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气瓶检验机构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09:00

  本文关键词:气瓶检验机构风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气瓶检验机构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人因失误 不安全行为


【摘要】:本文作为上海市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平台建设中基础性研究的一部分,主要工作是对气瓶检验机构进行风险研究。气瓶作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的一种,具备数量大、事故率高的特点,为保障气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做好气瓶定期检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现阶段气瓶检验机构检验质量和安全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有必要对气瓶检验机构进行全面的风险研究,提高其整体水平。本文通过风险因素识别,指标体系确定,风险评价模型构建等一系列步骤,最终建立了针对气瓶检验机构的一整套风险研究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明确气瓶检验机构风险范畴不仅仅包括检验安全风险,还应包括检验质量风险,并从此两方面出发对整个施检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风险因素识别,并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了两方面风险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气瓶检验机构事故致因双路线模型。(2)运用事故致因分析结果,建立组织和人员两方面指标体系。其中组织指标体系的建立基于安全管理体系评价标准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人员指标体系的建立基于不安全行为理论和人因失误理论。(3)构建了整个气瓶检验机构风险评价模型,选用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基于决策者偏好及赋权法一致性的组合赋权法对组织指标进行评价,根据分析所得人员指标要素设计人员测评问卷,采用人员指标等级对组织指标等级的修正模式得到最终风险等级。(4)对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机构进行了实例评估,评估结果符合实际情况,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气瓶检验机构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人因失误 不安全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08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4
  • 1.1 研究背景10
  • 1.2 气瓶应用背景10-13
  • 1.3 国内外气瓶监管模式13-16
  • 1.3.1 美国气瓶监管模式13
  • 1.3.2 欧盟气瓶监管模式13-14
  • 1.3.3 我国气瓶监管模式14-15
  • 1.3.4 国内外气瓶监管模式比较15-16
  • 1.4 我国气瓶检验立法现状16-18
  • 1.5 气瓶检验风险管理研究现状18-23
  • 1.5.1 风险的定义及相关概念18-21
  • 1.5.2 特种设备相关风险管理研究现状21-23
  •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23-24
  • 第2章 气瓶检验机构风险识别与分析24-42
  • 2.1 气瓶行业事故风险分析24-28
  • 2.1.1 国内气瓶事故统计24-26
  • 2.1.2 气瓶检验机构风险论述26-28
  • 2.2 气瓶检验机构风险因素识别28-36
  • 2.2.1 风险识别方法选取28-29
  • 2.2.2 气瓶检验机构主要工作内容29-31
  • 2.2.3 施检过程风险因素识别31-34
  • 2.2.4 其他方面风险因素识别34-35
  • 2.2.5 气瓶检验机构风险因素总结35-36
  • 2.3 气瓶检验机构事故致因分析36-41
  • 2.3.1 典型事故致因理论36-38
  • 2.3.2 气瓶检验机构事故致因模型的提出38-41
  • 2.4 本章小结41-42
  • 第3章 气瓶检验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42-62
  • 3.1 引言42
  • 3.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42-43
  • 3.3 组织管理指标体系建立43-52
  • 3.3.1 典型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方法43-47
  • 3.3.2 特检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47
  • 3.3.3 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标准适用性分析47-48
  • 3.3.4 气瓶检验机构组织指标的确定48-52
  • 3.3.5 气瓶检验机构组织指标小结52
  • 3.4 特定时间段人员特性因素的确定52-61
  • 3.4.1 人因失误和不安全行为概念分析52-53
  • 3.4.2 人的行为模式影响因素分析53-56
  • 3.4.3 人因失误与不安全行为研究成果适用性分析56-57
  • 3.4.4 气瓶检验机构人因失误影响因素分析57-60
  • 3.4.5 特定时间段人员特性指标要素总结60-61
  • 3.5 本章小结61-62
  • 第4章 气瓶检验机构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62-85
  • 4.1 引言62
  • 4.2 组织指标评价模型的建立62-76
  • 4.2.1 组织指标量化考核62-64
  • 4.2.2 组织指标评价方法的确定64-66
  • 4.2.3 层次分析法66-68
  • 4.2.4 熵值法68-69
  • 4.2.5 基于决策者偏好及赋权一致性的组合赋权法69-70
  • 4.2.6 基于组织指标评价模型的组织权重确定步骤70-76
  • 4.3 特定时间段人员特性指标测量76-83
  • 4.3.1 测评问卷设计依据76-77
  • 4.3.2 测评问卷设计77-81
  • 4.3.3 人员指标分数评级81-83
  • 4.4 组织指标和人员指标的合成83-84
  • 4.5 本章小结84-85
  • 第5章 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机构风险评估实例85-94
  • 5.1 引言85
  • 5.2 风险评估指标数据及分析85-87
  • 5.3 风险评估过程的实施87-91
  • 5.3.1 组织指标风险评估过程87-90
  • 5.3.2 风险评估最终结果90-91
  • 5.4 讨论与分析91-92
  • 5.4.1 组织指标熵值法引入前后对比91-92
  • 5.4.2 调研和评估中的问题及修正92
  • 5.5 本章小结92-94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94-96
  • 6.1 总结94-95
  • 6.2 展望95-96
  • 参考文献96-100
  • 致谢1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ike Mentis;;Managing project risks and uncertainties[J];Forest Ecosystems;2015年01期

2 朱喜安;魏国栋;;熵值法中无量纲化方法优良标准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15年02期

3 江书军;;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10期

4 江书军;;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监管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王慧庆;许春江;王磊;姚峰;黄冬;田灿;马珂;;应用ISRS-Natural Gas & Pipeline改进工程变更管理及建议[J];石油工程建设;2014年03期

6 傅贵;殷文韬;董继业;Di FAN;Cherrie Jiuhua ZHU;;行为安全“2-4”模型及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13年07期

7 汪伟忠;卢明银;高艺滋;周波;;机械加工车间操作工安全能力评价[J];工业工程;2013年03期

8 庞利平;;浅析特种设备检验风险的规避[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2年05期

9 陈芳;罗云;;管制员安全能力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石长生;李孟;张登新;;中美气瓶检验标准对比分析[J];品牌与标准化;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上海;基于员工行为可靠性的石油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2 赵广金;煤田地质钻探员工的可靠性因素测试及不安全行为的评估[D];天津大学;2012年

3 邬长城;安全管理体系质量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4 刘超;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果;矿山生产人员安全综合分析与评价[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英;化工企业人因失误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02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802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6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