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丝米级矩形沟槽表面的水滴融合过程

发布时间:2017-09-13 06:08

  本文关键词:丝米级矩形沟槽表面的水滴融合过程


  更多相关文章: 矩形微沟槽 水滴 融合 桥状物


【摘要】: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测试丝米级矩形沟槽表面的水滴融合过程,分析了平行沟槽、垂直沟槽方向的2个等大、非等大水滴间的融合和振荡规律.试验中,采用壁面预埋针头法实现了预置静态水滴与缓慢生长的准静态水滴的融合.结果表明,水滴的融合过程包含融合、振荡2个阶段.在等大水滴间的融合过程中,当水滴平行于沟槽方向融合时,受到沟槽的引导作用,沿沟槽方向的水滴振荡剧烈并伴随接触线的往复移动;当水滴垂直于沟槽方向融合时,受到垂向肋间"能垒"的限制,垂直沟槽方向的水滴振荡较弱,且接触线位置无明显变化,但竖直方向的水滴振幅显著.在非等大水滴间融合时,小水滴被吸引到大水滴一侧,融合过程呈现出不对称性,且液桥高度峰值、融合时间及接触线长度均随两水滴总体积的增加而增大.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宁波海洋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矩形微沟槽 水滴 融合 桥状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350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102015ZY017)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意创新种子基金项目(Z2015002) 长安大学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3G1502048)资助
【分类号】:TM911.4
【正文快照】: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属于新型清洁动力装置,在电动汽车、潜艇及航天器等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PEMFC工作时,其内部生成的大量小水滴会不断融合变大,使其排水难度增加而造成电极“水淹”[1-2].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水滴的融合规律,以寻找控制水滴融合、解决PEMFC排水困难的

本文编号:841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841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2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