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厂气回收过程中分离技术的能效分析
本文关键词:炼厂气回收过程中分离技术的能效分析
【摘要】:针对炼厂气多目标回收工艺设计时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分离过程能效比的概念,将气体分离过程中压力和温度变化导致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能量统一用电功表示,得到了分离过程能耗与产品回收量间关系的定量表示方法;以某厂炼厂气回收过程为例,比较了不同分离技术和不同分离过程的能效比。当产品氢纯度要求不高(≥97%)时,采用变压吸附(PSA)工艺的能效比较高(0.86),与膜分离工艺相比,提高了28%;当产品氢纯度要求较高(≥99.9%)时,采用膜分离-PSA工艺可以获得更高的能效比(0.54),与PSA-膜分离工艺相比,能效比提高了40%。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过程的能效比可以用于评价不同分离技术或不同分离过程的能量效率,可用于指导不同分离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多技术耦合工艺过程的设计,能够为炼厂气回收工艺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科学与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关键词】: 炼厂气 能效比 分离 回收 数学模拟
【分类号】:TQ028.1
【正文快照】: 石油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据统计,当前石油的消耗已占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40%。石油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命脉,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共进口原油3.34亿吨,平均每天进口约670万桶[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分离技术进展”讲座预告[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83年06期
2 高忠乾;;氨厂吹出气回收与分离技术进展[J];中氮肥;1987年05期
3 李洲;分离技术的进展[J];化工进展;1993年01期
4 高滋;《沸石催化与分离技术》[J];化学世界;2000年05期
5 ;“新分离技术”讲座预告[J];石油化工;1983年11期
6 ;“新分离技术”讲座预告[J];无机盐工业;1984年01期
7 朱自强;;分离技术的前沿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1年02期
8 陈建峰;;电萃取——一种新颖的分离技术[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3年01期
9 陈光进;新型水合物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1999年10期
10 陈敦和;分离科学的高度概括 分离技术的全面总结[J];大自然探索;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晋来超;倪娜;施云海;王远明;;分离技术在现代科技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应用[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魏国峰;;绿色分离技术及其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赵扬;;从第十一届世界过滤大会看目前过滤与分离技术的进展[A];第十届全国“三核”论坛暨江西省核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一)[C];2013年
4 张颂红;祝铃钰;章渊昶;姚克俭;;组合分离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化工装置节能降耗中的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5 杨积志;;强化分离技术在硫酸尾气脱硫工艺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冶炼烟气治理专利技术推广及三废无害化处置研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晏彪;分离技术面临新课题[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李鑫钢 徐世民;优先发展的过程与分离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5年
3 记者 张晔 通讯员 罗静;南大新技术使喝酒者不醉[N];科技日报;2005年
4 杨扬 李清华;我CO分离技术跃升[N];科技日报;2003年
5 记者 起翔;锂镁分离技术难关攻克[N];青海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学军;场流分离技术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眭谦;连续树脂分离技术纯化7-ACA的工艺开发[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2 李洋;基于硅胶分离的集成反应分离技术及装备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11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91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