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双模式免疫传感器的构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04 12:07

  本文关键词: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双模式免疫传感器的构制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光电化学 双模式免疫传感器 纳米粒子 肿瘤标志物


【摘要】:双模式免疫传感器是基于免疫识别系统与多(双)检测模式融合形成的分析测试方法。该传感器在构建过程中融合了多种可共存的信号探针,使其在相同或不同分析测试条件下可输出多个或多种传感信号,其既具有双模式传感器准确性高、信息通量大、样品耗用量小等独特的优势,又融合了免疫分析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而电化学-光电化学传感技术都具有高的灵敏度、仪器成本低、易实现小型化等特性,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容易实现样品原位、在体、实时、在线检测,也有利于拓宽目标物的检测范围。本论文借助纳米材料设计并构制了三种新型纳米材料敏化的电化学-光电化学双模式免疫传感系统,并成功实现了其对多种肿瘤标志物的定量高灵敏的分析测试,为电学双模式免疫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策略。第一章报道了一种基于还原型氧化石墨烯-石墨相碳化氮复合物支撑的新型电化学-光电化学双响应的竞争型免疫传感平台,并用于实现对甲胎蛋白(AFP)的高灵敏检测。第二章设计了一种由羟高铁血红素(Hb)修饰的NiCo2O4磁性超级结构(MNS)构成的新型无酶多功能生物探针,并将其用于对癌胚抗原(CEA)的电化学和光电化学的双输出免疫传感。实验发现,该传感器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可实现对血清样品中CEA含量的检测。将该传感系统中的双信号结果与逻辑系统相结合,可实现对疾病的智能化诊断。第三章制备了具有辣根过氧化酶催化活性的p型半导体碘化银-壳聚糖纳米复合物(AgI-CS)。借助于其模拟酶作用,通过引入模拟酶生物沉积作用,实现了对于白细胞介素6的超灵敏检测。这一工作不仅发展了双模式免疫传感器,也为光阴极免疫传感器的信号放大开辟了新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5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肖邢;尹凡;史爱武;张漪;;亚甲基蓝为介体的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年12期

2 李庭;曾光明;汤琳;高慧;李建兵;;脂质体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8年01期

3 刘继超;姜铁民;陈历俊;赵长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年01期

4 时巧翠;侯海祥;;基于电聚合作用的脂质体免疫传感器检测血液中2,4-二氯苯氧乙酸[J];分析试验室;2011年09期

5 颜小飞;汪懋华;安冬;;基于叉指阵列微电极的阻抗免疫传感器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11年10期

6 杜璋璋;吴秀玲;马翠萍;马洪军;;基于脂质体信号增强癌胚抗原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2012年02期

7 许双姐;吴根英;许贺;柳建设;金利通;;石墨烯-壳聚糖复合物修饰电极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1-芘丁酸的检测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2年12期

8 陈学梅;谢爱娟;孔泳;杨艳伟;丁小峰;周民;;基于聚吡咯修饰膨胀石墨电极的甲胎蛋白电化学免疫传感器[J];分析化学;2013年08期

9 吕鸣祥,方道斌,张杰;免疫传感器与高分子活性膜[J];化工进展;1990年05期

10 卢凤仙,邹子亚,,尹庆儒;一种免疫传感器──霍乱免疫传感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竹君;;集群标记物纳米粒子细胞免疫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华文;李原芳;黄承志;;基于表面共振光散射信号增强的免疫传感器[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马超;赵广英;;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朱将伟;刘国艳;史贤明;;己烯雌酚的过氧化氢酶标记及己烯雌酚免疫传感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朱俊杰;;纳米材料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赵洁;秦坯芽;胡效亚;杨占军;;基于还原石墨烯的牛白介素-4无标记电化学阻抗免疫传感器[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刘璇;雷建平;鞠q

本文编号:1139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139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8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