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类芒属草本能源植物品质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纤维素类芒属草本能源植物品质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对能源草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能建立全面的能源植物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数据库,将有助于优良品种的筛选、能源植物能用性能的评价及生物质能源产业在线控制。本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R)建立了荻、南荻、奇岗、芒四种芒属能源植物品质指标(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近红外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样本粒度对模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四种芒属能源植物茎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误差均方根(RMSECV)分别为1.35%(R~2=0.88),0.39%(R~2=0.91)和0.35%(R~2=0.80),叶片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误差均方根(RMSECV)分别为0.72%(R~2=0.88),0.85%(R~2=0.85)和0.44(R~2=0.87),所建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近红外校准模型在预测未知样品含量时效果较好,但灰分含量预测效果不理想;(2)2和0.5mm粒度样品所建近红外模型均满足样品检测精度要求,但考虑到时间和人工成本,建议在工厂对能源植物原料品质进行分析时,采用2mm样品建模。
【作者单位】: 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56) 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Z131105000413020)资助
【分类号】:S578;O657.33
【正文快照】: 引言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工业生产的核心,但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耗竭,能源危机也将成为世界性难题。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纤维素类植物因其分布广泛,充足丰富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极大的潜力[1-2]。但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金;朱凯;牛智有;程旭云;;基于PLS算法的生物质秸秆元素分析NIRS快速检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华;朱建军;李秀芬;殷丽青;;上海地区开发利用木本能源植物初探[J];上海环境科学;2006年04期
2 宋永芳;;能源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进展[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年06期
3 王莉衡;;能源植物的研究与开发利用[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年04期
4 万志兵;方乐金;;黄山地区主要能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策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11期
5 谭芙蓉;吴波;代立春;祝其丽;王文国;汤晓玉;潘科;秦晗;胡启春;何明雄;;纤维素类草本能源植物的研究现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4年01期
6 宋玉霞;张源润;;宁夏野生可开发林木生物质能源植物[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年S1期
7 王小娇;;甘肃河西荒漠能源植物资源利用与产业化研究[J];环境工程;2008年S1期
8 肖正春;汤福泉;;能源植物——黑皂树[J];商场现代化;1983年07期
9 杨海龙;吕耀;王露;沈镭;;我国大面积部署能源植物的生态环境风险[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8期
10 万泉;肖祥希;;福建生物柴油木本能源植物概况、存在问题及展望[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解新明;周峰;卢小良;;多年生禾草能源植物研究进展[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何海英;邱凌;冯佰利;;我国能源植物资源及其研发进展[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巨鹏;邱凌;刘娟娟;许卫娜;;能源植物种植与能源转化研究进展[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符瑜;潘学标;;中国主要野生木本油料能源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生境气候特征分析[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邱凌;雷彦宁;巨鹏;王晓超;刘洋;;能源植物资源与能源转化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彭长连;窦新永;舒展;林植芳;;能源植物麻疯树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A];纪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诞辰暨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隆小华;刘兆普;刘玲;王琳;严一诺;;盐生能源植物-菊芋研究进展[A];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兴刚;发展能源植物不能因噎废食[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郭金凤;能源植物开发进入产业化阶段[N];中国花卉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旭辉;我国能源植物储备全面启动[N];中国能源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奇锋 通讯员 谢舜源;春种绿草秋收能源[N];广东科技报;2012年
5 费世民;认识能源植物[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6 记者 刘慎元;中科院瞄准能源植物研发制高点[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7 特约记者 柏斌;西双版纳收集300种能源植物[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8 宋春云;生物能源植物研讨会在合肥召开[N];中国花卉报;2011年
9 陈欢欢;我国能源植物摸底工作完成[N];中国花卉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方云静 实习生 许婉秋;新疆可能成为能源植物重要产地[N];新疆日报(汉);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婕;鄂尔多斯高原能源植物筛选与利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陈敏;土壤干旱胁迫对纤维素类草本能源植物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3 赵春桥;能源植物木质素组成结构对降解转化效率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余海波;典型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种植示范及其生态效应[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禹;芒属能源植物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白鹏莉;能源植物曼陀罗耐盐性的初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威;能源植物纤维素结构对生物质降解效率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程攀;施肥对狼尾草作为能源植物的品质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邢维贺;八种抗逆经济能源植物的生化成分与脂肪酸组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聪;芒属能源植物耐盐性鉴定与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7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14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