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邻位碳硼烷衍生物氧化还原和二阶NLO性质的DFT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09:11

  本文关键词:邻位碳硼烷衍生物氧化还原和二阶NLO性质的DFT研究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四氟碳硼烷 钌碳硼烷 氧化还原 电荷转移 NLO性质 DFT


【摘要】:非线性光学(NLO)过程由于在各种光电调节器如光学通信、数据操作、存储和传输等方面的应用在理论和实验上备受关注。二十面体碳硼烷和金属碳硼烷由于具有刚性结构,在有机溶剂中的高溶解性等特点,近年来这类体系的电子结构、成键特征和NLO性质成为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计算了12顶点碳硼烷及金属钌碳硼烷的二阶NLO性质,主要工作有:(1)采用DFT方法对四氟碳硼烷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NLO性质进行了计算讨论。结果表明,改变四氟碳硼烷上部取代基的共轭性或在碳硼笼下部引入强的吸电子基,会使碳硼笼扩张或收缩。取代基的体积大小和共轭性是影响极化率、第一超极化率值的主要因素。碳硼笼上部取代基的给受电子能力越强其偶极矩越大,如四硝基碳硼烷的碳硼笼中引入强吸电子其基偶极矩增大。碳硼笼到具有良好共轭性的并苯的电荷转移增加了二阶NLO响应。(2)采用DFT方法研究一系列具有2,2'-联吡啶和碘离子配体的12顶点钌碳硼烷夹心配合物。计算表明配合物的第一超极化率(βtot)随着取代基电子供体2,2'-联毗啶和碘离子取代-CO基而增大。取代基增加βtot值主要是配体内电荷转移,配体到金属电荷转移和钌离子的d-d跃迁的贡献。对于配合物3,发生氧化还原后配合物的βtot值减少,配合物4的氧化过程减小βtot。值,而它的还原过程βtot值增加。可见,不同的取代基和氧化还原过程显著影响12顶点钌碳硼烷体系的NLO响应。
[Abstract]:Nonlinear Optical NLOs (NLOs) process data operations due to various optoelectronic regulators such as optical communication. The applications of storage and transport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eory and experiment. 20 hedron carboborane and metal carboborane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gid structure and high solubility in organic solvents.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such systems in recent years. Bon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NLO properti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ory and experiment. In this paper, the second-order NLO properties of 12-vertex carboborane and ruthenium carboborane are calculat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The structure and NLO properties of tetrafluorocarborane and its derivatives were calculated and discussed by DFT method. Changing the conjugation of the upper substituent of tetrafluorocarbon-borane or introducing a strong electron-absorbing group in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carbon-boron cage will cause the expansion or contraction of the carbon-boron cage. The volume and conjugation of the substituents affect the polarizability. The higher the electron capacity, the greater the dipole moment of the superpolarizability of the upper carbon boron cage. For example, in the carbon boron cage of tetranitrocarbon borane, the base dipole moment of the strong electron absorber is increased. The charge transfer from the carbon boron cage to benzene with good conjugation property increases the second order NLO response. DFT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a series of 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 hyperpolarizability (尾 totn) of the complexes is with the substituent electron donor 2. The increase of 尾 tot was mainly due to the charge transfer in ligands. The contribution of ligand to metal charge transfer and d-d transition of ruthenium ion. For complex 3, the 尾 tot value of complex decreases after redox and the oxidation process of complex 4 decreases 尾. However, the 尾 tot value increased during the reduction process. It can be seen that different substituents and redox processe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NLO response of ruthenium carboborane system with 12 vertices.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O4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学霖,蔡文莲,杨茂忠;异丙胺甲硼烷的合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2 熊培文,张星辰,,吴建军;硼烷和碳硼烷的键价计算和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5期

3 余红霞,罗北平,廖展如;含硫、含磷的杂硼烷半拓扑结构计算公式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朱龙根;冯星洪;;硼烷簇合物的4N+μ规则[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5 姜心田,石进超,李前树,彭晓琦;封闭性硼烷B_(15)H_(15)~(2-)(D_(3h))的结构及稳定性的从头算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6 刘洪胜;闭式硼烷阴离子等的半拓扑图式研究[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7 聂永;;浅议carborane及几个碳杂硼簇化合物的中文定名[J];中国科技术语;2012年03期

8 李慧珍;王們远;陈学年;;氨硼烷:一种高性能化学储氢材料[J];科学通报;2014年19期

9 单自兴,刘从戌,赵德杰;一些多官能生物碱的硼烷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李士绮 ,陈惠萱;无机硼化合物命名法[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成树;;大硼烷和碳硼烷的新电子计数规则[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赵晓宁;齐士成;游维涛;吕亚非;;卡硼烷聚酯的合成与表征[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韩重;李大成;窦建民;;二碳十硼烷二羧酸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韩重;李大成;窦建民;;二碳十硼烷二羧酸钴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满田田;王昆;孙谋;张建国;;钙取代氨硼烷释氢动力学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刘士民;陈正件;张庆华;李健;石峰;邓友全;;室温碳硼烷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与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王浩;王艳;崔春明;;N-杂环有机硼烷合成及反应[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祖钊;侯若冰;义祥辉;;硼烷分子中共价键键级与分子稳定性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杨立国;李大成;窦建民;王大奇;;[AgSCN{1,2-(PCycl_2)_2-1,2-C_2B_(10)H_(10)}_2]_n·CH_2Cl_2的合成与晶体结构[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姚淇露;陈祥树;卢章辉;;介孔纳米Cu的形貌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氨硼烷醇解制氢[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辛 力;驱动纳米马达用光线[N];大众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子健;基于功能化碳硼烷配体的后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和催化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叶红德;含硫族邻位碳硼烷有机金属钴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炔烃的反应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张加生;基于有机金属钴、铑、铱的十六电子碳硼烷化合物的组装及金属成键的反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施超;含碳硼烷光功能磷光铱配合物分子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汪连城;高压下硫化氢和氨硼烷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张坚;一些硼烷离子及其衍生物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韶峰;氨基硼烷(NH_3BH_3)复合储氢材料及其烷基衍生物的热分解性能与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付丽娟;关于铝烷的类硼性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玮;有机金属含硫族元素碳硼烷化学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高东静;硼烷、硅烷的脱氢交叉偶联及加成反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恩慧;新型硅正离子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2 杨坤洲;负载型M@MIL-n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3 赵斌华;碳基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氨硼烷水解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4 周廷伟;过渡金属团簇对氨硼烷催化脱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王杨;金属氨硼烷及其衍生物储氢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李婷婷;碳硼烷聚合物单体结构设计及其对聚合性能影响的预测[D];东南大学;2016年

7 江鹏;碳硼烷衍生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8 王海霞;多孔碳负载钴基纳米颗粒制备及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研究[D];南开大学;2016年

9 张主军;肼硼烷产氢用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10 方新燕;邻位碳硼烷衍生物氧化还原和二阶NLO性质的DFT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04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404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9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