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自由基与1,6-烯炔串联环化反应合成硼取代环状化合物
本文选题:环状化合物 切入点:烯炔 出处:《有机化学》2017年07期
【摘要】:正J.Am.Chem.Soc.2017,139,6050~6053有机硼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功能分子.针对这类化合物的合成,已有大量文献报道.然而,如何从简单原料出发、在非金属条件下、高选择性构建结构复杂的硼取代环状化合物,仍然极具挑战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汪义丰课题组发现,通过底物结构的调控,氮杂卡宾-硼自由基可以选择性加成到1,6-烯炔
[Abstract]:JJ. Am.Chem.Soc.2017139C6050H6053 is a class of functional molecules with wide application value. The synthesis of this kind of compounds has been reported in many literatures. However, how to proceed from simple raw materials and under nonmetallic conditions, It is still very challenging to construct highly selective boron substituted cyclic compounds. Wang Yife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oun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strate was regulated by the substrate structure. Azacarbene-boron radical can be selectively added to 1zacarbene
【分类号】:O6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同隐;;中国化学家对于有机综合化学的贡献 第二部 份 环状化合物[J];化学世界;1956年01期
2 包晓华,陈文启;四苯基丁二烯基稀土五元不饱和环状化合物的合成[J];科学通报;1987年17期
3 李光明,陈文启;镧系金属杂—2,3,4,5—四苯基环戊二烯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1990年03期
4 安德烈,叶方国;新的磷-硒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硒化反应[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5 夏新泉;;试论环状化合物“芳香性”的判断方法[J];高师理科学刊;2005年04期
6 田来进;傅芳信;;环状化合物合成的新方法——分子内的自由基加成[J];化学通报;1993年10期
7 杨维清;张伟;张建;袁吉岚;;环状化合物“芳香性”的判断方法分析[J];化工管理;2014年23期
8 李光明;稀土杂-2-苯基-3-正丁基茚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丁二烯聚合的催化活性[J];催化学报;1990年02期
9 万红敬;黄红军;李志广;张敏;;串联反应在合成环状化合物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08年03期
10 Lord Tedder;;环状化合物的卤化反应和溶液中的自由基型反应[J];有机化学;198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施志坚;赵杨;;含多氟烷基环状化合物的简易合成及其波谱学结构表征[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申伟;胡武洪;;六元硼氮环状化合物的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陈洁;麻生明;;催化剂调控的官能团化的环丙烯生成不同2-甲氧基多取代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菲;王春宇;朱涛;党国栋;;一个新的芳基醚酮环状化合物及其二聚体结构的NMR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盛宁;苑壮东;孔亚杰;;四芘取代四吡咯环状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梦圆;王哲明;高松;A.K.Powell;;含甲酸的一系列[Mn_4~ⅢLn_4~Ⅲ]异核环状化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郁楠;席振峰;;1,4-二锂-1,3-丁二烯衍生物与腈的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钱鹏程;炔烃官能团反应合成环状化合物和丙二酸酯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2 叶杨;有机高碘化合物参与的多种环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张国华;硫—氮环状化合物结构稳定性和芳香性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过灵玉;C-H官能团化反应及环加成反应在合成环状化合物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16年
2 朱志华;四苯乙烯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硝基芳烃化合物识别[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孔瑛杰;甲酸分子内质子转移和氯甲烷水解反应以及几个环状化合物的分子形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宋鑫波;芳基脒离子型超分子及含磷环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山西大学;2012年
5 袁基卫;锆参与的五元环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仁尊;基于N-磺酰基-α,,β-不饱和亚胺合成多官能团化环状化合物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振;两亲性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物性探究[D];东华大学;2016年
8 张杰;新型C2轴对称缩醛化合物合成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58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658450.html