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酰甲醛参与的多组分反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苯甲酰甲醛参与的多组分反应研究
【摘要】:杂环化合物广泛的存在于天然产物、医药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碱中。在合成化学的学术界与医药行业中,从简单易得的起始原料来合成出多样与复杂的杂环化合物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目前,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是基于多组分反应构建杂环化合物,多组分反应是指利用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反应物通过“一锅煮”的方式来构建复杂的产物的反应。多组分反应过程避免了分离和纯化中间产物,减少了溶剂的浪费,增加了最终产物的产率。苯甲酰甲醛由于其高反应活性与多反应位点而广泛的参与到多组分反应中。本论文利用苯甲酰甲醛等原料通过多组分反应合成了一些新的杂环化合物。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近几年来关于苯甲酰甲醛参与的多组分反应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主要发展了一种高效、简单合成多官能团化的中氮茚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苯甲酰甲醛、环化的1,3-二酮以及5-氨基吡唑三组分在二乙胺催化、微波促进下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此新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起始原料简单易得、底物适应性广和反应时间短等优点。目标产物的结构通过IR、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表征确定,其中化合物4k的结构经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进行确证。第三部分主要发展了在二甲胺的催化下,通过苯甲酰甲醛、5-氨基吡唑以及达米酮(或巴比妥酸)三组分反应,在乙醇中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多官能化氢化呋喃并[2,3-b]呋喃衍生物。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键高效和环境友好等的特点。主要采用IR、1H NMR、13C NMR及HRMS对目标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证化合物5a的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1.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春礼;傅亨;张铭谦;;2-苯甲酰噻吩的晶体结构[J];化学通报;1983年03期
2 杝耀祖;倪胤皓;;酰up硫氰的研究Ⅳ.\ 溴苯甲酰up硫氰用作擰定胺榐的奻R慬J];化学学报;1957年04期
3 周南;;苯甲酰苯胲及其类似物[J];化学试剂;1979年04期
4 周南;;苯甲酰苯胲与锡离子反应机理的研究[J];化学试剂;1979年02期
5 郑培菊;崔美芳;顾翼东;金祥林;;双苯甲酰羟胺-钨酰螯合物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J];化学学报;1985年04期
6 李保国;李逢泽;;某些取代苯甲酰氧基二茂锆化合物的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7 崔美芳,顾翼东,陈民勤,吴光;苯甲酰羟胺—钼酰螯合物的分子结构及晶体结构[J];无机化学学报;1990年04期
8 李耀先,刘福安,黄化民;N-取代苯甲酰氨基酸合成的新方法[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1年03期
9 付晓泰,王春明,张玉祥;稀土-N-苯甲酰苯胲络合物吸附极谱波的研究及测定钆[J];分析测试通报;1992年05期
10 史延年,方建新,卢彦昌;某些含三唑取代的苯甲酸苯甲酰甲酯衍生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加国;朱驹;周有骏;张万年;季海涛;余建鑫;宋云龙;盛春泉;姚建忠;朱杰;王贺玲;;新型顶体酶抑制剂4-胍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生育研究(摘要)[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利;含手性基元的新型液晶的合成与表征[D];东北大学;2014年
2 王建军;苯甲酰甲醛参与的多组分反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张玉祖;苯甲酰甲醛与羟基丙酮的不对称Aldol反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武翠霞;间羧基苯甲酰乳酸酯类引发剂的制备及引发丙烯酸酯类聚合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5 苏龙杰;新型邻吡唑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工艺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钢;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97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197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