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碘氧化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3-24 01:35

  本文选题:碘氧化铋 切入点:光催化 出处:《中国材料进展》2017年01期


【摘要】:铋系半导体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光催化材料,而碘氧化铋是其中带隙较窄的少数几种之一,其光吸收波长范围几乎覆盖全部可见光,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响应性能。然而,这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块体碘氧化铋的光催化性能并不理想,需要通过改性,使其光催化性能得到增强。由于碘氧化铋的层状结构在铋系光催化材料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几乎所有铋系光催化材料的改性增强策略都能用于碘氧化铋的改性,故其相关研究对于铋系光催化材料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为此,对近年来围绕碘氧化铋结构调控、形貌调控、复合和表面修饰等方面的改性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改性处理在促进光吸收、载流子传输与分离、调控带隙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为新型可见光光催化材料的研究提供借鉴。
[Abstract]:Bismuth semiconductor material is an important kind of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 iodine and bismuth oxide is a handful of them with a narrow band gap of the light absorption wavelength range covering almost all visible light, with strong visible light response. However, this advantage has not been fully utilized,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iodine oxide block bismuth is not ideal, need through the modification,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is enhanced. The layered structure of iodine bismuth oxide is representative in bismuth based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 almost all bismuth photocatalytic material modification strategy can be used for modification of iodine bismuth oxide, so the related research bismuth based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 have high reference value for,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researchers.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around the bismuth oxyiodide structure regulation, morphology control, composite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odification research review, The mechanisms of modification in promoting light absorption, carrier transport and separation, and controlling the band gap structure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new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学院环境光催化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科技部“973”项目(2013CB632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2199,51320105001,51372190,51472191,21433007,21407115)
【分类号】:O643.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闫世成;邹志刚;;高效光催化材料最新研究进展及挑战[J];中国材料进展;201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崔永飞;刘冲;刘航;师裕;蒲永平;;表面负载纳米银的铁电钛酸钡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2 刘莹昕;;光催化去除PM2.5的研究进展[J];现代盐化工;2017年04期

3 陈安;刘振华;;光催化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趋势[J];广东化工;2017年09期

4 赵钧天;;石油化工污染物光降解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2017年03期

5 赫荣安;曹少文;余家国;;碘氧化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7年01期

6 郑云;王心晨;;超分子自组装法制备氮化碳聚合物光催化剂[J];中国材料进展;2017年01期

7 周林;晋传贵;余意;池方丽;吕耀辉;冉松林;;低温固相反应合成Bi_2WO_6粉体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J];过程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8 杨连利;张卫红;郭乃妮;;光催化材料在有机污染物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世成;罗文俊;李朝升;邹志刚;;新型光催化材料探索和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0年01期

2 李袁庆;杨松恋;王成君;;光催化材料近期研究进展[J];科技风;2013年15期

3 ;中科院金属所新型单质光催化材料研究取得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3年08期

4 ;中科院金属所新型单质光催化材料研究取得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04期

5 张万忠;乔学亮;邱小林;陈建国;;二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J];化学试剂;2006年09期

6 陶红;刘静;郝思秋;王璐;罗洁莹;张宇然;黄婷婷;;去除水中双酚A的新型微介孔光催化材料的性能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7 白雪;李永利;;银系光催化材料的新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2年01期

8 张骞;周莹;张钊;何云;陈永东;林元华;;表面等离子体光催化材料[J];化学进展;2013年12期

9 李萍;钟顺和;;光催化材料Cu/Fe_2O_3-TiO_2的结构和性能[J];应用化学;2006年06期

10 高水静;张文丽;;承钢含钛高炉渣制备光催化材料的可行性[J];山东陶瓷;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志刚;;光催化材料探索和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1分册)[C];2010年

2 黄柏标;;增强光催化材料可见光响应和活性的新探索[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3 邹志刚;;光催化材料与太阳能转换和环境净化[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王文中;尚萌;徐婕慧;张志洁;;铋基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与环境净化[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王文中;张玲;孙松美;高二平;;铋基光催化材料的设计、调控与性能[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6 邓春莲;朱成磊;黄争世;刘斌;史海峰;;银系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有机物降解性能的研究[A];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董升;代数通;刘景海;段莉梅;;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藏红T溶液降解效果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付宏刚;田国辉;周卫;曲阳;田春贵;蒋保江;;氧化物半导体基光催化材料的结构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构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9 付宏刚;田国辉;周卫;曲阳;田春贵;蒋保江;;氧化物半导体基光催化材料的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10 陈勇强;李国榕;何坤欢;胡同亮;卜显和;;非水溶性杂金属氧化基无机-有机杂化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晓岩;光催化材料及应用分会成立[N];中国化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艳华;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2 顾少楠;稀土离子改性钒酸铋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合成及机理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3 何运慧;Sn_3O_4基光催化材料的控制合成及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刘丁菡;Bi_2WO_6-C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

5 马成海;钼/聚酰亚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纳米构筑及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牛莽;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调控的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杨勇强;具有高光生电荷分离能力的氧化物基光催化材料的构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薛金娟;基于贵金属的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9 Ammara Riaz;二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的可控制备及表征[D];浙江大学;2016年

10 孙玲玲;基于纺锤状α-Fe_2O_3纳米颗粒的多相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晨浩;可见光响应介孔银基固溶体的制备与表征[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胡丹;分子印迹型TiO_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滤膜上的负载处理废水性能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徐连敬;液体阴极辉光放电系统的光谱特性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胡建强;多组分硫化镉基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在光解水产氢中的应用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5 王丹;TiO_2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气相碳氢污染物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高文文;多硫化铟及其复合宽谱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7 王传宁;Aurivillius型铋基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岳林林;BiPO_4基光催化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其活性增强机理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9 李晶晶;铋氧酸盐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吴兆春;炭黑/氮化碳光催化材料合成以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56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656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8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