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薄层色谱的金、银纳米颗粒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07 11:27

  本文关键词:基于薄层色谱的金、银纳米颗粒分析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薄层色谱法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化学发光 金纳米粒子 银纳米粒子


【摘要】: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纳米颗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以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 AuNPs)为例,金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和材料化工,环境保护、化妆品、催化材料等众多领域。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在金纳米粒子不可避免地会被释放到空气、水体以及自然环境中,对人体健康、环境安全以及生态系统平衡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的元素组成、存在形态、粒径分布以及浓度大小等性质对其本身毒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有研究表明纳米粒子与金属离子的毒性是不同的,其中纳米颗粒的毒性远大于其相应的金属离子。因此建立纳米颗粒和相应的金属离子的分离测定方法,以及对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的定量表征方法,对于进一步了解纳米粒子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纳米颗粒的毒性效应以及环境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建立了一种基于薄层色谱法与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联用技术实现了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与金离子的分离和测定的方法。实验中首先探究了薄层色谱法实现对金纳米粒子与金离子的分离可行性研究,以乙酰丙酮,正丁醇,三乙胺(1:1:1,v/v)作为展开剂条件下实现了粒径范围在13nm-100nm之间的金纳米粒子与金离子的分离。通过改变展开剂组成,以磷酸缓冲溶液、EDTA, Triton X-114为展开剂条件下实现了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的分离,在优化条件下,可实现34nm以及47nm的金纳米粒子的分离,其分离能力可与目前常用的分离技术相媲美。同时,实验中发现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在薄层色谱展开过程中其Rf值与金纳米粒子的粒径之间存在很好的负线性相关性,通过此线性相关关系可实现对未知样品中金纳米粒子的粒径的大概分布范围进行估算。实验中还考察和优化了展开剂各组分的浓度,激光剥蚀线扫描速度等因素对薄层色谱分离效果和激光剥蚀结果(激光剥蚀灵敏度、分辨率等)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常见一些干扰离子以及溶解性有机氧化物对薄层色谱分离效果和激光剥蚀结果的影响。在最优化的条件下,建立了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浓度与激光剥蚀信号之间线性相关关系,实现了对长江水、东湖水以及自来水中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的加标回收测定。2、将浊点萃取法与薄层色谱技术以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联用实现对溶液中的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以及相应的金离子、银离子的同时富集、分离和测定。实验中首先利用浊点萃取实现溶液中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以及金离子、银离子的分离和富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展开剂配方,以0.5mM磷酸二氢钠,Triton X-114 (0.05%, w/v),十二烷基硫酸钠(0.013%, w/v),甲酸(0.05%, w/v)),20mM柠檬酸钠为展开剂体系实现对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13 nm、41 nm)、银纳米粒子(10nm、40 nm)以及金离子、银离子的同时分离。最后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实现对分离后的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以及金离子、银离子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中发现,粒径较小的纳米颗粒在薄层色谱过程中迁移距离较远,而且金离子以及银离子迁移到溶剂前沿部分。与目前常用于纳米颗粒分析方法相比,此方法可实现环境中低浓度的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以及金离子、银离子的分离和富集,并且实现对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以及金离子、银离子定量表征。3、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金纳米粒子对鲁米诺-双氧水体系的催化性能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操控的滑轨,将薄层色谱法与化学发光技术联用,发展了一种简便的纳米金测定技术。实验中首先考察了不同金纳米粒子在薄层色谱板上的发光行为,结果发现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对鲁米诺-双氧水体系的催化性能不同,其中41nm的金纳米粒子催化性能最强,同时其信号随时间衰减速度也更快,因此我们选取了合适的分析时间,在此分析条件下,化学发光信号灵敏度较大且信号波动较小。实验中还考察了化学发光仪光阑尺寸、鲁米诺溶液的pH和浓度以及双氧水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发光信号的影响并且对这些因素进行了优化。同时研究了常见的一些金属离子以及溶解性有机氧化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最优化的条件下可实现41nm以及100nm的金纳米粒子的定量测定,同时实验中考察了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的浓度与化学发光信号关系,建立了相应分析特性曲线,通过加标实验,实现了对三种实际水样(长江水、东湖水以及自来水)中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进行测定。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30;X132;O65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季春;孟令杰;路庆华;;用离子液体聚合物制备和稳定金纳米粒子[J];精细化工;2007年05期

2 万宏启;陈建敏;周惠娣;;聚[9-甲基-9-(8-硫代乙酸辛酯基)-芴]的合成及其金纳米粒子复合物[J];功能材料;2008年07期

3 钱章生;刘玫瑰;田大慧;郝丹;朱昌青;;基于发光金纳米粒子荧光增强法测定溶菌酶[J];分析化学;2011年05期

4 单洪岩;宇博;孙琳琳;王振新;;富精氨酸多肽修饰的金纳米粒子跨膜传输[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04期

5 叶春洁;赵玉云;陈嵘;蒋兴宇;;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2年12期

6 刘素娟;何彦辉;陈爱;俞杰;邵艳秋;;一种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新方法[J];光谱实验室;2013年02期

7 董秋静;张宏;凡素华;;双键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8 范玉玲;马丽华;冷爽;范兵羽;;金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3年04期

9 张付强;刘丽;赵一曼;;基于功能化金纳米粒子灵敏检测水溶液中的镉离子[J];广州化工;2013年23期

10 冷玉敏;马春华;姬晓旭;何俊宝;马奔原;;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玉芬;王晶;陈朗星;何锡文;尹洪宗;;不同形貌的金纳米粒子的光散射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研究[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谢超;任吉存;;共振散射相关光谱表征金纳米粒子的粒径和粒径分布[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春梅;桑幼;李原芳;;荧光增强及金纳米粒子色度法测定凝血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春芳;李东祥;侯万国;;金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王仕兴;董守安;;用阴离子胶束作模板金纳米粒子的光化学制备与表征[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沈星灿;蒋凌风;程蕾;梁宏;;金纳米粒子荧光增强及其在痕量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刘珍;江明;;基于包结络合作用的金纳米粒子的可控可逆聚集的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8 杨嘉诚;万其超;王咏云;;银钯合金纳米粒子之制备及其在于无电镀沉积之应用[A];2006年上海电子电镀学术报告会资料汇编[C];2006年

9 叶铁英;陈小芳;沈志豪;范星河;;超分子嵌段共聚物/金纳米粒子复合体系的制备和组装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叶铁英;周凤;沈志豪;范星河;;刚-柔液晶嵌段共聚物/金纳米粒子杂化体系的溶液自组装行为[A];2012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忠霞;金纳米粒子做成遥控“药丸”[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张巍巍;黄金纳米粒子可在脑部肿瘤“安家”[N];科技日报;2012年

3 记者 田学科;美找到控制金纳米粒子大小新方法[N];科技日报;2012年

4 郑焕斌;金纳米粒子可大幅加速析氢过程[N];科技日报;2012年

5 张巍巍;注射式前列腺癌新疗法效果显著[N];科技日报;2012年

6 记者 毛黎;美制成金纳米粒子和蛋白质复合结构[N];科技日报;2007年

7 毛黎;美利用DNA链获得金纳米粒子晶体[N];科技日报;2008年

8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桂皮帮你淘“金粒”[N];科技日报;2010年

9 记者 葛进 陈超;日开发出制造纳米粒子新方法[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胡光耀;畅游人体血管,机器人医生有望问世[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健;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及其响应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钱若灿;细胞功能分子的原位检测新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王西龙;生物大分子检测和siRNA转运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宇佳;金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及其在生化比色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蔡焕新;氨基酸、多肽、蛋白质辅助原位制备金纳米粒子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邵珠峰;TiO_2基异质结纳米复合体系光—电特性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徐占成;金纳米粒子荧光相关光谱及其分析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刘恒;时空分辨散射相关光谱新方法研究及其生物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9 弥永胜;芘及苯并菲盘状有机分子的合成、自组装及光电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10 朱丽丽;金纳米粒子表面配体受限态的表征及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毅;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组装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曹敏媛;偶氮苯基修饰金纳米粒子及谷胱甘肽的性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许文杰;利用金纳米粒子分析检测谷胱甘肽及检测金属离子[D];河北大学;2008年

4 王娟;三乙醇胺功能化金纳米粒子和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分析特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灿;可表面电荷反转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许丹;金纳米粒子在重金属离子和药物分子的分析检测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2年

7 王振宽;功能分子—金纳米粒子体系的组装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向三明;具有抗烧结性能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与反应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林沛沛;基于新型功能聚合物的复杂样品中抗污染传感器的研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10 贺亚凯;DNA与Morpholino在界面上杂交的基本性质与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62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62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b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