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静电作用制备硅基气凝胶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9 05:09

  本文关键词:基于静电作用制备硅基气凝胶及其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静电作用 气凝胶 增强 传热


【摘要】:针对第二类复合材料(基体与增强相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增强导致二氧化硅气凝胶密度及导热率升高等不足,利用带负电荷的二氧化硅气凝胶与带正电荷的聚合物间静电吸引作用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聚合物杂化复合材料,分析基于静电作用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增强、透光与传热性能。研究表明,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在二氧化硅气凝胶骨架表面引入聚合物层,可以有效提高气凝胶材料的强度,聚合物的引入使气凝胶内部分微孔转变为中孔,同时由于静电吸引相界面的高透光和高热阻性质,使气凝胶复合材料基本保持原有的透光性能和隔热性能。
【作者单位】: 天津城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城建大学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2175)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5JCZDJC37200)
【分类号】:O648.17
【正文快照】: (Received 21 October 2015,accepted 2 February 2016)1引言自1931年二氧化硅气凝胶(Silica Aerogel,SA)被成功制备以来[1],其独特的由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堆积成的连续无规的三维纳米网状结构就受到了大量关注。随着SA的制备科学和性能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纷纷预言和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秀霞;张伟娜;任敏;朱果逸;;硅气凝胶的研究进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李华;乔聪震;牟占军;;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常压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科学家发明世上最轻神奇固体材料[J];电子商务;2009年04期

4 陈亮;张睿;龙东辉;凌立成;;炭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的合成及结构分析[J];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04期

5 乔冬平;程广宜;金小卫;;复合气凝胶的热物性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1年01期

6 林治峰;郑剑;罗运军;;梯度气凝胶的孔结构[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年03期

7 杜艾;周斌;归佳寅;刘光武;李宇农;吴广明;沈军;张志华;;空间高速粒子捕获用密度梯度气凝胶的热学与力学特性[J];物理化学学报;2012年05期

8 毕于铁;任洪波;张庆军;杨静;张林;;氧化铜气凝胶的制备与结构表征[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11期

9 韩朝江;马拥军;裴重华;曾敏;;红外宽频吸收硅基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表征[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04期

10 李洪钟;J.R.Grace;;气凝胶粉在V型阀循环流化床中的流动行为[J];化工冶金;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杰;张俐娜;Shigenori Kuga;;高强度纤维素/SiO2气凝胶的结构和性能[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2 姚先周;胡子君;孙陈诚;李俊宁;张宏波;;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结构的热设计[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3 刘世明;王慧;曾令可;;纳米SiO_2气凝胶的性能表征与分形维数[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4 邓忠生;黄耀东;魏建东;杨靖;王珏;沈军;陈玲燕;吴爱梅;;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表面修饰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刘宁;符若文;;球状有机气凝胶及其炭气凝胶的结构[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常智;赵海雷;何方;仇卫华;周国治;曲选辉;;掺杂纤维的硅石气凝胶的结构与性能[A];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珏;沈军;张波;蒋伟阳;陆献平;;有机气凝胶的热传输机理研究[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8 任洪波;张林;杜爱民;;快速制备块状氧化铁气凝胶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杨大祥;冯坚;周新贵;张长瑞;王娟;张浩;;低温下酸/碱两步法制备氧化硅气凝胶[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赵南;冯坚;姜勇刚;高庆福;冯军宗;;耐高温气凝胶隔热材料[A];2011·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潘未末;年创产值20亿 气凝胶蕴含惊人商机[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龙;“蓝烟”袅袅向市场[N];中国航天报;2012年

3 西藏圣一新能源股份公司研究院院长 李光武;气凝胶:可以改变世界的多功能新材料[N];中国建材报;2013年

4 宏文;二氧化硅气凝胶有望产业化[N];中国建材报;2013年

5 戚翔;世界最轻固体将改变世界[N];工人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何秦江;投资两亿 年产三吨[N];绍兴日报;2006年

7 彭红;中国气凝胶产品打破美国垄断局面[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彭红;气凝胶产业化开启纳诺高科有望成最大供应商[N];中国质量报;2008年

9 通讯员 周炜 朱海洋 记者 潘剑凯;浙大实验室诞生超轻气凝胶[N];光明日报;2013年

10 闫洁;女科学家一次偶然经历,稻壳变废为宝[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文芝;二氧化硅气凝胶研制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忠强;氧化物气凝胶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徐海s,

本文编号:1202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02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5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