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钢纤维长度与粗骨料粒径耦合作用对钢纤维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01:41

  本文关键词:钢纤维长度与粗骨料粒径耦合作用对钢纤维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钢纤维混凝土 钢纤维长度 粗骨料粒径 弯曲性能 损伤本构模型


【摘要】: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是将短细的钢纤维均匀、乱向地分布于混凝土基体中而形成的改性混凝土材料。为了获取不同钢纤维长度与粗骨料粒径的匹配性,推动钢纤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本文研究了钢纤维长度为30mm~60mm、粗骨料最大粒径为10mm~40mm、钢纤维长度与粗骨料最大粒径比值为1~4范围内,钢纤维长度与粗骨料粒径耦合作用对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特别是弯曲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钢纤维长度和粗骨料粒径对钢纤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随钢纤维长度和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大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2、通过192个150mm×l50mm×150mm立方体试件抗压、劈裂抗拉试验,研究钢纤维长度和粗骨料粒径对钢纤维混凝抗压、劈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长度和粗骨料最大粒径对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明显影响;钢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随钢纤维长度的增大近似线性提高,随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大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通过96根150mm×l50mm×550mm棱柱体试件的四点弯曲试验,研究钢纤维长度和粗骨料粒径对钢纤维混凝土弯拉强度和弯曲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长度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比值为1.25~3时,钢纤维对混凝土弯曲性能的改善效果较好;长纤维对大粒径骨料混凝土的增强增韧效果显著。4、通过四点弯曲试件试验后在断开截面统计纤维的分布情况,研究钢纤维长度和粗骨料粒径对钢纤维分散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布均匀程度受钢纤维长度的影响较小,随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大而降低。5、通过将四点弯曲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转化为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依据损伤理论和Weibull统计分布理论,考虑钢纤维长度和粗骨料粒径的影响,推导了弯曲荷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损伤演变方程和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在应变为1.5倍峰值应变以内,该损伤本构模型可有效描述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曲性能。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 钢纤维长度 粗骨料粒径 弯曲性能 损伤本构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5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粗骨料粒径对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11-13
  • 1.2.2 钢纤维长度与分布对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13-15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5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5-16
  • 2 试验研究16-23
  • 2.1 试验设计16-19
  • 2.1.1 试验目的16-17
  • 2.1.2 试验原材料17-18
  • 2.1.3 配合比18
  • 2.1.4 试件尺寸18-19
  • 2.2 试验内容19-23
  • 2.2.1 钢纤维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试验19
  • 2.2.2 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19-20
  • 2.2.3 钢纤维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试验20-21
  • 2.2.4 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曲性能试验21-23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23-57
  • 3.1 钢纤维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23-24
  • 3.1.1 钢纤维长度的影响23-24
  • 3.1.2 粗骨料粒径的影响24
  • 3.2 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结果分析24-28
  • 3.2.1 钢纤维长度的影响25-27
  • 3.2.2 粗骨料粒径的影响27-28
  • 3.3 钢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的试验结果分析28-34
  • 3.3.1 钢纤维长度的影响29-31
  • 3.3.2 粗骨料粒径的影响31-32
  • 3.3.3 钢纤维长度与粗骨料粒径耦合作用的影响32-33
  • 3.3.4 劈拉强度的计算33-34
  • 3.4 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曲性能34-57
  • 3.4.1 试件破坏特点34-35
  • 3.4.2 钢纤维混凝土弯曲荷载—挠度曲线35-40
  • 3.4.3 弯拉强度试验结果分析40-46
  • 3.4.4 弯曲韧性试验结果分析46-53
  • 3.4.5 钢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研究53-57
  • 4 钢纤维混凝土弯曲损伤本构模型研究57-66
  • 4.1 损伤理论与混凝土的损伤本构模型57-59
  • 4.1.1 损伤与损伤理论57
  • 4.1.2 材料的损伤本构模型57-58
  • 4.1.3 混凝土的损伤本构模型58-59
  • 4.2 本文损伤模型59-66
  • 4.2.1 四点弯曲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转化为应力—应变曲线59-60
  • 4.2.2 弯曲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变方程和损伤本构模型60-63
  • 4.2.3 弯曲荷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损伤63-66
  • 5 结论与展望66-68
  • 5.1 结论66-67
  • 5.2 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3
  • 个人简历、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73-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危大结;徐自然;;浅议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机理与工程应用[J];才智;2010年19期

2 孙欣梅;;新型复合材料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J];黑龙江冶金;2011年02期

3 李蕾;杨宏伟;;浅析PP纤维混凝土的优越性[J];科技与企业;2011年12期

4 张亚坤;侯黎黎;;纤维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10期

5 ;第十四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宋育安;张道珍;;钢丝纤维混凝土[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78年05期

7 素淋;;纤维混凝土[J];云南冶金;1991年05期

8 孙浦生;纤维混凝土国际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J];石油工程建设;1998年02期

9 卢兴江,钱春;化学短纤维混凝土的电镜测试研究[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罗立峰,周建春,黄培彦;聚合物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红;廖武华;;纤维混凝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邓兆会;;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宋二银;孙岩;戚劲松;;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程学会;石伏娅;;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5 高坚新;;钢纤维混凝土板材轴拉实验方法的研究[A];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1992年

6 赵国藩;;序言[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7 高坚新;陆大坪;张洪良;;聚合物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8 王玉棠;赵荣明;柳志强;于明;刘旭晨;;泵送杜拉纤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A];混凝土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混凝土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杨志刚;黄达;陈应波;卢哲安;;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疲劳方程研究[A];HPC2002第四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姚立宁;张妃二;郭仁俊;黄金;陈湘新;;中空柔性纤维混凝土动力耗散研究[A];第二届全国土木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胡春明;纤维混凝土:为市政工程的耐久性助力[N];中国建设报;2009年

2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王璋水;纤维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与前景(之二)[N];中国建材报;2007年

3 王建樊;纤维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与前景(之一)[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陈进周;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会议召开[N];中国建设报;2002年

5 王颖;钢纤砼势头紧逼钢筋砼[N];建筑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郭艳华;钢纤维混凝土增韧性能研究及韧性特征在地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曲嘉;钢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洪雷;石墨水泥砂浆注浆钢纤维混凝土智能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程红强;纤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曹吉星;钢纤维混凝土的动态本构模型及其有限元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范小春;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基本性能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邱继生;钢纤维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体系计算理论及受力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少伟;新型混凝土组合防护层的抗侵彻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吕雁;玻璃纤维混凝土弯曲疲劳性能及累积损伤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磊;钢纤维混凝土隧道衬砌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费厚乾;磁化水钢纤维混凝土抗冲击及抗裂性能试验与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熊阳;PVA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4 文杨;木纤维混凝土抗压弯及吸声性能试验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5 陈明;PVA纤维混凝土框架结构延性性能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潘婷婷;全轻页岩陶粒纤维和非纤维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赵蒙蒙;钢纤维长度与粗骨料粒径耦合作用对钢纤维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李川川;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与圆柱体试件力学性能及其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王莎;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的钢纤维混凝土连梁及剪力墙的抗剪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10 郑小军;聚合物复合纤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95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795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6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