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诱导发光在化学发光分析及胶束形成过程监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24 10:37
本文关键词:聚集诱导发光在化学发光分析及胶束形成过程监测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聚集诱导发光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预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
【摘要】: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的出现为科研工作者们开启了新的研究领域。与传统的荧光分子相比,AIE分子具有随着分子聚集程度增加,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强度也逐渐增强的特点,这彻底解决了普通荧光分子聚集荧光猝灭(ACQ)的缺陷。AIE分子因其独特的荧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传感、成像,和光电器件等领域中。本文将聚集诱导发光应用到化学发光分析和胶束形成过程监测中,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将三种典型的AIE化合物:金纳米簇、一价金巯基化合物及9,10-二[4-(3-磺酸丙氧基)-苯乙烯基]蒽磺酸钠盐应用到过氧草酸酯-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中。研究发现,三种AIE化合物对过氧草酸酯-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为了验证AIE化合物在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中的作用,我们综合的研究了体系的结构、光学,和化学发光性质。实验证明AIE化合物可以作为化学发光共振能量受体有效的提高能量转移效率。本实验结论将会为其他科研工作者研究不同的AIE化合物作用于其他化学发光体系提供理论依据。2、将四苯基乙烯(TPE)分子嵌入合成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中,制备了具有表面活性剂分子性质的AIE分子TPE-SDS。TPE-SDS分子中长的疏水链使其在溶液中聚集而形成预胶束,并显示出强烈的荧光性质。TPE-SDS聚集体可以作为荧光探针指示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形成胶束过程中预胶束的存在,并可测量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本文第一次提出以AIE性质的表面活性剂为探针监测胶束的形成过程,为解释胶束的形成机理和CMC值测定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聚集诱导发光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预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57.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缩写对照13-15
- 第一章 绪论15-35
- 1.1 聚集诱导发光(AIE)的应用研究进展15-25
- 1.1.1 AIE分子探针在化学传感中的研究进展15-19
- 1.1.2 AIE分子探针在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19-21
- 1.1.3 AIE分子探针在光电领域的研究进展21-23
- 1.1.4 AIE分子探针在刺激响应检测中的研究进展23-25
- 1.2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分析方法25-30
- 1.2.0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基本原理25-26
- 1.2.1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及研究进展26-30
- 1.3 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过程及测定30-33
- 1.3.1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方法30-31
- 1.3.2 表面活性剂预聚集体的测定31-33
- 1.4 本课题的提出33-35
- 第二章 AIE在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中的应用35-55
- 2.1 引言35-36
- 2.2 实验部分36-40
- 2.2.1 试剂部分36-37
- 2.2.2 设备和仪器37-38
- 2.2.3 金纳米簇的合成38
- 2.2.4 一价金-巯基化合物的合成38
- 2.2.5 9,10-二[4-(3-磺酸丙氧基)-苯乙烯基]蒽磺酸钠盐的合成38-39
- 2.2.6 化学发光实验39-40
- 2.3 结果和讨论40-53
- 2.3.1 金纳米簇的AIE特征40-44
- 2.3.2 AIE分子增强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44-53
- 2.3.2.1 聚集态的金纳米簇对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的增强44-47
- 2.3.2.2 聚集态的金纳米簇作为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能量受体的优势47-50
- 2.3.2.3 AIE分子增敏化学发光的通用性50-53
- 2.4 结论53-55
- 第三章 AIE表面活性剂探针对胶束形成过程的监测55-67
- 3.1 引言55-56
- 3.2 实验部分56-59
- 3.2.1 试剂部分56
- 3.2.2 设备和仪器56-57
- 3.2.3 TPE-SDS的合成57-58
- 3.2.4 荧光法检测胶束的形成过程58-59
- 3.3 结果和讨论59-66
- 3.3.1 TPE-SDS的表面活性剂性质59-60
- 3.3.2 利用TPE-SDS探针检测表面活性剂的预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60-66
- 3.3.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预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检测60-63
- 3.3.2.2 机理讨论63-65
- 3.3.2.3 阳离子和非离子型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预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检测65-66
- 3.4 结论66-67
- 第四章 结论67-69
- 参考文献69-79
- 致谢79-81
- 科研成果81-83
- 作者和导师介绍83-85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85-86
本文编号:1088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8840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