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玻璃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MPCVD 类金刚石薄膜 玻璃 工艺参数 结构性能
【摘要】:本文采用自制的1kW/2.45GHz石英钟罩式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设备在玻璃基板上制备类金刚石(DLC)薄膜,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分光分度计、拉曼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旋转摩擦磨损测试仪等研究测试手段对不同工艺参数下制备薄膜样品的结构、光透过率、形貌、摩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分析。从而得到了随着微波功率、沉积时间、沉积气压等工艺参数的变化时,所制备出薄膜的结构、性能的变化规律,优化了其制备工艺参数,研究对比了其结构与性能上的差异,并在适宜的工艺参数下,在不同的玻璃基板表面制备类金刚石(DLC)薄膜。XPS测试结果表明,在玻璃基板上制备的薄膜具有典型的DLC薄膜碳元素,且含有少量的氧杂质。拉曼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是典型的DLC薄膜,沉积时间越短,DLC薄膜中sp~3杂化键含量越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表明,在300nm左右的波段光吸收率很高,在600nm以上可见光红外波段有很高的透过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DLC薄膜表面呈颗粒状均匀分布,且表面粗糙度小,平整光滑,随着沉积气压的增大,DLC表面团簇尺寸减小,致密性好。旋转摩擦磨损测试结果表明,DLC薄膜摩擦过程中摩擦曲线平稳,摩擦系数小,其耐磨性能好。
【关键词】:MPCVD 类金刚石薄膜 玻璃 工艺参数 结构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27.11;TB38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引言11
- 1.2 DLC膜的发展11-12
- 1.3 DLC膜的结构12-13
- 1.4 DLC薄膜的性能与应用13-17
- 1.4.1 机械性能与应用14
- 1.4.2 光学性能与应用14-15
- 1.4.3 电学性能与应用15-16
- 1.4.4 生物医学性能与应用16
- 1.4.5 其他性能与应用16-17
- 1.5 DLC薄膜的制备方法17-21
- 1.5.1 物理气相沉积法17-19
- 1.5.2 化学气相沉积法19-21
- 1.6 DLC薄膜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1
- 1.7 本文研究内容21-23
- 第2章 实验设备与表征手段23-31
- 2.1 MPCVD设备及特点23-25
- 2.2 MPCVD设备的结构25-26
- 2.2.1 微波系统25
- 2.2.2 气路、真空系统25
- 2.2.3 水冷、控制系统25-26
- 2.3 基片的预处理26
- 2.4 DLC薄膜的制备工艺26-29
- 2.4.1 沉积DLC薄膜的操作过程26-27
- 2.4.2 DLC薄膜的制备工艺参数27-29
- 2.5 实验样品表征29-31
- 2.5.1 X射线光电子能谱29
- 2.5.2 拉曼光谱29-30
- 2.5.3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30
- 2.5.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30
- 2.5.5 旋转摩擦实验30-31
- 第3章 DLC薄膜的制备工艺研究31-51
- 3.1 DLC薄膜的XPS分析31-36
- 3.1.1 不同微波功率DLC薄膜的XPS分析32-33
- 3.1.2 不同沉积时间DLC薄膜的XPS分析33-35
- 3.1.3 不同沉积气压DLC薄膜的XPS分析35-36
- 3.2 DLC薄膜的扫描形貌分析36-38
- 3.3 DLC薄膜的光透过率分析38-40
- 3.3.1 不同微波功率DLC薄膜光透过率分析38-39
- 3.3.2 不同沉积时间DLC薄膜光透过率分析39
- 3.3.3 不同沉积气压DLC薄膜光透过率分析39-40
- 3.4 DLC薄膜的拉曼分析40-45
- 3.4.1 不同微波功率DLC薄膜拉曼分析41-42
- 3.4.2 不同沉积时间DLC薄膜拉曼分析42-43
- 3.4.3 不同沉积气压DLC薄膜拉曼分析43-45
- 3.5 DLC薄膜的摩擦性能分析45-49
- 3.5.1 不同微波功率DLC薄膜摩擦性能分析47-48
- 3.5.2 不同沉积时间DLC薄膜摩擦性能分析48-49
- 3.5.3 不同沉积气压DLC薄膜摩擦性能分析49
- 3.6 本章小结49-51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51-55
- 4.1 本文结论51-53
- 4.2 全文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61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61-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雄心,赵建生;搀杂氟对类金刚石薄膜的影响[J];材料导报;2002年04期
2 张慰萍,陈竞,方容川,胡克良;制备类金刚石薄膜过程中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J];物理化学学报;1992年03期
3 齐军,雒建斌,王静,李文治,温诗铸;离子辅助轰击能量对类金刚石薄膜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0年02期
4 冷永祥,黄楠,孙鸿,陈俊英,万国江,王进;真空弧源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及其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03年02期
5 李敬财,何玉定,胡社军,黄拿灿;类金刚石薄膜的应用[J];新材料产业;2004年03期
6 田中章浩;类金刚石薄膜和金刚石薄膜的最新制备技术与各种特性[J];珠宝科技;2004年06期
7 王进,Sunny C.H.Kwok,陈俊英,杨萍,黄楠,P.K.Chu;磷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5年02期
8 沈风雷,闻荻江,王红卫;电沉析条件对钛合金表面液相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影响(英文)[J];功能材料;2005年08期
9 刘成龙,杨大智,彭乔,邓新绿;类金刚石薄膜在模拟体液中的电化学阻抗[J];硅酸盐学报;2005年11期
10 赵之明;李合琴;顾金宝;;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其电阻率、光谱特性研究[J];真空;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彦;王成兵;;超润滑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A];第八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力军;张贵锋;刘正堂;许念坎;郑修麟;;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影响折射率的因素分析[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3 卢春灿;贾晓芳;潘婧;梁佳佳;聂朝胤;;类金刚石薄膜结合力改善技术[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代伟;孙丽丽;吴国松;汪爱英;;线性离子束制备高性能、大面积类金刚石薄膜的研究[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代伟;吴国松;孙丽丽;张栋;汪爱英;;铬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任妮;赵栋才;肖更竭;马占吉;武生虎;;脉冲电弧沉积的掺钛多层类金刚石薄膜性能研究[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周鸿飞;马洪涛;;使用拉曼光谱对类金刚石薄膜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A];薄膜技术高峰论坛暨广东省真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志凯;廖梅勇;姚振钰;柴春林;杨少延;王占国;;质量分离低能离子束制备极光滑类金刚石薄膜[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张文英 ;黄楠 ;孙鸿 ;冷永祥 ;杨文茂 ;陈俊英;;超硬超厚类金刚石薄膜合成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0 刘成龙;齐民;徐军;杨大智;;等离子体复合技术沉积梯度类金刚石薄膜及其性能研究[A];TFC'05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代明江;类金刚石薄膜掺杂作用机理及其摩擦学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江美福;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的氟化类金刚石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李之杰;碳团簇沉积类金刚石薄膜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刘凡新;高密度硬盘磁头用超薄类金刚石薄膜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灿;金刚石薄膜和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性能试验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刘敏;功能化类金刚石薄膜调控神经细胞生长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刘博;类碳薄膜成分结构与生物相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吾凡别克·巴合提;基底粗化和掺氮的类金刚石薄膜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评价[D];兰州大学;2015年
5 卓国海;类金刚石薄膜的膜/基界面调控及其机械力学性能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6 林s,
本文编号:868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86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