验方法30-41
  • 2.3.1 溶胶凝胶法制备BN-SiC前驱体30-32
  • 2.3.2 机械混合法制备BN-SiC前驱体32-34
  • 2.3.3 BN-SiC复合粉体的合成34-36
  • 2.3.4 复合粉体的除杂36-37
  • 2.3.5 复合粉体的包覆37-38
  • 2.3.6 热压烧结制备BN-SiC复合陶瓷38-41
  • 2.4 复合陶瓷的烧结致密性及力学性能检测41-44
  • 2.4.1 复合陶瓷的密度41-42
  • 2.4.2 复合陶瓷材料抗弯强度测试42-43
  • 2.4.3 复合陶瓷材料硬度测试43-44
  • 2.5 元素分析与组织结构表征44-46
  • 2.5.1 X射线物象分析44
  • 2.5.2 扫描电镜(SEM)观察及成分EDS能谱分析44-46
  • 第3章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46-78
  • 3.1 烧结温度与BN-SiC复合陶瓷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关系46-56
  • 3.1.1 BN-SiC复合陶瓷材料致密度与烧结温度的关系47-51
  • 3.1.2 BN-SiC复合陶瓷材料硬度与烧结温度的关系51-52
  • 3.1.3 BN-SiC复合陶瓷材料抗弯强度与烧结温度的关系52-54
  • 3.1.4 不同烧结温度下BN-SiC复合陶瓷材料断口SEM观察54-56
  • 3.2 保温时间与BN-SiC复合陶瓷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关系56-65
  • 3.2.1 BN-SiC复合陶瓷材料致密度与保温时间的关系57-60
  • 3.2.2 BN-SiC复合陶瓷材料硬度与保温时间的关系60-62
  • 3.2.3 BN-SiC复合陶瓷材料抗弯强度与保温时间的关系62-64
  • 3.2.4 不同保温时间下BN-SiC复合陶瓷材料断口SEM观察64-65
  • 3.3 SiC含量与BN陶瓷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关系65-78
  • 3.3.1 复合陶瓷材料致密程度与SiC含量的关系66-67
  • 3.3.2 复合陶瓷材料硬度与SiC含量的关系67-69
  • 3.3.3 复合陶瓷材料抗弯强度与SiC含量的关系69-70
  • 3.3.4 不同SiC含量BN-SiC复合陶瓷材料微观形貌观察70-78
  • 第4章原始粉体制备方式与复合陶瓷性能的关系78-84
  • 4.1 原始粉体制备方法与材料致密程度的关系78-79
  • 4.2 原始粉体制备方法对材料维氏硬度、抗弯强度的影响79-84
  • 第5章结论84-86
  • 参考文献86-90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90-91
  • 致谢91-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台湾精密复合陶瓷走俏[J];中国建材;2002年10期

2 任萍萍,刘宁,许育东,陈名海;TiC/TiN/Al_2O_3复合陶瓷的研究进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3 付伟;郭琳琳;陈明华;王黔平;张家生;;复合陶瓷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陶瓷;2006年12期

4 耀江;;世界各国对复合陶瓷的开发紧锣密鼓[J];今日科技;1992年12期

5 年华;世界各国对复合陶瓷的开发紧锣密鼓[J];江苏陶瓷;1995年04期

6 郭瑞松,杨正方,袁启明;反应结合Al_2O_3-ZrO_2-SiC复合陶瓷的制备工艺与性能[J];硅酸盐通报;1997年06期

7 ;世界各国对复合陶瓷的开发紧锣密鼓[J];江苏陶瓷;1999年03期

8 谭业发,王耀华,徐燕申,于爱兵;莫来石基复合陶瓷高温摩擦表面粘附机理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09期

9 唐田,张东明,傅正义;层状复合陶瓷研究进展[J];陶瓷;2001年06期

10 唐田,张东明,傅正义;层状复合陶瓷研究进展[J];陶瓷工程;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可正;金志浩;刘林;;一种新型减摩复合陶瓷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2年

2 陈志刚;佘正国;莫纪平;;Z_rO_2-Al_2O_3-TiC复合陶瓷磨损机理[A];94'全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陶瓷封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王和义;傅依备;邢丕峰;;非对称性微孔复合陶瓷膜制备[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4 朱康亮;成庆林;赵仁铭;刘春侠;;一种氮化物结合碳化硅复合陶瓷升液管的特点与应用[A];2009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黄雪刚;赵忠民;张龙;潘传增;;绝热温度对超重力场燃烧合成TiC-TiB_2细晶凝固陶瓷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6 肇恒志;;洁净复合陶瓷纤维刹车片的研制[A];第十一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甄强;王庭云;张大海;;O'-SiAlON-BN复合陶瓷的高温氧化与表征[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8 吴刚;陈治清;李建;张杰魁;;羟基磷灰石复合陶瓷植入材料的研究[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9 倪新华;刘协权;钟国辉;韩保红;程兆刚;;含弧形裂纹复合陶瓷强度的尺度效应[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10 王胜金;贾德昌;杨治华;段小明;周玉;;以NH_4H_2PO_4为造孔剂制备多孔Si_3N_4-Si_2N_2O复合陶瓷及其力学性能[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戴恩国;以提钒尾渣为原料的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问世[N];中国冶金报;2010年

2 记者 苑玉虹;青海青年创业园一企业制成超节能太阳板[N];青海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奔;LaNbO_4增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支撑体NiO-Y_2O_3稳定的ZrO_2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红波;六方氮化硼基复合陶瓷燃烧合成机理与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周泽华;氧化锆—氧化铝层状复合陶瓷的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孙静;氧化锆基复合陶瓷纺织剪刀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周秋生;碳化硅/莫来石/氧化铝复合陶瓷的研制[D];中南大学;2001年

6 刘婷;加速器用BST/Mg_2TiO_4/MgO铁电复合材料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有凤;LiTaO_3电畴结构及其对Al_2O_3/LiTaO_3复合陶瓷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陈蓓;Al_2O_3/ZrO_2层状复合陶瓷组织控制及工艺优化[D];重庆大学;2001年

9 董薇;多孔BN/Si_3N_4复合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2年

10 高鹏;高导热氮化铝基微波衰减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文;CFO/PMN-PT多铁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利伟;多铁性BiFeO_3-Bi_(1-x)Nd_xFeO_3复合陶瓷制备及铁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凡亚琪;微波烧结Al_2O_3基复合陶瓷柱状晶晶粒生长动力学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4 刘欢;基于高分子网络法热压烧结制备BN-SiC复相陶瓷材料的研究[D];沈阳大学;2016年

5 张骥;极性半导体/弛豫型铁电体复合陶瓷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质表征[D];南京大学;2016年

6 支艳敏;Ti_3SiC_2复合陶瓷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李长年;微波调谐BST铁电复合材料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李金凯;反铁电—铁磁复合陶瓷的高温介电弛豫及储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9 张聪毅;纳米Al_2O_3/HA粉体及其复合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王彬义;LaPO_4/La_2Zr_2O_7复合陶瓷热障涂层材料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本文编号:785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785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5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