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芳香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几种芳香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摘要】:配位聚合物不仅有迷人的结构,性质上在发光、气体吸附、催化、磁性、非线性光学等方面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使它们的设计合成成为当前配位化学领域活跃的课题之一。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金属离子,不同的有机配体以及反应条件的变化都会导致配合物最终结构的变化。在众多的有机配体中,芳香多羧酸配体因为其多变的配位模式,与不同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不同维度的配合物。因此本论文选用5-甲基间苯二甲酸(H_2mip)、5-溴间苯二甲酸(H_2Brip)、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H_2tbip)以及5-氨基间苯二甲酸(NH_2-H_2ip)作为配体,与双咪唑配体和单咪唑类含氮配体,以及乙酸锌、乙酸镍、硫酸铜和氯化钴,在水热条件下反应,设计合成了10个具有一维链和三维网络结构的配合物。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进行测定,并且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其他性能分析表征。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5-甲基/5-溴间苯二甲酸与双咪唑配体1,2-二(咪唑)乙烷(1,2-Bie)分别与乙酸锌、乙酸镍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三个配合物1-3,[Zn(Brip)(1,2-Bie)]n(1),[Ni_2(mip)(1,2-Bie)(H_2O)_2]_n(2),[Ni_2(Brip)(1,2-Bie)(H_2O)_2]_n(3)。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与配合物2和3的结构因为金属中心的不同,配合物最终结构也不同;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的固体荧光性能。2.利用5-叔丁基/5-甲基/5-氨基间苯二甲酸与不同的单咪唑配体以及铜盐、钴盐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配合物4-10,[Co(tbip)(im)_2]_n(4),[Co(tbip)(2-mim)_2]_n(5),[Co(mip)(2-eim)(2-pim)]n(6),[Cu(mip)(2-eim)_2]_n(7),[Cu(tbip)(im)_2]_n(8),[Cu(tbip)(4-mim)_2]_n(9)和[Cu_2(NH_2-ip)2(H_2O)_2]_n(10)。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金属钴(II)离子通过六配位和四配位的配位方式形成不同的一维链,最终堆积形成三维空间结构;金属铜(II)离子则表现出六配位和五配位的配位方式,金属中心离子配位方式的不同,使配合物的最终结构也有发生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志勇;何芳;部丽娟;谷铁安;杨大威;傅迎春;谢青季;姚守拙;;配位聚合物及其在分析传感方面的应用[J];化学传感器;2013年01期
2 C.N.肯尼;游安基;;配位聚合物[J];化学通报;1961年07期
3 张琳萍,侯红卫,樊耀亭,程凤宏;配位聚合物[J];无机化学学报;2000年01期
4 高锋,唐洁渊,林晓红;褐藻酸镨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J];稀土;2000年04期
5 高锋,唐洁渊,林晓红;聚丙烯酰胺镨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6 张鸿云,雷静,吴庆安,张郁松,陈佩琨,程文强,张晓霞;设计和组装一组新型配位聚合物[J];化学世界;2001年03期
7 朱龙观;;三维大孔道配位聚合物创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2年05期
8 张峻,张旭东,肖博,刘亚茹;两个新的镍和铜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3期
9 黄美荣,李新贵,华轶敏,张炜;液晶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J];高分子通报;2004年01期
10 孙长艳,郑向军,金林培;微孔镧系配位聚合物[J];中国稀土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明;张杰鹏;;柔性微孔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尧宇;杨国平;;穿插和缠绕的功能配位聚合物的可控合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亚男;杨国平;庞凌燕;王尧宇;;新颖三维穿插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刘波;黄文欢;刘芮廷;王尧宇;;新颖的三维微孔及穿插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赵婷婷;屈学俭;景学敏;霍启升;刘云凌;;柱支撑作用三维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组装[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王磊;梁志强;王艳艳;杨玮婷;;基于五核钴(Ⅱ)簇的新颖三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鲁统部;;孔状配位聚合物[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爽;郑冰;张丽荣;李光华;霍启升;刘云凌;;镉与咪唑羧酸及其衍生物构筑的三维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潘勤鹤;曾永飞;宋伟朝;卜显和;;具有八核钴簇的新型三维钴(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小明;;磁性配位聚合物的分子设计、结构与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钊良 记者 吴鹤年;我国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入国际前沿[N];科技日报;2004年
2 炎炎;间苯二甲酸供不应求[N];中国物资报;2000年
3 靳霖;国内需求增长迅速国外产能过剩严重[N];中国化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名莉;金属—有机膦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修饰及催化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孙延春;芳香多羧酸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刘波;吡啶羧酸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4 张丽娜;基于二元芳香羧酸的稀土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杨小乐;基于羧酸或吡啶羧酸类配体的过渡/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学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6 庞凌燕;含刚性三苯基四羧酸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性质及其作为荧光探针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7 吴威平;氮杂环羧酸配体配位聚合物的构筑、结构与性质表征[D];西北大学;2015年
8 孟高祥;基于四氮唑配体的d~(10)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表征与性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黄婉云;基于刚/柔性的两极多齿配体的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骆昱晖;新型晶态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恩晓;几种芳香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吕路路;氨基酸功能化的间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3 喻荣;萘二酸、吡嗪与过渡金属锰、铜、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杨晓刚;硫代联吡啶和V型四酸构筑的系列配位聚合物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延安大学;2009年
5 刘子生;功能配位聚合物的脲热合成、结构与表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常思远;基于多羧酸配体与多氮杂环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王瑞莹;磁性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环境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国楠;基于V型芳香羧酸配体和氮杂环羧酸配体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D];内蒙古大学;2015年
9 肖书林;新型含氮/氧多齿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10 姚慧萌;由羧酸类配体和稀土、过渡金属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01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0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