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4,5-甲基-L-脯氨酸的合成及其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05:10

  本文关键词:4,5-甲基-L-脯氨酸的合成及其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的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 trans-4 5-甲基-L-脯氨酸 cis-4 5-甲基-L-脯氨酸 沙格列汀 不对称Aldol反应


【摘要】: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具有容易制备、高效、价格低廉、稳定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其中,脯氨酸类催化剂近年来更是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脯氨酸类催化剂依然存在不足,如:催化剂合成修饰困难,催化剂用量过高,催化效果不理想等。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结构独特、易于获得的脯氨酸类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就显得十分重要。4,5-甲基-L-脯氨酸是治疗糖尿病药沙格列汀的关键中间体,它的两个异构体cis-4,5-甲基-L-脯氨酸和trans-4,5-甲基-L-脯氨酸在基于脯氨酸的基本骨架上,还拥有一个刚性的三元骈环及两个顺式结构的手性桥头碳氢,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成功合成了4,5-甲基-L-脯氨酸并系统地研究了其在不对称Aldol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L-焦谷氨酸为原料,经酯化反应、Boc保护、还原、消除、环丙化、拆分、酯水解、脱氨基保护等步骤成功合成出了cis-4,5-甲基-L-脯氨酸和trans-4,5-甲基-L-脯氨酸。该制备方法拥有原料价廉易得,容易分离、纯化,环境友好等优点,弥补了现有制备方法中的不足,不仅给沙格列汀的合成提供依据和参考,还可以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不对称反应,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2)我们考察了4,5-甲基-L-脯氨酸对于目前研究较多的丙酮与对硝基苯甲醛的Aldol模板反应的催化效果。系统研究了催化剂异构体、催化剂用量、反应添加剂、添加剂用量、反应溶剂、反应温度等反应因素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即trans-4,5-甲基-L-脯氨酸为催化剂(5 mo1%),苯甲酸为添加剂(2 mo1%),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反应溶剂,-20℃下反应时,丙酮与对硝基苯甲醛的Aldol产物获得了99%ee值的对映选择性和85%的产率。(3)我们进一步拓展底物,探索了4,5-甲基-L-脯氨酸催化丙酮与多种醛底物的普遍适用性,主要包括芳基取代类醛、杂环取代类醛以及烷基取代类醛。研究结果表明,芳基取代类醛底物,反应都能获得较高的产率(81%-95%)和较好的对映选择性(ee值95%-99%),更进一步来说,芳环上为吸电子取代基和取代基为对位取代基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更好。对于杂环取代类醛底物,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明显下降(75%的产率和80%ee值的对映选择性)。而对于烷基取代类醛,如异丁醛底物经过15h的催化,只获得了痕量的产物(产率6%)。(4)我们讨论了4,5-甲基-L-脯氨酸催化环己酮对多种醛底物包括芳基取代类醛、杂环取代类醛的反应时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反应的Aldol产物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都能获得较高的产率(86%-92%)和较好的对映选择性(ee值86%-99%)。我们还进一步拓展酮底物,讨论了4,5-甲基-L-脯氨酸对其它环酮与对硝基苯甲醛的反应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四氢萘酮与对硝基苯甲醛的Aldol产物在trans-4,5-甲基-L-脯氨酸的催化作用下获得了较高的对映选择性(ee值达91%)和83%的产率。2,2-二甲基-1,3-二恶烷-5-酮与对硝基苯甲醛的Aldol产物在trans-4,5-甲基-L-脯氨酸的催化作用下获得了80%的产率和96%ee值的对映选择性。最后初步探讨了催化剂催化Aldol反应的可能的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1.2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红线;从骨胶中制备L-羟脯氨酸的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2 ;从明胶中分离L-脯氨酸和L-羟脯氨酸的新方法[J];氨基酸通讯;1977年04期

3 Motonori Tsuji;尚愚人;;N-酰基-L-脯氨酸衍生物的促进根生长活性[J];农药译丛;1993年04期

4 施强,桑立红,王在震;从骨胶中提取L-羟基脯氨酸和L-脯氨酸[J];食品科学;1998年10期

5 郑素慧;李文军;娄恺;;L-脯氨酸发酵生产的研究进展[J];新疆农业科学;2007年S2期

6 姚龙坤;;对羟基脯氨酸的认识[J];明胶科学与技术;2010年02期

7 许亮,周荣清,石碧;酸法水解测定胶原中羟脯氨酸含量条件的优化[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5年05期

8 李娟;陈舜胜;;从明胶水解液中分离制备L-羟脯氨酸和L-脯氨酸[J];现代食品科技;2006年04期

9 李十月,伍琼,李五林;血羟脯氨酸微量测定[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8年03期

10 刘芳;李德富;林炜;穆畅道;;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与应用[J];中国皮革;2007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东;;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优化[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苏国兴;章文华;刘友良;;盐分胁迫刺激大豆叶片腐胺经氧化降解向脯氨酸的转变[A];长三角现代植物生物学与农业专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窦套存;李尚民;胡玉萍;洪军;王克华;;鸡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俊科;陆志进;林晨;潘毅;;水相中进行的脯氨酸镉催化的醛的氰硅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陈策;马银辉;柳明玉;王伟;李宝林;;几种4-取代-L-脯氨酸衍生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肖雪花;陶保华;任一平;;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奶粉及其他乳制品中的L-羟脯氨酸[A];2011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1年

7 赵维萍;肖进;贾新平;曹爱忠;王海燕;陈炜;王加;王秀娥;;小麦富含脯氨酸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天珍;袁秀金;谭贵良;江迎鸿;卢蔚;顾凯;李向丽;;比色法快速测定奶粉和乳饮料中游离L-羟脯氨酸[A];“科技创新与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继忠;牛凌燕;段小波;田守生;尤金花;孙伟;;阿胶的羟脯氨酸含量测定[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陈茂钦;杨蓓蕾;张苏利;李新娟;;负载脯氨酸的毛发状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8分会:高分子科学[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玲;超临界流体中L-脯氨酸催化Aldol反应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汪明磊;肽链中脯氨酸的生物信息学与分子动力学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3 马丽清;小麦耐盐相关基因的作图及克隆[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胜利;产反式-4-羟基-L-脯氨酸大肠杆菌菌株的改造及发酵条件初步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2 杜中虎;脯氨酸类衍生物及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技术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3 王坤坤;L-脯氨酸结晶过程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4 赵利维;生物转化法生产顺式-4-L-羟脯氨酸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于娜;4,5-甲基-L-脯氨酸的合成及其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的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6年

6 曹芳;钾促进烟草脯氨酸累积的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丽莉;L-羟脯氨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王东;羟基脯氨酸正十二烷基酯的合成及抗氧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彭英;水稻脯氨酸累积相关基因多样性及与苗期耐盐性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毛宇鸿;4-位取代的L-脯氨酸类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98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198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1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