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银和铜修饰的Keggin型多钨酸杂化材料的制备与光电催化性质

发布时间:2017-10-10 22:08

  本文关键词:银和铜修饰的Keggin型多钨酸杂化材料的制备与光电催化性质


  更多相关文章: 多金属氧酸盐 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 水热合成 催化性质


【摘要】: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POMs)是一类无机多金属氧簇,其表面具有丰富的氧原子。多酸结构的多样性和可调变性使其在光催化和电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与无机物相比有机配体具有更加丰富的空间构型,有利于构筑形成种类繁多、结构新颖的功能性材料。利用不同的过渡金属配位多金属氧酸盐和有机配体,构筑形成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使多金属氧酸盐和有机配体的优点得以融合,得到具有丰富结构和优良性能的功能材料。本论文中,我们选择经典的多金属氧酸盐和含氮或含氧有机配体,通过配位数丰富的银原子和铜原子配位桥连,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了四个新颖的基于银和铜修饰的Keggin型多钨酸杂化材料:[Ag(phen]2(Agphen)_2SiW_(12)O_(40)(1)[Ag2bimb(phen)_2](H_2SiW_(12)O_(40))(2)Cu_2(en)_4(ox)_2(HPW_(12)O_(40))(3)Cu_2(en)_4(ox)_2(H_2SiW_(12)O_(40))(4)(phen = 1,10-phenanthroline,bimb = 1,3-bis(1-imidazoly)benzen,en= ethylenediamine and ox = oxalate)并通过单晶X 射线衍射红外波谱分析元素分析和粉末衍射等表征方法对四个化合物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是超分子结构;化合物3和4是同构的,均系一维链结构。进一步,我们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光催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化合物1对亚甲基蓝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而化合物2具有抑制亚甲基蓝溶液降解作用。我们进一步研究化合物3和4对亚硝酸根碘酸根过氧化氢抗坏血酸和多巴胺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3对过氧化氢还原反应就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过氧化氢的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化合物4对碘酸根还原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具有检测碘酸根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 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 水热合成 催化性质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多金属氧酸盐简介10-12
  • 1.2 金属-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杂化材料12-16
  • 1.2.1 帽型金属-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杂化材料12-15
  • 1.2.2 双核铜修饰的多酸杂化材料15-16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16-18
  • 第2章 实验方法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18-21
  • 2.1 实验方法18-19
  • 2.1.1 水溶液合成方法18
  • 2.1.2 水热合成方法18-19
  • 2.1.3 离子液合成方法19
  • 2.1.4 水热合成方法的利弊19
  • 2.2 实验方法19-20
  • 2.3 实验药品20
  • 2.4 小结20-21
  • 第3章 银修饰多钨酸杂化材料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质21-33
  • 3.1 引言21
  • 3.2 化合物 1-2 的合成、结构与表征21-29
  • 3.2.1 化合物 1-2 的合成21-23
  • 3.2.2 化合物 1-2 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23-24
  • 3.2.3 化合物 1-2 的粉末衍射24-25
  • 3.2.4 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25-27
  • 3.2.5 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27-29
  • 3.3 化合物 1-2 的催化性能29-31
  • 3.3.1 化合物1的光催化性能29-31
  • 3.3.2 化合物2的光催化性能31
  • 3.4 本章小结31-33
  • 第4章 铜修饰多钨酸杂化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性质33-45
  • 4.1 引言33
  • 4.2 化合物 3-4 的合成、结构与表征33-39
  • 4.2.1 化合物 3-4 的合成33-34
  • 4.2.2 化合物 3-4 的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34-35
  • 4.2.3 化合物 3-4 的粉末衍射35-36
  • 4.2.4 化合物 3-4 的晶体结构36-39
  • 4.3 化合物3的电催化性能39-41
  • 4.3.1 碳糊电极的制备39
  • 4.3.2 化合物3的电化学性质39-40
  • 4.3.3 化合物3的电催化性质40-41
  • 4.4 化合物4的电催化性质41-43
  • 4.4.1 化合物4的电化学性质41-42
  • 4.4.2 化合物4的电催化性质42-43
  • 4.5 本章小结43-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3-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克城;;杂化材料与杂化技术[J];今日科技;1989年03期

2 李旭华,袁荞龙,王得宁,应圣康;杂化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0年02期

3 徐炽焕;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商品化[J];化工新型材料;2001年01期

4 李旭华,袁荞龙,王得宁;新型非线性光学杂化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12期

5 张启卫,章永化,陈守明,熊红兵,龚克成;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5期

6 李宏途,张宏文,徐亚新,张开,金旭,周鑫,王静媛;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新型含有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7期

7 王华林;李延红;翟林峰;史铁钧;盛敏刚;王继植;;可降解聚乳酸/羟基磷灰石杂化材料——Ⅲ.聚乳酸/羟基磷灰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降解[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3期

8 凌伟;顾嫒娟;梁国正;;耐热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10期

9 刘镇;吴庆银;钟芳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08年07期

10 李玉;于文志;韩兆让;刘春丽;余娜;崔琳琳;;PMMA/TiO_2-SiO_2高分子杂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允伍;赵强;何坤欢;曾永飞;卜显和;;新型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构筑与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苏忠民;;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实验合成和理论计算[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杨扬;赵超越;陈桥;吴刚;;高流动性星形聚酰胺杂化材料[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张翠娟;王明盛;郭国聪;;一种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和结构[A];中国化学会2013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林长亘;陈伟;宋宇飞;;不对称多酸基杂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3分会:晶体工程[C];2014年

6 杨胜洋;李晴;王彩凤;陈莉;陈苏;;利用催化链转移聚合法制备量子点—聚合物杂化材料[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7 徐龙彬;岑浩;傅雅琴;;二氧化硅含量对形状记忆聚氨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性能影响[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上册)[C];2010年

8 闫冰;;镧系光功能杂化材料多层次组装最新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徐龙彬;岑浩;傅雅琴;;二氧化硅含量对形状记忆聚氨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性能影响[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上册)[C];2010年

10 王希渠;;特异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分子设计[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杨维骅 通讯员 向娟;杂化材料“武装”功能纤维[N];中国纺织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沈轶伦;创造1+1>2的效应[N];解放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向梅 记者 刘們;纤维为你挡住紫外线[N];上海科技报;2009年

4 记者 陶婷婷;纤维业界领军人 学生眼中好师长[N];上海科技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丁晗;生物分子—金簇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生物医学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3 杨树华;石墨烯基杂化材料可控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孟维利;石墨烯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太阳电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吴莹;有机—钼磷酸功能分子杂化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童霞;磷系三元杂多化合物及其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导电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秦家强;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微相结构的形成、演化及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毛辉麾;具有规整孔道结构的蒙脱土柱撑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9 曹元一;受阻酚的聚多态及聚合物/受阻酚阻尼杂化材料的制备[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大海;交联有机硅氧烷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涂层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广强;石墨烯基多元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5年

2 邹杏;偶氮苯/氧化石墨烯杂化材料及其对Fe_3O_4纳米颗粒电磁性质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3 张园厂;磷酸锰基纳米花杂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5年

4 何兴华;纳米金属氧化物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程显为;UV固化含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6 马丽娜;离子型聚合物—分子筛杂化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7 李政;新型含羟基配体的合成及其在稀土发光杂化材料中的应用[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8 董士花;酞菁预聚物与Fe_3O_4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张雪雪;纳米羟基磷灰石/有机物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杨静;锡氟磷酸盐玻璃—聚合物杂化材料的流变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08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08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8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