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用于高功率微波管的碳纳米管场发射冷阴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1:27

  本文关键词:用于高功率微波管的碳纳米管场发射冷阴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纳米管 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法 湿法纺丝 场发射 电子枪


【摘要】:碳纳米管以其优异独特的场发射性能得到广泛的研究。碳纳米管冷阴极具有大电流密度、低开启电压、快速响应等优点,并且有良好的场发射特性、高导电导热特性、耐高温和粒子轰击等特点,是高功率微波管冷阴极场发射的理想材料。随着高功率微波真空电子器件向小型化、高效率和高频率发展,采用碳纳米管作为阴极材料可以满足真空电子器件发展的需要。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下:1.碳纳米管冷阴极场发射性能的仿真和计算。由于碳纳米管具有场发射增强效应和屏蔽效应,通过离子仿真软件计算得到了最优的长径比,以提高场发射增强效应。为了降低屏蔽效应对场发射的影响,通过计算对比得到了最优的碳纳米管阵列间距,并计算出碳纳米管阵列发射面积,以满足电子枪对场发射电流的需要。2.本论文研究了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大面积碳纳米管阴极的工艺流程和生长条件,采用自主设计的PECVD系统在硅片和钼片上生长出了大面积的碳纳米管,通过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测试,根据碳纳米管的生长形貌和缺陷性调整工艺流程和生长条件。为了得到更大的场发射电流,研究了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碳纳米管纤维作为场发射材料,得到了一套自主创新的湿法纺丝制备碳纳米管纤维的工艺流程和装置。3.碳纳米管冷阴极的场发射性能测试。通过自主研发的场发射测试系统对生长的碳纳米管冷阴极样品进行场发射性能测试。分别研究了不同生长温度和时间条件对碳纳米管的形貌和场发射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生长时间和生长温度。研究了碳纳米管纤维的场发射性能,对比得到了碳纳米管纤维的场发射性能优于PECVD法制备的碳纳米管阴极材料。4.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枪组件的仿真设计和制备。根据行波管的结构和皮尔斯电子枪理论,在CST软件中仿真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组件结构模型,根据碳纳米管场发射实测参数拟合得到碳纳米管场发射FN公式,仿真研究了阴极组件中电子枪场发射电子束汇聚性能。依据电子枪组件仿真模型,加工得到了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枪组件样品;对电子枪组件样品进行场发射性能测试,得到脉冲场发射电流、阈值场强和电流密度等性能参数;测试结果与仿真设计大致吻合。
【关键词】:碳纳米管 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法 湿法纺丝 场发射 电子枪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27.11;TB38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10-11
  • 1.2 碳纳米管阴极的制备方法11-12
  • 1.3 碳纳米管阴极的国内外进展12-15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15-16
  • 1.5 本章小结16-17
  • 第二章 碳纳米管场发射机理及仿真计算17-29
  • 2.1 碳纳米管的结构17-18
  • 2.1.1 碳纳米管的分子结构17-18
  • 2.1.2 碳纳米管的分类18
  • 2.2 碳纳米管的性质18-19
  • 2.2.1 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18
  • 2.2.2 碳纳米管的热学性能18-19
  • 2.2.3 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19
  • 2.3 碳纳米管的场发射19-28
  • 2.3.1 场发射的理论19-23
  • 2.3.2 场发射的增强效应23-24
  • 2.3.3 碳纳米管场发射的计算和仿真24-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碳纳米管冷阴极的制备29-40
  • 3.1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29-30
  • 3.2 碳纳米管冷阴极制备工艺30-34
  • 3.2.1 准备基底材料31
  • 3.2.2 光刻31-33
  • 3.2.3 溅射催化剂层33-34
  • 3.3 PECVD法生长碳纳米管34-36
  • 3.4 湿法纺丝制备碳纳米管冷阴极36-39
  • 3.4.1 湿法纺丝原理37-38
  • 3.4.2 湿法纺丝工艺38-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碳纳米管冷阴极场发射测试40-51
  • 4.1 场发射测试系统40-41
  • 4.2 PECVD法制备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测试41-46
  • 4.2.1 碳纳米管样品的微观表征41-42
  • 4.2.2 不同生长时间的碳纳米管样品场发射测试42-44
  • 4.2.3 不同温度下的碳纳米管样品44-45
  • 4.2.4 在硅片基底上生长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测试45-46
  • 4.3 在钼基底上制备碳纳米管阴极46-48
  • 4.4 碳纳米管纤维场发射测试48-50
  • 4.5 本章小结50-51
  • 第五章 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枪组件的仿真及加工测试51-57
  • 5.1 行波管电子枪理论51-52
  • 5.2 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枪组件的仿真52-55
  • 5.3 碳纳米管冷阴极组件的加工与测试55-56
  • 5.4 本章小结56-57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57-59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57-58
  • 6.2 后续工作展望58-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3
  •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莉;陈奕卫;陈婷;孙卓;冯涛;张燕萍;高阳;阙文修;;电泳法制备场发射阴极的性能优化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7年06期

2 王隆洋;王小平;王丽军;段新超;张雷;;掺杂对碳基材料场发射的影响[J];材料导报;2008年06期

3 钱开友;林仰魁;徐东;蔡炳初;孙卓;;碳基场发射冷阴极材料的研究[J];材料导报;2004年05期

4 张勇;唐元洪;裴立宅;郭池;;纳米碳材料场发射特性研究进展[J];压电与声光;2006年02期

5 邢晓曼;代秋声;;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3年01期

6 薛增泉,王晶云,梁学磊,罗骥,张耿民,张兆祥,申自勇,侯士敏,赵兴钰,张琦锋,高崧,吴锦雷;碳纳米管场发射电子源[J];真空;2005年04期

7 崔雪梅;王艳;邓敏;丁桂甫;;植布法制备镍基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及其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11期

8 陈程程;刘立英;王如志;宋雪梅;王波;严辉;;不同基底的GaN纳米薄膜制备及其场发射增强研究[J];物理学报;2013年17期

9 王莉莉;冯涛;林丽锋;尉帅;陈婷;孙卓;;电泳工艺制备阵列场发射阴极及其性能的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8年02期

10 潘金艳;袁占生;卫雅芬;刘卫华;;Ni基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的性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明清;邵文生;陈长青;李兴辉;白国栋;张甫权;李含雁;冯进军;;单根碳纳米管栅控场发射阵列阴极的研制[A];第九届真空技术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高迎宾;张晓兵;雷威;王保平;;硅锥场发射阵列中离子轰击现象的分析[A];第四届华东真空科技学术交流展示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3 谢信能;李佛俊;李文恩;;低压扫描电镜的场发射阴极组件[A];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C];1983年

4 姜祥祺;加藤隆男;;氮化钽场发射阴极的制作及其特性的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科技进步奖(1994-2000)得奖人员论文集[C];2000年

5 丁明清;李兴辉;白国栋;张甫权;李含雁;冯进军;;集成栅极控制的碳纳米管场发射阵列阴极的制造技术[A];第八届真空技术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雪东;张宇宁;孙莹;雷威;张晓兵;;最佳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阵列密度的研究[A];第四届华东真空科技学术交流展示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7 董长昆;;应用电泳技术制备场发射阴极等碳纳米管器件[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朱长纯;刘卫华;;纳米场发射阴极及其在FED中的应用[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李春;元光;袁光军;郭强;陈龙;刘玉芳;;纳米锥阵列场发射阴极模拟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10 佘峻聪;黄一峰;王伟良;邓少芝;许宁生;;硅微尖锥场发射阴极的微纳加工工艺及性能优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善亮;SiC柔性场发射阴极材料制备与精细调控及其电子发射特性[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王增美;薄膜场发射阴极[D];清华大学;2007年

3 姜卫粉;一种碳纳米管/硅巢状阵列的制备与场发射、湿敏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翟春雪;纳米金刚石涂层场发射阴极结构与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徐进卓;基于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场发射器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鲁占灵;纳米非晶碳膜制备及其场致电子发射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霞;纳米ZnO/MoS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场发射特性的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2 何银花;一维氧化锌纳米锥场发射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3 葛延槟;Spindt型场发射阴极阵列中过渡和保护层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王翔;用于高功率微波管的碳纳米管场发射冷阴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汪志刚;场发射阵列薄膜设计及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东方;复合型尖锥场发射阵列制备工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于海波;场发射冷阴极尖锥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小菊;场发射阴极的计算机模拟[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段志强;纳米体系中场发射的结构效应[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10 时晴暄;场发射阵列薄膜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91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791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2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