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摘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的方法。采集15个产地绒柄牛肝菌样品的红外光谱信息,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二阶求导(Second derivative,SD)、Norris平滑的组合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优化处理,MSC+SD+ND(15,5)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通过主成分载荷图分析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样品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该方法的重现性,精密度及稳定性的RSD值分别为0.17%,0.08%,0.27%,表明方法稳定、可靠。主成分分析的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7.24%,能表达红外光谱的主要信息,主成分得分散点图中同一产地样品成簇聚集,不同产地样品分布于相对独立的空间,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地样品。主成分载荷图显示,随主成分贡献率降低,主成分所捕获的样品信息减少,其中PC1在3 571,2 958,1 625,1 456,1 405,1 340,1 191,1 143,1 084,935,840,727cm~(-1)波数捕获大量样品信息,归属为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纤维素等化学物质的吸收峰,表明这些化学物质含量的差异是区分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样品的主要依据。基于离差平方和法(Ward method)及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进行聚类分析,能直观显示不同产地样品的分类情况及样品之间的相关性,15个产地样品基本能够按照产地来源正确聚类,正确率为93.3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有效鉴别绒柄牛肝菌产地来源,并且能够分析不同产地样品具有差异的原因,为野生食用菌的鉴别分类和应用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红外光谱 主成分载荷分析 绒柄牛肝菌 鉴别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496,31160409,31460538)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3Z074)资助
【分类号】:TS219;O657.33
【正文快照】: 引言牛肝菌是大型真菌担子菌的重要类群,因其风味独特,食药用价值高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格逐年上扬[1-2]。我国牛肝菌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其中云南气候独特,植被多样,为野生菌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牛肝菌种类最多和产量最大的地区之一[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elValls T A ,丁海燕;确定海洋沉积物中污染物来源的方法——多变量主成分分析方法[J];海洋地质动态;2003年11期
2 王建民;王传旭;杨力;余忠林;王运祥;;基于主成分分析模型的煤矿企业员工满意度实证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刘星;王震;马新东;林忠胜;徐恒振;姚子伟;;常见亚非原油饱和链烷烃分布特征及主成分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08期
4 王卓;;黑龙江省医药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周海廷;;四川绿豆地方品种资源研究 Ⅲ地方品种群体数量性状的通经分析和主成分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6 董玉库,赵春瑞;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综合分析(Ⅰ)——主成分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7 韩波,林华荣;主成分分析在水质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1991年01期
8 高伟平;;主成分分析在化学中的应用及在可编程序计算器上的实现[J];化学工程师;1991年06期
9 任玉林,邴春亭,,逯家辉,郭晔;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主成分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6年06期
10 王丽,何鹰,王颜萍,赵英,李伟,王小如,Frank Lee;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聚类分析判别海面溢油种类[J];海洋环境科学;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么彩莲;魏宁;;关于主成分分析的改进方法探讨[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明星;缪柏其;靳韬;;利率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晓东;胡劲松;焦s
本文编号:1008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08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