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红外检测法及琼脂糖光学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红外检测法及琼脂糖光学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黄曲霉毒素 植物油掺杂鉴别 红外光谱 琼脂糖凝胶
【摘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自制霉变花生油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制备及存储条件下花生油油脂霉变的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了最适宜保存花生油及其制备原料的条件。观察对比含有黄曲霉素和不含黄曲霉素的油脂红外特征光谱,发现,黄曲霉素含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样品光谱图中在1710cm-1附近出现一个特殊的吸收峰,而未检出黄曲霉毒素或其含量较低的油脂样的光谱中,在相同位置并没有观察到相应吸收峰的存在。因此,1710cm-1处的特征吸收峰可用于油脂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是否达到200μg/kg的初步鉴别。接着结合标准正态变量变换—主成分分析法和Fisher判别法实现了家用榨油机自制植物油和市售合格食用植物油是否为合格油脂的快速鉴别分析,判别正确率及交叉验证率达100%。同时研究了橄榄油中大豆油的掺杂鉴别问题,直接通过观察傅里叶红外光谱图3009-3005cm-1范围内最大吸收峰的位置,能够快速鉴别纯橄榄油与大豆油。向橄榄油中掺入大豆油,随着大豆油掺杂比例的增加,不饱和碳氢(=CH)最大吸收峰会从3005cm-1逐渐移到3009cm-1。以不饱和碳氢(=CH)的峰高为纵坐标,大豆油添加量为横坐标作图并进行线性拟合,拟合相关系数R2=0.9836表明其光谱特征吸收峰的位置和大豆油掺杂比例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这使得该方法可以用于橄榄油中的大豆油掺杂比例鉴定以及测量。文中进一步研究了应用于生物细胞打印的琼脂糖凝胶的光学特性。将不同比例的琼脂糖粉末与蒸馏水混合后加热,溶解冷却形成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测量琼脂糖热溶液冷却至凝胶态过程中不同状态下的折射率。通过与细胞液进行形状对比,获得作为生物打印基质材料和生物支架的琼脂糖凝胶最佳浓度为0.786%。测量琼脂糖凝胶的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及衰减全反射红外吸收光谱,结果显示琼脂糖凝胶在400nm-1100nm波段没有特征吸收峰,且最大吸收只有0.171Abs;在红外波段琼脂糖凝胶的吸收特性与细胞培养液基本相同,细胞培养液在2966cm-1处的特征吸收峰是培养液独有的。此外,对琼脂糖凝胶表面的激光散射特性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琼脂糖凝胶对440nm激光的散射最强,532nm激光散射最弱;琼脂糖凝胶浓度越小,散射越强。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S227;O657.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丽杰;;黄曲霉毒素与食品安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江湖,熊勇华,许杨;黄曲霉毒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05年02期
3 李荣启;范自营;张红云;秦学磊;;粮食中黄曲霉毒素污染[J];粮食与油脂;2006年08期
4 孟颖;;黄曲霉毒素污染与预防对策[J];河北化工;2009年04期
5 ;青菜可减少黄曲霉毒素侵害[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年02期
6 朱聪英;应永飞;韦敏珏;陈慧华;陆春波;周文海;林仙军;罗成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J];质谱学报;2010年04期
7 郑燕;王远兴;李瑾瑾;;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J];食品科学;2010年24期
8 董蔺萌;;科学认识“黄曲霉毒素”[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1年06期
9 王桂才;;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的研究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年04期
10 云无心;;“八卦”黄曲霉毒素[J];生命与灾害;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利;;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及控制[A];《2010中国猪业进展》论文集[C];2010年
2 张];曾庆孝;朱志伟;韩光赫;;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A];“科技创新与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马静;朱惠莲;唐志红;凌文华;;尿粪黄曲霉毒素排泄及生物干预[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抗诱变剂和抗癌剂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学术会议、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贵州省环境诱变剂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聪英;应永飞;韦敏珏;陈慧华;陆春波;周文海;林仙军;罗成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与饲料毒理学学术讨论会暨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于建兴;沈洁;陆筑凤;李加友;;黄曲霉毒素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与饲料毒理学学术讨论会暨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朱聪英;应永飞;韦敏珏;陈慧华;陆春波;周文海;林仙军;罗成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A];2013年饲料毒理学术报告会暨饲料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材料集[C];2013年
7 计成;赵丽红;马秋刚;关舒;雷元培;;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及前景展望[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陈建民;张雪辉;杨美华;金钺;;中药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概况[A];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尹淑涛;薛文通;张惠;;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A];2007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徐日荣;唐兆秀;蓝新隆;;黄曲霉毒素研究进展[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瞿凌云 通讯员 张夏讯;武汉专家攻克黄曲霉毒素速测技术[N];长江日报;2005年
2 上海交通大学 徐建雄 教授;切莫小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N];中国畜牧报;2003年
3 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张夏讯;16分钟查出健康大敌黄曲霉毒素[N];科技日报;2005年
4 记者 祝文明;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速测仪问世[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5 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 苏志明;警惕黄曲霉毒素的危害[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6 王宁 马秋刚 张建云 胡新旭 计成;黄曲霉毒素的传统去毒方法和生物降解研究进展[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7 林祥 梁斌 白艳青 崔顺花;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与预防[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8 农业部油料与制品质检中心项目主持人 李培武 研究员;农产品黄曲霉毒素亲和微球速测技术及速测仪诞生[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9 记者 高原;多吃青菜可减少黄曲霉毒素危害[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牛奶里的黄曲霉毒素哪来的?[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浩;黄曲霉毒素B1呼吸道暴露与肝癌发病关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雷佳文;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新型免疫分析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周守长;鸭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致病作用及其防治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4 鲍蕾;黄曲霉毒素的生物积累及其检测技术质量控制标准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张雪辉;中药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及模式识别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6 王妍入;黄曲霉毒素替代物绿色免疫分析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7 丁小霞;中国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与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张道宏;黄曲霉毒素杂交瘤细胞株的选育及免疫层析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杨炼;抗黄曲霉毒素B_1的单链抗体的筛选、表达和改造[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樊彦红;黄曲霉毒素B_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锦鲤及原代培养肝细胞的毒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艳丽;产黄曲霉毒素菌株的检测方法及产毒条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张亮;T-2毒素与黄曲霉毒素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及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都晓慧;花生黄曲霉毒素风险评估抽样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张盼;生物法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刘旭;粮食和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_1高效低耗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韩愈杰;黄曲霉拮抗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效果[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7 王文威;抑制黄曲霉毒素的深海细菌发酵及活性物质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虞聪聪;淮河流域X县水体藻类及其毒素污染状况及微囊藻毒素LR与黄曲霉毒素B1的联合毒性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9 谢庆;吸附剂对肉鸭日粮中黄曲霉毒素吸附效果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张捷;牛奶及饲料中主要霉菌毒素对Caco-2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39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3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