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多肽纳米线石墨烯量子点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9 05:02

  本文关键词:多肽纳米线石墨烯量子点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多肽纳米线 石墨烯量子点 纳米杂化材料 细胞标记 靶向识别


【摘要】:基于良好的生物性能,生物分子/石墨烯量子点纳米杂化材料已经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中以自主设计的多功能多肽序列形成的新型多肽纳米线(PNFs)和石墨烯量子点(GQDs)为基础,成功制备了同时具备靶向识别和荧光标记癌细胞功能的多肽纳米线石墨烯量子点(PNF-GQD)新型纳米杂化材料。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新型多肽纳米线、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与性能表征。我们首先成功的设计了同时具备识别癌细胞、连接石墨烯量子点和自组装功能的多肽序列即:RGDAEAKAEAKYWYAFAEAKAEAKRGD,并且制备出可以结合GQDs和特异性识别癌细胞的新型多肽纳米线。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对PNFs的形貌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电化学剥离石墨棒、水合肼还原的方法制备了GQDs,并采用AFM. TEM和荧光光谱分别对GQDs的形貌、分布情况和荧光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图(UV-vi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对氧化石墨烯量子点(OGQDs)和GQDs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2、PNF-GQD新型纳米杂化材料的研制及其在细胞成像方面的应用。我们将PNFs与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GQDs通过非共价键作用连接在一起制备出PNF-GQD新型纳米杂化材料。并采用AFM和TEM对PNF-GQD新型纳米杂化材料分布和形貌进行了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图和晶体结构图分析了与多肽纳米线结合后石墨烯量子点子的结构变化情况,并且通过荧光强度、荧光衰减和光稳定性三项指标研究了PNF-GQD新型纳米杂化材料和GQDs的荧光性能,采用活性比色法(MTT)分析了PNF-GQD新型纳米杂化材料和GQDs的生物相容性,分别将PNF-GQD新型纳米杂化材料和GQDs与人宫颈癌细胞(Hela)或者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共同培养,并通过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分析了PNF-GQD新型纳米杂化材料和GQDs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识别、标记情况。本论文中我们制备出了形貌均匀,荧光性能优异的PNF-GQD新型纳米杂化材料,并成功实现了同时靶向识别和荧光标记癌细胞的应用。PNF-GQD新型纳米杂化材料同时具有精准的靶向性和良好的荧光性,因此在生物医学尤其是跟踪识别和荧光标记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O65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秀苇;李小红;徐翔民;张治军;李鹏洲;谭光营;杨金明;杨前华;;聚酰胺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7年03期

2 陈苏;;无机—有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分子设计与构筑的研究[J];功能材料信息;2007年05期

3 廖明义;范诚;张晓娟;金美花;;聚丁二烯/烯丙基异丁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纳米杂化材料的形貌及性能[J];合成橡胶工业;2011年05期

4 林金火,胡炳环;生漆/无机纳米杂化材料[J];中国生漆;2001年02期

5 王伟;刘立柱;杨阳;;聚酰亚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J];山东陶瓷;2005年05期

6 薛书凯;姜昱;;聚酰亚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6年05期

7 贾瑞杰;王培;郭睿倩;韦玮;韩建涛;彭波;黄维;;碲化镉/马来酰亚胺三嗪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性能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6年09期

8 高雅;廖明义;金美花;;烯丙基异丁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聚丁二烯遥爪型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2011年04期

9 钟爱民;周钰明;崔一平;张彤;;新型聚氨酯非线性光学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和表征[J];化工时刊;2006年11期

10 张道洪,吴璧耀,贾德民;纳米TiO_2杂化材料的光敏性及其含硫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光固化[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密;周莅霖;袁金颖;李兆陇;尹应武;;三价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镧纳米线-聚己内酯-维纳米杂化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2 陈苏;;多尺度下无机-有机聚合物基纳米杂化材料的构筑与设计[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3 张慧君;易涛;李富友;;Spiropyran-MnPS_3纳米杂化材料的光致变色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杨德宝;何静;;以剥离水滑石和猪胰脂肪酶制备生物-无机纳米杂化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5 熊焕明;;聚合物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6 张爱玲;金辉;李三喜;刘洋;邹惠榕;;液晶离聚物/膨润土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7 陈苏;;无机-有机聚合物纳米杂化材料在微纳宏尺度下的组装[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薛书凯;张炜;;聚酰亚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9 王庚超;王琳;范晓青;苏静;;聚苯胺/五氧化二钒纳米杂化材料的化学与电化学表征[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海霞;苏志强;;氧化石墨烯基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与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守婷;配位键修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氧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张剑;聚合物分子刷纳米杂化材料[D];南开大学;2010年

3 薛裕华;POSS基聚合物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D];浙江大学;2010年

4 孔令涛;一维纳米杂化材料的光电传感性质及在环境检测中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李君;POSS纳米杂化材料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与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田国峰;具有存储功能的聚酰亚胺及聚酰亚胺/银纳米杂化材料的合成与制备[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7 陆绍荣;环氧树脂/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冬婉;催化裂解聚丙烯原位合成Si-C和C-C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薛琼;新型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检测蛋白质和黄酮类药物[D];山西大学;2015年

3 王金辉;以多肽纳米纤维为模板的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钟爱青;有机多孔聚合物及导电聚吡咯/金纳米杂化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申慧雁;多肽纳米线石墨烯量子点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6 王滕;锗酸锌基和氧化锰基无机—有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东华大学;2014年

7 李玉;高分子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吉林大学;2007年

8 郑晓莉;超临界CO_2辅助制备碳纳米管及石墨烯基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王雪飞;聚丙烯酸酯类/TiO_2/SiO_2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10 常文福;聚甲基丙烯酸酯类-TiO_2制备表征及改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02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02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9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