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TaON光阳极性能改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19:11

  本文关键词:TaON光阳极性能改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电化学分解水 氧氮化物光阳极 TaON Co-pi


【摘要】: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爆发以来,太阳能转换为氢能成为新能源研究领域的焦点,而光电化学水分解是其中一种方式。适用于光电化学分解水的半导体需要具有合适的能带带隙,导带价带位置,稳定性等多重因素。目前为止,满足上述条件的半导体并不存在,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现有半导体的修饰以提高半导体光电化学水分解的效率。提高半导体光电化学水分解效率的途径包括:(1)通过掺杂的方式调整较宽能带半导体带隙以及较窄能带半导体有效电子传输效率;(2)表面处理以减少表面复合中心位点;(3)电催化剂修饰,需要具有光电化学稳定性的电催化剂修饰半导体降低光电化学水分解反应过电势以达到提高光电化学水分解效率的目的。本论文我们以氧氮化物为研究重点,因其具备理想的能带结构,光吸收性能强,稳定性高,外加偏压低等优势。氧氮化物中的TaON作为本论文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样品合成条件及电催化剂修饰的探索,进一步优化TaON光电化学活性提高光电化学水分解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优化TaON合成温度降低其表面缺陷态,最终达到提高电荷分离效率的目的。本论文将升高制备TaON合成温度,继而氧氮比例发生变化,其中N含量减少不仅使光吸收波长变长并且通过Mott-Schottky曲线理论计算得出电荷分离效率也有一定程度提高。(2)利用电催化剂Co-pi修饰TaON光电极以提高光电化学性能。采用电沉积方法将Co-pi担载在TaON电极表面,表面修饰后得到的Co-pi/TaON电极在AM 1.5照射下,1.23 Vrhe时光电流约为2 mA cm-2,400 nm波长的IPCE为75%。
【关键词】:光电化学分解水 氧氮化物光阳极 TaON Co-pi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16.2;O643.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23
  • 1.1 研究背景8-9
  • 1.2 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池工作原理9-13
  • 1.2.1 光电化学水分解发展简史9-10
  • 1.2.2 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池基本结构和类型10-11
  • 1.2.3 N型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池工作原理11
  • 1.2.4 影响N型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池光阳极效率的因素11-13
  • 1.3 提高光电化学水分解的途径13-15
  • 1.3.1 掺杂13
  • 1.3.2 表面处理13-14
  • 1.3.3 电催化剂14
  • 1.3.4 光电极材料形貌控制14-15
  • 1.3.5 其他方法15
  • 1.4 N型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池的性能参数15-17
  • 1.4.1 量子转换效率15-16
  • 1.4.2 太阳能转换效率16
  • 1.4.3 太阳能转换氢能效率16-17
  • 1.4.4 光电流17
  • 1.5 N型半导体光电极的研究现状17-21
  • 1.5.1 金属氧化物17-19
  • 1.5.2 氧氮化物19-21
  • 1.5.2.1 Ta_3N_5研究现状20-21
  • 1.5.2.2 TaON研究现状21
  • 1.5.2.3 修饰TaON催化剂研究现状21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21-22
  • 1.7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22-23
  • 第2章 实验表征部分23-27
  • 2.1 基本物理性质表征23-24
  • 2.1.1 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23
  • 2.1.2 电子扫描显微镜(SEM)23
  • 2.1.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23-24
  • 2.1.4 紫外可吸收光谱(UV-vis)24
  • 2.1.5 电子能谱分析(XPS)24
  • 2.2 电化学性质表征24-25
  • 2.2.1 Mott-Schottky曲线24-25
  • 2.2.2 电化学阻抗谱(EIS)25
  • 2.3 光电化学性质表征25-27
  • 2.3.1 光电流测试26
  • 2.3.2 量子效率测试26-27
  • 第3章 改善TaON光阳极光电性能研究27-45
  • 3.1 引言27-30
  • 3.2 实验部分30-31
  • 3.2.1 TaON粉末的制备30
  • 3.2.2 TaON电极制备30
  • 3.2.3 助催化剂担载30-31
  • 3.3 结果与分析31-43
  • 3.3.1 TaON粉末的表征31-37
  • 3.3.2 TaON光电极的表面担载37-43
  • 3.4 本章小结43-45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45-47
  • 4.1 主要结论45
  • 4.2 后续工作与展望45-47
  • 参考文献47-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玫;张改清;高淑娟;崔晓瑞;;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4年02期

2 洪祖培;刘蕙菁;;Au/TiO_2,Ru/TiO_2,Pt/TiO_2光阳极的电流-电压特性及制备[J];化学通报;1982年01期

3 高颖;张业茂;谭正;;表面沉积钯层的n型硅光阳极特性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1991年04期

4 胡志强;刘显卿;黄德锋;高宏;;NiCr_2O_4/TiO_2薄膜光阳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S5期

5 丁辉;王鸣;杜兆富;赵栋梁;;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光阳极的几何参数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J];金属功能材料;2014年02期

6 赵义平;陶汝华;董伟伟;邵景珍;邓赞红;方晓东;;二氧化钛有序纳米阵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23期

7 陈尧;池波;刘军;蒲健;李箭;;浸渍提拉法修饰阳极对DSSC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8年07期

8 ;上海硅酸盐所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基础研究中取得新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2年06期

9 田研;蒲健;池波;陈尧;李箭;;分散介质对多孔TiO_2光阳极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8年03期

10 郇正伟,庄启星,蔡启瑞;乙烯光电催化氧化的研究—金属/n-GaP光阳极[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昌健;郑大江;叶美丹;吕妙强;郭文熹;;一维多级纳米结构TiO2光阳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李亚峰;魏明灯;;金属有机框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界面调控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金嘉莹;汪洋;翟锦;;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1分会:基础化学教育[C];2014年

4 王弋;付立民;张建平;艾希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缺陷态分布及电荷抽取动力学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李健生;桑晓静;陈维林;苏忠民;王恩波;;多酸型光敏剂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袁帅;黄辉;王竹仪;赵尹;施利毅;蔡传兵;李东栋;;三维导电网格的构造及其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7 庞爱英;李亚峰;孙逊;魏明灯;;ZnO光阳极表面酸性腐蚀的抑制及其对光电性能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8 罗文俊;邹志刚;;通过消除表面复合中心获得高效Ta_3N_5太阳能分解水光阳极[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1分会:光化学[C];2014年

9 吴颉;张修华;王世敏;刘显杰;吴立方;刘勇;;NPC光阳极的极化及其电池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李亚峰;魏明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界面修饰[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5分会:有机光伏[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恩言;基于TiO_2光阳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英博;基于多孔TiO_2光阳极的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D];天津大学;2015年

3 张林林;钌催化剂结构对DS-PEC中光阳极水氧化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俞佳;氟/稀土上转换材料TiO_2复合光阳极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赵晓冲;聚合物基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性能优化[D];清华大学;2013年

6 楚亮;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王丹;半导体氧化物光阳极的表面/界面修饰及水分解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向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黄妞;光阳极修饰和二氧化钛形貌调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3年

10 李鑫;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低温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锦滇;金空心球等离激元调控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2 徐s顂,

本文编号:832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832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f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