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过渡金属促进的中氮茚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09 18:03

  本文关键词:过渡金属促进的中氮茚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中氮茚 1 3-偶极环加成 铜催化 多组分反应


【摘要】:中氮茚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药、农药及材料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活性和广泛的用途。但目前合成中氮茚的方法,大都需要使用过量的有毒有害的氧化剂。从减少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和降低反应成本的角度出发,本论文开发了两种操作简单、收率较高的中氮茚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第一种方法:以不足1当量的重铬酸钾为氧化剂,在无碱条件下,经一锅法串联反应合成多取代中氮茚。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由吡啶(1 equiv)和α-溴代苯乙酮(1 equiv)在0.2 mL DMF中,加热至60℃,搅拌4 h,得到3aa,不需要任何处理,直接加入丙烯酸丁酯(1.5equiv)和K_2Cr_2O_7(0.75 equiv),以及1.8 mL DMF,在80℃下反应8 h。在最佳条件下,分别探索了缺电子烯烃化合物、吡啶化合物和α-卤代羰基化合物的底物适用范围,得到了29种多取代的中氮茚类化合物,产率从20~100%。并利用FTIR,1HNMR,13CNMR,HRMS等手段,对所得12种新中氮茚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第二种方法:在铜催化下,以氧气作为最终的氧化剂,从吡啶、胺、α-卤代羰基化合物和马来酸酐出发,经一锅法合成中氮茚化合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0.2 mL乙酸乙酯作溶剂,马来酸酐(1.5equiv)与0.2(1 equiv)苯胺在60℃下反应4h;产物不需要分离纯化,直接加入吡啶(2 equiv)和溴乙酸乙酯(2 equiv)在60℃下反应5h;然后加入Cu Br(0.3 equiv)作催化剂,1.8 mL DMSO作为溶剂,K_2CO_3(2.5 equiv)作为碱,在80℃下,继续反应12h。在最佳条件下,分别探索了胺类化合物、吡啶化合物和α-卤代羰基化合物的适用范围,得到了30种中氮茚衍生物,产率范围从17~94%。同时通过控制实验和同位素实验,证明了四氢中氮茚中间体8’位置上的碳氢键断裂是本反应的速决步。利用FTIR,1HNMR,13C NMR,HRMS等手段,对26种所得新中氮茚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为中氮茚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和更少的环境污染来合成中氮茚类衍生物。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主办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2 ;本刊主办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1年05期

3 张云仙,吴学东,姜禾娇;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2002年06期

4 ;本刊主办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5 ;本刊主办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6 ;本刊主办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7 ;本刊主办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8 ;本刊主办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9 ;本刊主办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10 ;本刊主办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黎娟;秦荣;;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A];陕西省档案学会第八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C];2004年

2 龚乐年;;刍议影响研究生业务培养质量的几个原因[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万里强;薛莲;田建军;扈艳红;黄发荣;;新型三唑树脂的流变性能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程墨 通讯员 严莉莉 陈博;12道“金牌”倒逼研究生写好论文[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方延明;新世纪我们怎样培养研究生[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版编辑邋陶雷 韩仁武 范吉昌;质量在“较真”中提升[N];解放军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玉兰;研究生学位论文“打假”的法律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5 李世彬 苏继红;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N];光明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杨茗;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N];光明日报;2006年

7 文永红;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三方受益[N];科技日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郑水平;曙光油区建成首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记者 宋全政;山东建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吴佳s,

本文编号:1271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71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f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