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并呋喃的氢化脱氧反应
本文关键词:二苯并呋喃的氢化脱氧反应
【摘要】:催化氢解反应是最常见的一种分子分解反应。在生物质和煤炭资源中普遍存在着芳香醚结构,芳香醚C-O键的催化氢解可以高效的将生物质和煤炭资源转化为化工原料和燃料。贵金属催化剂(Pt、Pd)具有很好的催化反应活性,而非贵金属Ni催化剂对芳香醚C-O键的氢解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因此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利用水相还原法制备了Pt、Pd、Ni和Fe等单金属催化剂,以及不同摩尔比的NiPt、NiPd、FePt和FePd等双金属催化剂,并且利用TEM、XPS、XRD、UV-Vi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选取较有代表性的二苯并呋喃作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在不同的固体金属催化剂作用下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反应底物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0℃,压力1200 KPa的反应条件下,双金属NiPt(86:14)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反应活性,二苯并呋喃的转化率可高达100%,脱氧产物的选择性高达92%。二苯并呋喃的加氢脱氧产物含有四氢二苯并呋喃、六氢二苯并呋喃、苯基环己酮、环己基苯酚、环己基苯等。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二苯并呋喃直接脱氧的反应并没有发生,而是先通过苯环加氢饱和形成四氢苯并呋喃、六氢苯并呋喃和十二氢苯并呋喃,再进一步氢解生成中间产物环己基苯酚,最后脱氧形成环己基苯、联二环己烷等不含氧化合物。在产物中还检测到了含氧化合物苯基环己酮和环己基环己酮,因此推测反应路径包括了一种烯醇式/酮式转化反应。通过对双金属NiPt(86:14)的表征发现双金属催化剂的颗粒半径小于Ni的颗粒半径,与Pt的颗粒半径大小相近,从而增大了Ni催化剂的比表面积。Pt在双金属催化剂颗粒的核部而Ni分布在表面,富电子的Pt将电子供给表面缺电子的Ni,进而提高了Ni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二苯并呋喃的氢化脱氧反应中成功实现了SP2 C-O键的氢解。研究发现NiPt(86:14)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氢解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均高于相同摩尔量的单金属Ni、Pt催化剂。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O621.2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湘;李忠;罗灵爱;;活性炭吸附二苯并呋喃的动力学[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10期
2 康君行,包志成;环境中的氯化二苯并二(口恶)(口英)和氯化二苯并呋喃[J];环境科学;1988年06期
3 ;新方法合成二苯并呋喃及其衍生物[J];化工中间体;2012年05期
4 康君行,Barry Ali;垃圾焚烧飞灰中的氯化二苯并二VA鈝和氯化二苯并呋喃的分析[J];环境科学;1988年03期
5 周卫强;徐景坤;蒲守智;汪敬武;;三氟化硼乙醚溶液中聚(二苯并呋喃)的电化学合成[J];化学研究;2005年04期
6 加贝;多氯二苯并二VA(口英)及多氯二苯并呋喃对环境的污染[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9年03期
7 重阳;二恶英[J];化学教育;1999年12期
8 李湘;郭海福;闫鹏;;热重分析技术测定二苯并呋喃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相平衡[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9年02期
9 严建华,陈彤,李晓东,陆胜勇,谷月玲,岑可法;二VA鈝类的紫外光降解——八氯代二苯并二VA鈝和八氯代二苯并呋喃[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7期
10 张健清;周健;蒋友胜;江洁;庄志雄;刘晓明;吴勇宁;;用同位素稀释的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测定中国珠江流域鱼体中氯化二苯并二嗯英和氧化二苯并呋喃[J];深圳特区科技;2005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军营;岳国仁;王子坤;武同兴;潘鑫复;;一种合成二苯并呋喃环的简单方法[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王丽华;周卫强;汪敬武;徐景坤;;导电聚(二苯并呋喃)膜的固体荧光光谱[A];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金士威;徐盈;;二苯并呋喃的微生物降解[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4 盖忠辉;李庆刚;李力;于波;马翠卿;许平;;咔唑降解菌Sphingnomonas yanaoikuyace代谢二苯并呋喃途径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汪镭;张明明;张淼;沙广燕;梁长海;;二苯并呋喃在负载型钯催化剂上加氢脱氧反应性能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樊旭;于连贵;高山;;试论环境中的二恶英[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镭;负载型贵金属催化二苯并呋喃加氢脱氧反应[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鹏;二苯并呋喃的氢化脱氧反应[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徐琰;二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84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84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