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V荧光粒子法的膜面气液两相流场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PIV荧光粒子法的膜面气液两相流场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PIV荧光粒子法 气液两相流 雷诺应力
【摘要】:采用PIV荧光粒子法研究了1.0、1.5、2.5 mm 3种不同的曝气孔径下,不同曝气强度对膜面气液两相流流场流体力学的影响。实验应用Size-Shape-Analysis模块分析了在曝气孔径为1.5 mm、曝气强度为24 L/h条件下,膜面流场中气泡的运动规律以及3种不同曝气孔径在曝气强度为24、48、72、96、140、180、220 L/h下近膜面雷诺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1.5 mm曝气孔径产生气泡运动过程中,气泡形态呈椭圆形,等效直径主要集中在5~6 mm之间,大部分气泡速度集中在0.1~0.2 m/s之间;曝气强度的增加与雷诺应力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在本实验条件下,1.5 mm曝气孔径、140 L/h曝气强度下可产生较大的雷诺应力的变化,为最佳曝气孔径与曝气强度取值。本研究为优化膜生物反应器内流场进而减轻膜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PIV荧光粒子法 气液两相流 雷诺应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63013) 内蒙古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重点项目(ZD201508)
【分类号】:X703;TQ028.8
【正文快照】: 引言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由于具有对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质量高、污泥产量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污水处理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1]。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过程中,膜组件放置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实现固液分离,但污泥组分中的胞外多聚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细微胶体等会在膜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传义;袁丽梅;张雁秋;;曝气强度对膜污染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08期
2 张君;李秀芬;王新华;潘丹云;;曝气强度对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特性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2年01期
3 张晓琦;田禹;王强;;曝气强度对蠕虫捕食污泥过程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2期
4 蒋波;丁毅;;曝气强度对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形成特性影响的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2005年S1期
5 杨小丽;王世和;卢宁;;一体式MBR控制膜污染的最佳曝气强度及影响因素[J];水处理技术;2006年05期
6 王升;方芳;杨运平;郭劲松;;曝气强度对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系统的影响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7 卢刚,郑平,夏凤毅;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临界曝气强度的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8 王宇,杜俊琪,杨祖荣;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内气液传质性能研究[J];化工环保;2005年03期
9 张海丰;孙宝盛;赵新华;许艳红;齐庚申;;曝气强度对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混合液可滤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8年10期
10 刘阳;张捍民;夏杰;杨凤林;;曝气强度对MBR活性污泥性质和膜污染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辰;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优化及脱氮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应东;污泥颗粒化过程及曝气条件对好氧颗粒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仵海燕;MBR中微生物产物对膜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2年
3 戴莹;MBR处理印染废水过程中EPS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婧晶;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的产生及相关酶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26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82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